韻字:   或選擇韻部:
總目 提要 序、跋 正語作詞起例 影印版:中原音韻

尤侯韻 平聲

陰平
          區(qū)        優(yōu)              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瀀 ? ? ? ? ? ? ? ? ? ?

其它僻字:
??

?? ?? ?? ?? ?? ?? ?? ??

陽平
               ?         

? ? ? ? ? ? ? ? ? ? ? ? ? ? ? ? 帿 ? ? ? ? ? ? ? ? ? ? ? ? ? ? ? ? ? ? ? ? ? 絿 ? ? ? ? ? ? ? ? ? ? ? ? ? ? ?

其它僻字:

?? ?? ?? ?? ?? ?? ?? ?? ?? ?? ?? ?? ?? ?? ?? ?? ?? ?? ?? ?? ??

入聲作陽平聲
  

組詞:詞末
對(duì)仗:對(duì)語
漢語字典繁體或異體字:
拼音:lòu  韻部:

  • 1. 〔~管〕身體內(nèi)因發(fā)生病變而向外潰破所形成的管道,病灶里的分泌物由此流出。
  • 2. 中醫(yī)指頸部生瘡,久而不愈,常出濃水。
康熙字典

  • 唐韻》力豆切《集韻》《韻會(huì)》郎豆切,??音屚。 (宥韻)
  • 說文》腫也。一曰久創(chuàng)。《玉篇》瘡也?!?a target='_blank'>山海經(jīng)》半石之山,合水出于其隂,多鰧魚,食者不癰,可以爲(wèi)瘻?!对]》瘻,癰屬也。中多有蟲?!读谠げ渡哒哒f》可以已大風(fēng)攣踠瘻癘。
  • 又《集韻》力救切,音溜。 (宥韻)
  • 又龍遇切,音屢。 (遇韻)
  • 義??同。
  • 又《廣韻》力朱切《集韻》龍珠切,??音慺。 (虞韻)
  • 痀瘻,曲脊。
  • 字彙》亦作瘺。
  • 考證:〔《山海經(jīng)》半石之山,合水出于其隂,多鰧魚,食者不癰,可以已瘻。〕
  • 謹(jǐn)照原文已瘻改爲(wèi)瘻?!病读谠げ渡哒哒f》可以已大風(fēng)拘攣瘻癘。〕
  • 謹(jǐn)照原文拘攣改攣踠。
説文解字  

清代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頸腫也。淮南說山訓(xùn)。雞頭巳瘻。高注。瘻、頸腫疾也。雞頭、水中芡也。鍇本作頭腫。葢淺人恐與頸癅不別而改之。腫、癰也。頸腫卽釋名之癰?。從??。婁聲。力豆切。四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