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489,分33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4  6  7  8  9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冬麥
稻麥
一麥
黍麥
麥光
桑麥
麥齊
麥雨
漂麥
食麥
魚麥
麥枯
麥豆
麥肥
麥候
《國語辭典》:冬麥(冬麥)  拼音:dōng mài
秋末播種,冬天雪融后麥苗長出,翌年四、五月間成熟,因為生長期經(jīng)過冬季,故稱為冬麥。
《國語辭典》:冬小麥(冬小麥)  拼音:dōng xiǎo mài
秋末冬初播種,翌年春夏間收穫的小麥。生育期經(jīng)歷冬季,乃稱「冬小麥」。
《漢語大詞典》:稻麥(稻麥)
稻和麥。亦泛指谷類作物。周禮·夏官·職方氏:“正東曰 青州 ,其民二男二女,其畜宜雞狗,其穀宜稻麥?!?span id="nmzing5" class="book">《史記·大宛列傳》:“ 大宛 在 匈奴 西南,在 漢 正西,去 漢 可萬里。其俗土著耕田,田有稻麥,有蒲陶酒?!?漢 焦贛 《易林·鼎之頤》:“東行稻麥,遂至家國,樂土無災(zāi),君父何憂?!?/div>
《駢字類編》:一麥(一麥)
宋 石介 麥熟有感 五月麥熟人民飽,一麥勝如四度赦。
《駢字類編》:黍麥(黍麥)
詩:碩鼠碩鼠,無食我苗。傳:苗,嘉榖也。疏:黍麥指榖實言之,是鼠之所食。苗之葉莖,以非鼠能食之,故云嘉榖,謂榖實也。蘇軾月華寺詩:我愿銅山化南畝, 爛熳黍麥蘇煢鰥。
《漢語大詞典》:麥光(麥光)
紙名。 宋 蘇軾 《和人求筆跡》:“麥光鋪幾浄無瑕,入夜青燈照眼花。” 趙次公 注:“麥光,紙名,蓋南中竹紙之流。” 馮應(yīng)榴 注引《一統(tǒng)志》:“ 徽州府 歙縣 龍鬚山 出紙,有麥光、白滑、水翼、凝霜之名?!?元 王逢 《贈別浙省黑黑左丞三十韻》:“憂君尚有疏,儻寄麥光牋。”
分類:紙名
《駢字類編》:桑麥(桑麥)
晉書武帝紀:太康六年三月,郡國六隕霜,傷桑麥 宋書五行志:晉武帝太康元年三月,河東高平,霜雹傷桑麥。
蘇軾問大冶長老乞桃花茶栽東坡詩:嗟我五畝田,桑麥苦蒙翳。
《駢字類編》:麥齊(麥齊)
禽經(jīng)題:鴂鳴而草衰,澤雉鳴而麥齊。晁補之魚溝懷家詩:柳嫩桑條鴉欲乳,雪消冰動麥初齊。沈明臣語兒溪詩:春風來過御兒溪,野雉低飛麥浪齊。
《漢語大詞典》:麥雨(麥雨)
麥熟時節(jié)所降的雨。 南朝 梁簡文帝 《餞臨海太守劉孝儀蜀郡太守劉孝勝》詩:“涼風繞輕幕,麥雨交新溜。” 唐 李賀 《南園》詩之十三:“柳花驚雪浦,麥雨漲溪田?!?清 唐孫華 《暮春雜詩》之三:“麥雨乾千頃,蘋風散一涼?!?/div>
《漢語大詞典》:漂麥(漂麥)
漢 高鳳 妻曬麥于庭,令 鳳 護麥, 鳳 持書誦讀,時天暴雨,潦水漂麥, 鳳 竟不知。見后漢書·逸民傳·高鳳后以“漂麥”為專心讀書的典實。 清 趙翼 《漫興》詩:“尚躭書味忘漂麥,未長詩功想揠苗。”
分類:誦讀
《韻府拾遺 陌韻》:食麥(食麥)
魏書釋老志:東萊人王道翼,少有絕俗之志,隱韓信山四十馀年,斷粟食麥。
《漢語大詞典》:魚麥(魚麥)
方言。玉米的別名。 徐珂 《清稗類鈔·植物·苜蓿玉蜀黍之根獨長》:“惟苜蓿及玉蜀黍(魚麥)兩種之根,其長莫比,然農(nóng)人多不知之?!?/div>
分類:玉米
《駢字類編》:麥枯(麥枯)
后漢書五行志:桓帝之初,天下童諺曰:小麥青青大麥枯,誰當穫者婦與姑,丈人何在西擊胡。 杜甫詩:涼州白麥枯。蘇軾詩:蛟龍睡足亦解慚,二枯麥時雨如洗。
《駢字類編》:麥豆(麥豆)
戰(zhàn)國策:張儀為秦連衡,說韓王曰:韓地險惡山居,五榖所生,非麥而豆。 北史麥鐵杖傳:考功郎竇威嘲之曰:麥是何姓?鐵杖應(yīng)聲曰:麥豆不殊,何忽相怪?威赧然無以應(yīng),時人以為敏。
《駢字類編》:麥肥(麥肥)
元 袁桷 舟中雜書五首 其五 水落新魚瘦,風清宿麥肥。
《國語辭典》:麥候(麥候)  拼音:mài hòu
小麥成熟的季節(jié)。指農(nóng)歷四、五月間。南朝齊。謝朓 出下館詩:「麥候始清和,涼雨銷炎燠。」北齊。邢邵 齊韋道遜晚春宴詩:「日斜賓館晚,風輕麥候初?!?/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