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六奇
指 漢 陳平 為 高祖 劉邦 所謀畫的六奇計。史記·太史公自序:“六奇既用,諸侯賓從於 漢 ?!焙笠蛞灾赋銎嬷苿俚闹\略。 三國 魏 嵇康 《兄秀才公穆入軍贈詩》之一:“鳥盡良弓藏,謀極身心危,吉兇雖在己,世路多嶮巇,安得反初服,抱玉寶六奇。” 唐 黃滔 《鄜畤?yán)钕喙?/a>詩:“計吐六奇誰敢敵,學(xué)窮三略不須論?!?明 張煌言 《王師北發(fā)草檄有感》詩之一:“丸中但説明三表,麾下寧忘試六奇?!眳⒁姟?六出奇計 ”。
《國語辭典》:六出奇計(六出奇計)  拼音:liù chū qí jì
西漢陳平曾為漢高祖劉邦六次出奇謀以定天下。見《史記。卷五六。陳丞相世家》。后指出奇制勝的謀略?!冻蹩膛陌阁@奇》卷六:「既有此珠,我與你仗蘇、張之舌,六出奇計,好歹設(shè)法來院中走走?!?/div>
《漢語大詞典》:五廟(五廟)
古代諸侯立五廟,即父、祖、曾祖、高祖、始祖之廟。《禮記·祭法》:“諸侯立五廟、一壇、一墠。曰考廟,曰王考廟,曰皇考廟,皆月祭之。顯考廟、祖考廟享嘗乃止?!?span id="ykcuhe0" class="book">《公羊傳·莊公三年》:“請后五廟,以存姑姊妹?!?清 姚鼐 《與許孝亷慶宗書》:“當(dāng)七廟五廟無虛主?!?/div>
《漢語大詞典》:四廟(四廟)
指高祖、曾祖、祖父、父四代祖廟。《禮記·喪服小記》:“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以其祖配之,而立四廟?!?鄭玄 注:“高祖以下。與始祖而五?!?孔穎達(dá) 疏:“而立四廟者,既有配天始祖之廟,而更立高祖以下四廟,與始祖而五也。” 清 方苞 《教忠祠規(guī)序》:“古者建國始得立五廟, 北宋 以前猶有四廟、三廟、二廟之制。”
《國語辭典》:五宗  拼音:wǔ zōng
1.五服以內(nèi)的親屬。指高祖、曾祖、祖、父、己身五代?!段倪x。陳琳。為袁紹檄豫州文》:「所愛光五宗,所怨滅三族?!贡饼R。顏之推觀我生賦〉:「疇百家之或在,覆五宗而剪焉?!?br />2.同母者為一宗。五宗,一父五母所生的子女。見《史記。卷五九。五宗世家》。
《漢語大詞典》:深泉
深淵。管子·水地:“欲尚則凌於云氣,欲下則入於深泉?!?span id="ryqi5kh" class="book">《晉書·文苑傳·顧愷之》:“投魚深泉放飛鳥?!卑矗?唐 人避 高祖 李淵 諱,改“淵”為“泉”。
《漢語大詞典》:張陳(張陳)
(1).陳設(shè)。漢書·禮樂志:“《周詩》既備,而其器用張陳,《周官》具焉?!?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慈恩寺題名游賞賦詠雜紀(jì):“宴處即大如法,此尤不易張陳?!?span id="g7i6lyp" class="book">《元典章·禮部三·婚禮》:“四曰親迎。前期一日,女氏使人張陳其婚之室?!?br />(2). 漢 高祖 謀臣 張良 、 陳平 的并稱。 晉 葛洪 抱樸子·臣節(jié):“儀 蕭 曹 之指揮,羨 張 陳 之奇畫。” 唐 王圭 《詠漢高祖》:“爪牙驅(qū) 信 越 ,腹心謀 張 陳 ?!?br />(3). 張耳 、 陳馀 的并稱。二人初為刎頸交,后又結(jié)怨至不兩立。 唐 李咸用 《論交》詩:“松篁貞 管 鮑 ,桃李艷 張 陳 ?!?宋 范仲淹 《得李四宗易書》詩:“須期 管 鮑 垂千古,不學(xué) 張 陳 負(fù)一朝。”
