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466,分32頁顯示  上一頁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三色
土色
間色
壞色
淺色
百色
綠色
卵色
青緗
色澤
五色筆
粉艷
駁雜
白色
杏紅
《漢語大詞典》:三色
(1).三種顏色。《詩·齊風(fēng)·著》“充耳以素乎而” 漢 鄭玄 箋:“人君五色,臣則三色而已。” 柳亞子 《二十世紀(jì)大舞臺發(fā)刊詞》:“ 美洲 三色之旗,其飄飄出現(xiàn)於梨園革命軍乎?”
(2).三種容色。《韓詩外傳》卷四:“ 管仲 曰:‘何謂三色?’曰:‘歡忻樂説,鐘鼓之色也;愁悴哀憂,衰絰之色也;猛勵充實,兵革之色也?!?/div>
《國語辭典》:土色  拼音:tǔ sè
像泥土一樣的顏色。常用來形容人受驚嚇或很狼狽、沮喪時的臉色。如:「他嚇得全身發(fā)抖,臉如土色,兩腳不聽使喚。」
《國語辭典》:間色(間色)  拼音:jiàn sè
1.雜色。中國古代服色以青、黃、赤、白、黑為正色,其他顏色稱為「間色」?!抖Y記。玉藻》:「衣正色,裳間色?!?br />2.紅、黃、藍(lán)三原色中任兩種顏色相互混合而成的顏色,如綠色、紫色等。也稱為「第二次色」。
《漢語大詞典》:壞色(壞色)
非正色。常指僧衣的顏色。 唐 劉禹錫 《佛衣銘》:“壞色之衣,道不在茲。”翻譯名義集·沙門服相:“律有三種壞色:青、黑、木蘭。青謂銅青,黑謂雜泥,木蘭即樹皮也?!?元 張昱 《慧具庵自濼東回》詩:“ 慧師 新自上京回,壞色袈裟染刼灰?!眳⒁姟?壞衣 ”。
《漢語大詞典》:壞衣(壞衣)
即袈裟。僧尼避用五種正色和五種間色,故僧衣皆以壞色染成,因名壞衣。 唐 李端 《送惟良上人歸潤州》詩:“寄世同高鶴,尋仙稱壞衣?!?宋 梅堯臣 《乾明院碧鮮亭》詩:“壞衣削髮遠(yuǎn)塵垢,蛇祖龍孫生屋后?!?/div>
《漢語大詞典》:淺色
淺顏色的。例如:淺色的女襯衣。
分類:淺色顏色
《漢語大詞典》:百色
(1).各種顏色。 南朝 梁 江淹 《江上之山賦》:“見紅草之交生,眺碧樹之四合;草自然而千花,樹無情而百色。”
(2).各式各樣。 宋 朱弁 曲洧舊聞卷八:“ 劉逵公 達(dá) 奉使 三韓 ,道過 餘杭 ,時 蔣穎叔 為太守,以其新進(jìn),頗厚其禮,供張百色,比故例特異?!?/div>
《國語辭典》:綠色(綠色)  拼音:lǜ sè
自然界中大多數(shù)樹葉和草所呈現(xiàn)的顏色,為光的三原色之一,其主要波長介于495至570奈米之間,常作為環(huán)境保護(hù)的代表色。
《漢語大詞典》:卵色
蛋青色。古多用以形容天的顏色。 唐 沈青箱 《過臺城感舊》詩:“夜月琉璃水,春風(fēng)卵色天?!?宋 蘇軾 《和林子中待制》詩:“共把鵝兒一樽酒,相逢卵色五湖天?!?清 褚人穫 《堅瓠補集·補天穿》:“卵色天,蓋謂天青似卵色也?!?/div>
分類:顏色
《漢語大詞典》:青緗(青緗)
(1).青色和淺黃色。也指這兩種顏色的織物。 明 徐渭 《宴集翠光巖》詩:“暫脫錦袍懸翠壁,忽抽彤管拂青緗?!?br />(2).古代常用這種顏色的布帛作書衣、封套。因用以指書籍、畫卷等。周書·沈重傳:“青緗起焰,素篆從風(fēng)?!?明 胡應(yīng)麟 少室山房筆叢·華陽博議下:“余生平駑鈍,世事懵然,獨癖嗜青緗,逾於飲食?!?蔡有守 《晦聞囑題蒹葭圖》詩:“此間誰識凄凄意,寫入青緗祇是秋?!?br />(3).指青箱學(xué)。 南朝 梁 蕭統(tǒng) 《錦帶書十二月啟·林鍾六月》:“但某 白社 狂人,青緗末學(xué)?!?明 胡應(yīng)麟 少室山房筆叢·經(jīng)籍會通一:“ 中壘 父子,奕葉青緗?!?明 何景明 《寄樊國賓》詩:“業(yè)紹青緗舊,名沾玉牒香?!?/div>
《國語辭典》:色澤(色澤)  拼音:sè zé
色彩光澤?!痘茨献?。俶真》:「譬若鐘山之玉,炊以爐炭,三日三夜而色澤不變?!?/div>
《國語辭典》:五色筆(五色筆)  拼音:wǔ sè bǐ
南朝梁江淹,素以詩文顯。一日夢郭璞索筆,探懷取五色筆授之,后作詩絕無佳句,時人稱其才盡。見《南史。卷五九。江淹傳》。后以五色筆比喻文才。
《漢語大詞典》:粉艷(粉艷)
(1).嬌艷的顏色。借指花朵花瓣。 唐 楊巨源 《和杜中丞西禪院看花》:“好花輕引香煙入,甘露纔和粉艷凝。” 宋 蔡襄 《十一月后庭梅花盛開》詩:“幽香粉艷誰人見,時有山禽入樹來?!?br />(2).指美麗的容顏。 宋 張先 《長相思》詞:“粉艷明,秋水盈,柳樣纖柔花樣輕。” 金 元好問 《甲辰三月旦日以后雜詩》之二:“粉艷低回工作態(tài),絳唇寂寂獨含情?!?/div>
《國語辭典》:駁雜(駁雜)  拼音:bó zá
1.交雜混亂。如:「他的演說內(nèi)容,東扯西扯,十分駁雜,難以記錄。」
2.術(shù)數(shù)用語。指吉中有兇,兇為吉兆的命運?!端疂G傳》第四回:「雖然時下兇頑,命中駁雜,久后卻得清凈,正果非凡。」
《國語辭典》:白色  拼音:bái sè
一種色彩。物理學(xué)上說太陽光是由七種單色光混合而成。如果物體將七種光部吸收,則成為黑色;若全部反射,便成為白色。
分類:白色顏色
《國語辭典》:杏紅(杏紅)  拼音:xìng hóng
一種黃中帶紅,比杏黃稍紅的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