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分類字錦》:饑鷹未飽(饑鷹未飽)
杜甫 饑鷹未飽肉,側翅隨人飛。
分類:
《分類字錦》:饑用飽飏(饑用飽飏)
后漢書呂布傳布因登求徐州牧不得登還布怒拔戟斫幾曰卿父勸吾協(xié)同曹操絕婚公路今吾所求無獲而卿父子并顯重但為卿所賣耳登不為動容徐對之曰登見曹公言養(yǎng)將軍譬如養(yǎng)虎當飽其肉不飽則將噬人公曰不如卿言譬如養(yǎng)鷹丨即為用丨則丨去其言如此布意乃解
分類:
《駢字類編》:榖飽(榖飽)
論衡:道家相誇曰:真人食氣。食氣者壽而不死。雖不榖飽,亦以氣盈。此又虛也。
《漢語大詞典》:管飽(管飽)
(1).謂供應的食物讓人吃飽。《人民文學》1981年第8期:“蛋炒飯油汪汪的,裝在一個大缸里,管飽?!?br />(2).能飽肚,耐饑。 朱自清 《回來雜記》:“芝麻醬燒餅厚,倒更管飽些?!?/div>
分類:供應食物
《高級漢語詞典》:谷飽
以谷食充饑
《漢語大詞典》:不飽和烴
分子中含有碳碳雙鍵或叁鍵的一類有機化合物。可分開鏈烴和閉鏈烴(環(huán)烴)兩大類。前者性質活潑,易發(fā)生加成、聚合等反應,如乙烯、丁烯二酸等;后者如環(huán)戊二烯、苯炔等。
《漢語大詞典》:不飽和溶液
見“飽和溶液”。
《國語辭典》:飽和溶液(飽和溶液)  拼音:bǎo hé róng yè
在一定溫度和壓力下,溶質溶于溶劑中達最大濃度,即無法再溶解時,此種溶液稱為「飽和溶液」。
《漢語大詞典》:層飽(層飽)
謂大小官吏逐層貪污中飽。 清 魏源 《籌漕篇下》:“海運則不由閘河,不經層飽,不餽倉胥?!?清 魏源 《道光丙戌海運記》:“茲則不由內地,不經層飽,故運米百六十餘萬而費止百四十萬金。”
《漢語大詞典》:筆飽墨酣(筆飽墨酣)
猶言筆酣墨飽。 清 陳廷焯 白雨齋詞話卷六:“ 張孝祥 《六州歌頭》一闋,淋漓痛快,筆飽墨酣,讀之令人起舞?!?/div>
《漢語大詞典》:筆酣墨飽(筆酣墨飽)
謂文章表達流暢,內容充足。 秦牧 《藝海拾貝·巨日》:“那些作品的作者在節(jié)骨眼上,沒有真正做到筆酣墨飽,因此,便不能夠獲得預期的作用了。”
《漢語大詞典》:半饑半飽(半饑半飽)
謂不求甚飽或吃不飽飯。 宋 陸游 《縱筆》詩:“半饑半飽便可爾,衣食何須求有餘?!?周立波 《暴風驟雨》第一部九:“往后這些年,他到外屯撿碗碴子,摘山葡萄葉子,賣零工夫,扛半拉子活,度著半饑半飽的生活?!?/div>
《國語辭典》:飽嗝兒(飽嗝兒)  拼音:bǎo gé ér
因噎氣或吃太飽,以致橫膈膜作不隨意的間歇性吸氣收縮,而引起聲門間歇性的急遽關閉,且發(fā)出特殊聲音,稱為「飽嗝兒」。也稱為「打嗝」。
《漢語大詞典》:飽鼓鼓(飽鼓鼓)
形容口袋、包裹等填塞得飽滿凸起的樣子。 葉圣陶 《皮包》:“ 趙科員 一眼就認出他的老朋友--油光光的,飽鼓鼓的,由兩條皮帶捆住,是 黃科長 的皮包,現(xiàn)在正在 白警官 的左手里?!?/div>
《國語辭典》:飽漢不知餓漢饑(飽漢不知餓漢饑)  拼音:bǎo hàn bù zhī è hàn jī
吃飽的人不知饑餓者的難過滋味。比喻不知他人的苦痛。也作「飽人不知餓人饑」。
分類:處境理解
《國語辭典》:飽和點(飽和點)  拼音:bǎo hé diǎn
1.化學上,指二物質能相溶的最大限度。
2.某一族群可能達到的最大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