《漢語大詞典》:方客
(1).四方賓客。 漢 揚雄 《太玄·童》:“次六,大開帷幕,以引方客。” 司馬光 集注:“如人君延納四方之士,無有壅蔽也?!?br />(2).即方士。魏書·恩倖傳·王叡:“ 太和 二年, 高祖 及 文明太后 率百僚與諸方客臨虎圈,有逸虎登門閣道,幾至御座?!卑?, 高祖 及 文明太后 均信方士。見魏書·術(shù)藝傳。參見“ 方士 ”。
《國語辭典》:方士  拼音:fāng shì
1.研究神仙、祈禳等法術(shù)的人?!妒酚?。卷六。秦始皇本紀(jì)》:「悉召文學(xué)方術(shù)士甚眾,欲以興太平,方士欲練以求奇藥?!?br />2.職官名。周置,主管四方都家的獄訟。
《漢語大詞典》:泉客
即鮫人。 南朝 梁 任昉 述異記卷上:“蛟人,即泉先也,又名泉客。” 唐中宗 《石淙》詩:“水炫珠光遇泉客,巖懸石鏡厭山精?!?清 黃景仁 《登鎮(zhèn)海城樓觀海》詩:“破車歸波臣,響杼坐泉客?!卑矗咀鳌皽Y客”, 唐 人避 高祖 李淵 諱,改為“泉客”。參見“ 鮫人 ”。
分類:鮫人高祖
《國語辭典》:鮫人(鮫人)  拼音:jiāo rén
傳說居住在南海中的人魚。善織絹紗。晉。干寶《搜神記》卷一二:「南海之外有鮫人,水居如魚,不廢織績。其眼泣,則能出珠。」
《漢語大詞典》:題葉(題葉)
(1).相傳 北魏 高祖 嘗宴侍臣于 清徽堂 ,日晏,移于 流化池 芳林之下。 高祖 曰:“觴情始暢,而流景將頽,竟不盡適,戀戀餘光,故重引卿等?!币蜓鲇^桐葉之茂,曰:“‘其桐其椅,其實離離,愷悌君子,莫不令儀’,今林下諸賢,足敷歌詠?!彼炝铧S門侍郎 崔光 讀暮春群臣應(yīng)詔詩。事見魏書·彭城王勰傳。后遂以“題葉”為詠暮春群臣相聚宴飲的典故。 唐 杜牧 《題桐葉詩》:“江樓今日送歸燕,正是去年題葉時?!?br />(2).見“ 題紅葉 ”。
分類:高祖侍臣
《漢語大詞典》:題紅葉(題紅葉)
即紅葉題詩傳情的故事。歷來記載頗多,如:(1) 唐宣宗 時中書舍人 盧渥 ,“偶臨御溝,見一紅葉”,葉上題詩云:“水流何太急,深宮盡日閑。殷勤謝紅葉,好去到人間?!笔乱?唐 范攄 云溪友議卷十。 盧渥 , 魯迅 《唐宋傳奇集·稗邊小綴》作 韓渥 。(2) 唐玄宗 時 顧況 于“苑中,坐流水上,得大梧葉”,上有題詩云:“一入深宮里,年年不見春。聊題一片葉,寄與有情人。” 況 亦于葉上題詩與之反覆唱和。事見 唐 孟棨 本事詩·情感。(3) 唐德宗 時進(jìn)士 賈全虛 于御溝見一花流至,旁連數(shù)葉,上有 王才人 養(yǎng)女 鳳兒 題詩,“筆蹟纖麗,言詞幽怨”,詩云:“一入深宮里,無由得見春。題詩花葉上,寄與接流人?!?全虛 見詩,為之流淚。 德宗 聞此事,因以 鳳兒 賜 全虛 。事見 宋 王铚 《補(bǔ)侍兒小名錄·鳳兒》。(4) 唐僖宗 時儒士 于祐 與宮人 韓氏 紅葉唱酬,后遂結(jié)為夫婦。事見 宋 劉斧 《青瑣高議》卷五載 張實 《流紅記》。(5) 唐僖宗 時進(jìn)士 李茵 嘗游苑中,于御溝得宮娥 云方子 紅葉題詩。后 茵 與宮娥同行詣 蜀 ,被內(nèi)官 田大夫 拆散,“宮娥與 李 情愛至深,至前驛,自縊而死?!笔乱?宋 孫光憲 《北夢瑣言》卷九。后以“題紅葉”為吟詠情思、閨怨或良緣巧合之典。 宋 侯寘 《滿江紅》詞:“謾彩牋、牙管倚西窗,題紅葉。”亦省作“ 題紅 ”、“ 題葉 ”。 宋 范成大 《南柯子》詞:“緘素雙魚遠(yuǎn),題紅片葉秋?!?宋 李演 《南鄉(xiāng)子·夜宴燕子樓》詞:“待覓瓊觚藏綵信,流春。不似題紅易得沉?!?span id="cqnaroc" class="book">《剪燈馀話·田洙遇薛濤聯(lián)句記》:“何處空題葉,誰家謾結(jié)褵。”
