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158,分78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順令
順安
順治
上順
順境
從順
順迎
順便
外順
順下
違順
順色
順物
順州
順意
《漢語大詞典》:順令(順令)
(1).遵循教令。史記·秦始皇本紀(jì):“皆遵度軌,和安敦勉,莫不順令?!?唐 劉禹錫 《武陵北亭記》:“又三月,以順令率蒸民,增水坊,表火道?!?br />(2).順從節(jié)令。 唐 王勃 《九成宮頌序》:“蠶功順令,業(yè)著於青裳,蜃磨迎春,恩周於黛耜?!?/div>
《漢語大詞典》:順安(順安)
使和樂而安定。 漢 劉向 說苑·貴德:“尊其人,必敬其位,順安萬物,古圣之道幾哉!”禮記·禮運(yùn)“故圣王所以順” 唐 孔穎達(dá) 疏:“既順安之,故不使渚者徙中原?!?/div>
《國語辭典》:順治(順治)  拼音:shùn zhì
1.順應(yīng)自然之理而治?!抖Y記。聘義》:「用之于戰(zhàn)勝則無敵,用之于禮義則順治。外無敵,內(nèi)順治,此之謂盛德。」
2.清朝世祖的年號(hào)(西元1644~1661)。
《駢字類編》:上順(上順)
詩:惠于宗公,神罔時(shí)怨,神罔時(shí)恫。疏:王肅云:文王之德,能上順祖宗,安寧百神,無失其道,無所怨恫。宋史刁衎傳:陛下纂圖茲始,布政惟新,所宜上順天心,下從人欲,進(jìn)善以去惡,避毀而求譽(yù),遵唐虞之治,斥辛癸之亂。荀子:入孝出弟,人之小行也,上順下篤,人之中行也。
《國語辭典》:順境(順境)  拼音:shùn jìng
順?biāo)烊缫獾木秤?。如:「順境勿驕,逆境不餒?!?/div>
《漢語大詞典》:從順(從順)
(1).隨順;順從。漢書·谷永傳:“意豈將軍忘湛漸之義,委曲從順?!?span id="vch24in" class="book">《三國志·魏志·王基傳》:“凡處事者,多曲相從順,鮮能確然共盡理實(shí)?!?唐 韓愈 《元和圣德詩序》:“風(fēng)雨晦明,無不從順?!?span id="jf22c1d" class="book">《元典章·戶部三·分析》:“若戶長與戶下俱長,卻不從順,乞定奪。”
(2).謂文字流暢通順。 元 劉壎 隱居通議·文章三:“律以從順,未知其何如,而世或稱其奇古,至篤嗜而不置,何也?”
《漢語大詞典》:順迎(順迎)
順應(yīng)迎接。《后漢書·梁統(tǒng)傳》:“大獄一起,無辜者眾,死囚久繫,纖微成大,非所以順迎和氣,平政成化也?!?/div>
《國語辭典》:順便(順便)  拼音:shùn biàn
趁做某事之便,外帶做他事?!度辶滞馐贰返谒钠呋兀骸该魅找酵醺改改抢镱I(lǐng)先嬸母舉節(jié)孝的坊牌銀子,順便交錢糧。」《紅樓夢(mèng)》第一六回:「這里賈薔也悄問賈璉要什么東西,順便織來孝敬?!?/div>
《漢語大詞典》:外順(外順)
(1).外貌和順。易·泰:“內(nèi)陽而外陰;內(nèi)健而外順;內(nèi)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長,小人道消也?!?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禮記·樂記》:“樂極和,禮極順,內(nèi)和而外順,則民瞻其顏色而弗與爭也,望其容貌而民不生易慢焉。” 孔穎達(dá) 疏:“望其容貌而民不生易慢焉者,外貌和順,故民不生易慢,此覆結(jié)外順也?!?span id="vrtg24x" class="book">《隋書·李德林傳》:“皇帝內(nèi)明外順,經(jīng)營區(qū)宇?!?br />(2).表面順從。后漢書·陳龜傳:“時(shí) 南匈奴 左部反亂, 龜 以單于不能制下,外順內(nèi)畔,促令自殺,坐徵下獄免?!?/div>
《漢語大詞典》:順下(順下)
順從的百姓。荀子·儒效:“人主用之,則埶在本朝而宜;不用,則退編百姓而慤,必為順下矣。” 楊倞 注:“必不為勃亂也。”
分類:順從百姓
《漢語大詞典》:違順(違順)
(1).猶依違。指模棱、猶豫。宋書·裴方明傳:“往年 氐 豎 楊難當(dāng) 造為叛亂,俛首者眾。其長史 楊萬壽 、建節(jié)將軍 姚憲 ,情不違順,屢進(jìn)矢言?!?宋 陳師道 《上蘇公書》:“ 謝公 江海之士,違世絶俗乃其常耳。顧以別為難者,豈酣於富貴而習(xí)於違順也耶?由是觀之,以別為難,非士之正也?!?br />(2).違背與順從。 宋 陳師道 《上曾樞密書》:“夫事有曲直,人有違順?!?/div>
《韻府拾遺 職韻》:順色(順色)
漢書郊祀志:莽篡位二年,興神仙事,種五梁禾于殿中,各順色置其方面,先鬻鶴髓、毒冒、犀玉二十馀物漬種,計(jì)粟斛成一金,言此黃帝谷仙之術(shù)也。
《漢語大詞典》:順物(順物)
謂順從物理。太平御覽卷九引 晉 楊泉 《物理論》:“氣積自然,怒則飛沙揚(yáng)礫,發(fā)屋拔樹,喜則不搖枝動(dòng)草,順物布?xì)猓斓刂?,自然之體也?!?宋 梅堯臣 《〈林和靖先生詩集〉序》:“其順物玩情為之詩,則平澹邃美,讀之令人忘百事也。”
《駢字類編》:順州(順州)
唐書地理志:順州順義郡。
《漢語大詞典》:順意(順意)
順從心意。韓非子·詭使:“據(jù)法直言,名刑相當(dāng),循繩墨,誅姦人,所以為上治也,而愈疏遠(yuǎn);諂施順意從欲以危世者近習(xí)?!?span id="hdnhrl7" class="book">《史記·蒙恬列傳》“順幸沒世,可謂知意矣” 唐 司馬貞 索隱:“ 蒙毅 言己少事 始皇 ,順意因蒙幸,至 始皇 沒世,可謂知上意?!?賀抒玉 《視察工作的時(shí)候》二:“一點(diǎn)不順意,就拽住頭發(fā)打,還不叫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