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289,分86頁顯示  上一頁  11  12  13  14  15  17  18  19  20 下一頁
其它辭典(續(xù)上)
黃龍升
龍升
龍?zhí)?/a>
龍崇(升之、邦之 )
龍顯
龍澄
龍袞(君章 )
龍輔
龍靚
句龍?bào)J(文舉 應(yīng)祖 )
甄龍友(云卿 )
孫調(diào)(和卿 世稱 龍坡先生 )
劉仲尹(致君 號(hào) 龍山 )
許從龍
龍大淵

人物簡介

簡介
未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人。工畫小景花竹,山水師夏圭、馬遠(yuǎn)。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人。嘗自稱詩人謁王安石,時(shí)郭祥正在坐,叱其敢稱詩人,令賦沙詩,頃刻而成,由此名聞東南。
全宋詩
龍?zhí)?,與王安石、郭祥正同(《詩話總龜》前集卷一一)。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吉州永新人,字升之,一作邦之。讀書好著述。嘗游真德秀、楊長孺之門。陳愷節(jié)制九江,重加禮聘。建議筑永新城,百姓賴以保障。京尹趙與權(quán)表監(jiān)酒米場。修《中興政要》、《宋朝帝學(xué)增釋》。由從仕郎進(jìn)儒林郎、史館???,卒于京邸。
龍顯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京兆櫟陽人。龍章子。工畫,有父風(fēng)。
龍澄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人。嘗游瀼水,見水中一石盒,獲玉印五枚,文字如星霞,旁有九天使者。驚而投之原處,忽不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吉州人,字君章。以紀(jì)傳體撰《江南野史》,皆記南唐事,與《五代史》頗有異同,可資考證。亦善畫。

人物簡介

全宋詩
龍輔,適武康常陽。性夷淡令淑,兼善屬文。有《龍輔詩選》四卷,已佚,今存《女紅馀志》二卷。清同治《湖州府志》卷八九有傳?!↓堓o詩,以《吳興詩存》本為底本,編為一卷。

人物簡介

全宋詩
龍靚,杭州營妓。今錄詩二首。
句龍?bào)J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23—? 【介紹】: 宋榮州榮德人,字文舉,小名羅漢保,小字應(yīng)祖。高宗紹興十八年進(jìn)士。曾與朱熹同師。

人物簡介

全宋詩
甄龍友,后改良友,字云卿,永嘉(今浙江溫州)人,遷居樂清(今屬浙江)。高宗紹興二十四年(一一五四)進(jìn)士。官國子監(jiān)簿。事見清光緒《樂清縣志》卷八。今錄詩八首。
全宋文·卷四九六○
甄龍友,字云卿,永嘉(今浙江溫州)人,遷樂清(今浙江樂清)。紹興二十四年進(jìn)士,曾為西外敦宗院教授,官至國子監(jiān)簿。龍友深于《》,工詩文,滑稽辯捷,知名當(dāng)世。見《浪語集》卷三○《送甄云卿赴西宮學(xué)官序》,《齊東野語》卷一三,《宋詩紀(jì)事》卷五一。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26—1204 【介紹】: 宋福州長溪人,字和卿。潛研學(xué)術(shù),闡揚(yáng)儒經(jīng),排擯佛老。學(xué)者稱龍坡先生。有《易書詩解》、《中庸發(fā)題》、《浩齋稿》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金蓋州人,字致君,號(hào)龍山。能詩。海陵王正隆二年進(jìn)士。以潞州節(jié)度副使,召為都水監(jiān)丞卒。有《龍山集》。
中州集
仲尹,字致君,蓋州人,后遷沃州。正隆二年進(jìn)士,以潞州節(jié)度副使召為都水監(jiān)丞,卒。致君家世豪侈,而能折節(jié)讀書,詩樂府俱有蘊(yùn)藉。有龍山集,嘗于其外孫欽叔處見之,參涪翁而得法者也。
許從龍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宋登科記考
紹興府新昌縣(今浙江紹興新昌)人。紹興二十七年(1157年)進(jìn)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68 【介紹】: 宋人。與曾覿同為建王內(nèi)知客。孝宗即位,自左武大夫除樞密副都承旨,知閣門事。未幾,為宜州觀察使,兼皇城司。累被寵遇,勢焰甚熾。群臣有言其害政者,皆得罪去。后出為浙東總管,卒。
全宋詩
龍大淵(?~一一六八),高宗紹興三十年(一一六○),與曾覿同為建王內(nèi)知客。孝宗即位,為宜州觀察使、知閤門事,兼皇城司,歷昭慶軍承宣使、寧武軍節(jié)度使(《宋會(huì)要輯稿》職官五一之二三、儀制一一之二一),出為浙東總管。乾道四年卒。事見《宋史》卷四七○《曾覿傳》。今錄詩二首。
全宋文·卷四四二九
龍大淵(?——一一六八),初為建王內(nèi)知客。孝宗受禪,自左武大夫除樞密副都承旨、知閤門事,奉使撫慰兩淮。未幾,為宜州觀察使、兼皇城使。累被寵遇,勢焰張甚,帝與觴詠唱酬,字而不名;群臣有言其害政者,皆得罪去。后遷為江東總管,尋改浙東。乾道四年卒。見《宋史》卷四七○《佞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