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158,分78頁顯示  上一頁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靜順
順長
順勢
順導(dǎo)
順濟(jì)
一順
順?biāo)?/a>
光順
陽順
安順
撫順
通順
順服
順皇
順美
《漢語大詞典》:靜順(靜順)
平靜和順;貞靜溫順。《素問·五常政大論》:“靜順之紀(jì),藏而勿害?!?宋 陸游 《賀壽成皇后箋》:“惟每思於靜順,故備極於安榮。”《醫(yī)宗金鑒·運(yùn)氣要訣·五運(yùn)平氣太過不及歌》:“水曰靜順皆平運(yùn),太過木運(yùn)曰發(fā)生?!?/div>
《漢語大詞典》:順長(順長)
謂順其自然生長。墨子·經(jīng)說上:“順長,治也。鼃買,化也。”《素問·五常政大論》:“厚德清靜,順長以盈?!?/div>
《國語辭典》:順勢(順勢)  拼音:shùn shì
1.順應(yīng)情勢,趁勢。晉。孫綽望海賦〉:「各資順勢,雙帆同懸?!?br />2.順便、趁便。如:「他向前傾倒,順勢做了前滾翻?!?/div>
《國語辭典》:順導(dǎo)(順導(dǎo))  拼音:shùn dǎo
順著好的發(fā)展趨勢加以引導(dǎo)。如:「若善加順導(dǎo),必可事半功倍。」
《漢語大詞典》:順濟(jì)(順濟(jì))
(1).順利地渡過。 三國 蜀 諸葛亮 《黃陵廟記》:“神有功助 禹 開江,不事鑿斧,順濟(jì)舟航,當(dāng)廟食茲土。”
(2).順利,通暢。《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九:“貿(mào)易順濟(jì),輜重充盈,如是幾年,江湖上都曉得是 謝 家船,昭耀耳目。”
《國語辭典》:一順(一順)  拼音:yī shùn
1.一直。《紅樓夢》第三七回:「姑娘只管交給我,有話說與我,我收拾了就好一順去的?!埂独蠚堄斡洝返诎嘶兀骸高@條路影一順來的,并無第二條路,不會(huì)差的?!?br />2.順便。《紅樓夢》第六二回:「一順到尤氏上房行過禮,坐了一回,方回榮府?!?/div>
《國語辭典》:順?biāo)祝標(biāo)祝 ?span id="fbzxv5l" class='label'>拼音:shùn sú
順隨當(dāng)時(shí)當(dāng)?shù)氐娘L(fēng)俗。《文選。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欲降心順?biāo)?,則詭故不情?!?/div>
《分類字錦》:光順(光順)
唐書藝文志序:其后大明宮光順門外,東都明福門外,皆創(chuàng)集賢書院,學(xué)士通籍出入。
分類:
《駢字類編》:陽順(陽順)
易林見陰序下。
《漢語大詞典》:安順(安順)
(1).平安順?biāo)臁?清 曾國藩 《求闕齋記》:“ 國藩 不肖,備員東宮之末,世之所謂清秩,家承餘蔭,自王父母以下并康彊安順?!?br />(2).安分順服。 歐陽予倩 《忠王李秀成》第五幕第二場:“你們還可以留有用之身為國家出力,將來封妻蔭子,就是做一個(gè)安順良民,也不枉人生一世?!?br />(3).安全順暢。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二章第五節(jié):“遠(yuǎn)行數(shù)千里,無須帶兵器。上列諸城市都是 西京 以外的四方交通樞紐,從這些樞紐再到其他城市,同樣安順?!?/div>
《漢語大詞典》:撫順(撫順)
(1).順應(yīng)。《書·皋陶謨》“撫于五辰” 孔 傳:“言百官皆撫順五行之時(shí)。”
(2).安撫遷就。后漢書·應(yīng)劭傳:“邊將恐怖,畏其反叛,辭謝撫順,無敢拒違?!?br />(3).安撫歸順者。 唐 于劭 《賀破賊表》:“撫順討逆,國之教也?!?明太祖 《賜誠意伯歸老青田詔書》:“至如用征四方,摧堅(jiān)撫順,爾亦助焉?!?br />(4).招撫。 元尚仲賢《單鞭奪槊》第二折:“論英雄堪可封侯,憑著他相貌搊,武藝熟,上陣處只顯得他家馳驟,都是我?guī)自鈨簱犴樀那橛??!?br />(5).猶愛撫。 三國 魏 曹植 《神龜賦》:“晝顧瞻以終日,夕撫順而至晨?!?/div>
《國語辭典》:通順(通順)  拼音:tōng shùn
文理通達(dá)順暢。如:「你這篇文章寫得很通順?!?/div>
《國語辭典》:順服(順服)  拼音:shùn fú
順從、服從。如:「你應(yīng)該有自己主見,不要凡事順服他。」
《駢字類編》:順皇(順皇)
漢書禮樂志:繼統(tǒng)共勤。順皇之德。
《漢語大詞典》:順美(順美)
順和美善。 漢 蔡邕 《童幼胡根碑銘》:“柔和順美,與人靡爭。忿不怨懟,喜不驕盈?!?唐 蘇颋 《敬和崔尚書大明朝堂雨后望終南山見示之作》:“冢卿才順美,多士賦成章。”
分類:順和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