《漢語大詞典》:族兄
同高祖兄弟的兄輩。亦泛指同族同輩中年較長者。后漢書·劉玄傳:“ 劉玄 字 圣公 , 光武 族兄也?!?span id="ywj7ldv" class="book">《南史·謝恂傳》:“ 恂 子 孺子 ,少與族兄 莊 齊名。” 清 紀(jì)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一:“ 曹司農(nóng) 竹虛 言:其族兄自 歙 往 揚州 ,途經(jīng)友人家?!?/div>
《漢語大詞典》:淮南王
(1). 漢高祖 子 劉長 的封號。 高祖 十一年封 長 為 淮南王 。 文帝 時 劉長 謀反,謫徙 蜀郡 ,途中不食而死。
(2). 漢 劉安 襲其父 劉長 的封號。 安 好文學(xué),喜神仙之術(shù),傳說甚多,故一般所稱 淮南王 多指 安 。 漢 應(yīng)劭 《風(fēng)俗通·正失·王陽能鑄黃金》:“ 淮南王 安 鋭精黃白,庶幾輕舉,卒離親伏白刃之罪?!?章炳麟 《原儒》:“ 淮南王 犬吠天上,雞鳴云中。”
(3).古曲名。 晉 崔豹 古今注·音樂:“《淮南王》, 淮南小山 之作也。王服食求仙,遍禮方士,遂與八公相攜俱去,莫知所在。王之徒思戀不已,乃作《淮南王》之曲?!?/div>
《國語辭典》:族弟  拼音:zú dì
同宗族中輩分相同而年紀(jì)較小的人。《南史。卷四九。劉懷珍傳》:「與族弟吁并隱居求志,遨游林澤,以山水書籍相娛而已?!埂度龂萘x》第五回:「聞知曹操起兵,與其族弟夏侯淵兩個,各引壯士千人來會?!?/div>
《國語辭典》:人彘  拼音:rén zhì
漢高祖寵幸戚夫人,呂后非常嫉妒,后高祖崩逝,呂后遂斷戚夫人手足,去眼,煇耳,使飲瘖藥,居廁中,稱為「人彘」。見《史記。卷九。呂太后本紀(jì)》。后比喻遭受殘酷迫害的人?!杜f唐書。卷六。則天皇后本紀(jì)》:「史臣曰:『人彘之酷,世以為冤?!弧挂卜Q為「人豕」。
《國語辭典》:豬仔(豬仔)  拼音:zhū zǎi
1.廣東方言。指小豬。
2.稱被誘拐到外國做苦工的人。
《國語辭典》:小寢(小寢)  拼音:xiǎo qǐn
1.天子諸侯寢息的地方?!抖Y記。玉藻》:「大夫退,然后適小寢釋服?!?br />2.國君夫人的寢宮?!蹲髠?。僖公三十三年》:「乙巳,公薨于小寢?!?/div>
《漢語大詞典》:翠微宮
唐 宮名。 高祖 武德 八年,于 終南山 造 太和宮 。 太宗 貞觀 十年廢。二十一年重行修建,改名 翠微宮 。后常泛指山間宮殿。 唐 王維 《敕借岐王九成宮避暑應(yīng)教》詩:“帝子遠(yuǎn)辭丹鳳闕,天書遙借 翠微宮 ?!?唐 沈亞之 《秦夢記》:“ 亞之 於宮,題其門曰‘翠微宮’,宮人呼‘沈郎院’?!?明 何景明 《鏡光閣》詩:“翠華無復(fù)到,長鎖 翠微宮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