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果:
全部
1158
典故
6
詞典
637
佛典
80
其它
435
共1158,分78頁顯示
上一頁
6
7
8
9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12
13
14
15
下一頁
詞典
(續(xù)上)
阿順
巽順
欽順
順善
順寂
悌順
順許
順父
順常
謹順
順鄉(xiāng)
順助
順向
常順
后順
《漢語大詞典》:
阿順(阿順)
阿諛隨順。
《楚辭·天問》
:“ 比干 何逆,而抑沉之? 雷開 阿順,而賜封之?” 晉
葛洪
《
抱樸子·應嘲
》
:“若徒阿順諂諛,虛美隱惡,豈所匡失弼違,醒迷補過者乎!” 明
高啟
《四臣論》
:“不阿順以取容,不迎合以求悅?!?span id="phvx21y" class="book">《天討·豕韋之裔〈普告漢人〉》:“推之 武億 杖旗丁而罷官, 喬萊 忤 滿 員而削職,則欲保全利祿者,勢必阿順 滿 臣,如 李之芳 、 胡林翼 之所為,方克免 滿 臣之嫉忌?!?/div>
分類:
阿順
阿諛
隨順
《漢語大詞典》:
巽順(巽順)
猶卑順、順從。
《
明史·曾鑒傳
》
:“ 孝宗 末,閣部大臣皆極一時選, 鑑 亦持正。及與 韓文 等請誅宦官不勝,諸大臣留者率巽順避禍, 鑑 獨守故操。” 清
管同
《與友人論文書》
:“圣賢論人,重剛而不重柔,取宏毅而不取巽順?!?/div>
分類:
卑順
順從
《漢語大詞典》:
欽順(欽順)
猶敬順。
《三國志·吳志·步騭傳》
:“若施政令,欽順時節(jié),官得其人,則陰陽和平,七曜循度?!?span id="b2jbj1f" class="book">《
晉書·武帝紀
》:“於戲!王其欽順天命?!?宋
曾鞏
《謝熙寧七年歷日表》
:“臣久去闕庭,遠臨藩服,惟竭遵承之力,庶符欽順之心?!?/div>
分類:
敬順
《漢語大詞典》:
順善(順善)
順從善道。
《
史記·楚元王世家
》
:“ 吳王 ,老人也,宜為宗室順善。今乃首率七國,紛亂天下,柰何續(xù)其后!”
《詩·大雅·崧高》
“揉此萬邦” 唐 孔穎達 疏:“言揉萬邦,使順善也?!?宋
朱熹
《記外大父祝公遺事》
:“外家 新安 祝氏 ,世以貲力順善,聞于州鄉(xiāng)?!?/div>
分類:
順善
順從
從善
善道
《漢語大詞典》:
順寂(順寂)
順化圓寂。佛教稱僧尼死亡。 晉 □□
《蓮社高賢傳·慧遠法師》
:“師以世情難割,乃制七日展哀,至期始順寂,即 義熙 十二年八月六日也?!?隋
江總
《攝山棲霞寺碑》
:“禪師自識終期,欣瞻瑞應,以 建武 四年于此寺順寂。”
分類:
圓寂
佛教
僧尼
死
《漢語大詞典》:
悌順(悌順)
敬愛和順。 宋
歐陽修
《問進士策題五道》
之四:“夫君臣之相和、父子之相愛、兄弟夫婦之相為悌順,是文之本也?!?/div>
分類:
敬愛
和順
《漢語大詞典》:
順許(順許)
順從許可。 南朝 梁
任昉
《為齊明帝讓宣城郡公第一表》
:“亦愿曲留降鑒,即垂順許?!?span id="uw6cfh5" class="book">《
南史·劉湛傳
》:“量算二三,未獲便相順許?!?/div>
分類:
順從
許可
《駢字類編》:
順父(順父)
書:予仁若考,傅我周公,仁能順父。
分類:
順父
《漢語大詞典》:
順常(順常)
(1).遵循常典。
《
書·梓材
》
:“汝若恒越曰我有師師” 孔 傳:“汝惟君道使順常,於是曰,我有典常之師可師法?!?br />(2).正常。 晉
干寶
《
搜神記
》
卷十二:“應變而動,是為順常;苛錯其方,則為妖眚。”
(3). 漢 女官名。
《
梁書·外戚傳序
》
:“而 元帝 加昭儀之號,凡十四等云……順常視二百石。”
分類:
正常
遵循
循常
常典
女官
官名
《漢語大詞典》:
謹順(謹順)
(1).謹慎地順從。
《
荀子·勸學
》
:“故君子不傲,不隱,不瞽,謹順其身。” 王先謙 集解引 郝懿行 曰:“謹順其身,身猶人也。此謂君子言與不言,皆順其人之可與不可,所謂‘時然后言,人不厭其言’也?!?br />(2).謹慎遜順。 南朝 宋 劉義慶
《
世說新語·德行
》
:“ 王長豫 為人謹順,事親盡色養(yǎng)之孝?!?宋
范浚
《高府君墓志銘》
:“而 栴 亦能持身務學,姁姁謹順,為克家者?!?明
李東陽
《徐中書挽詩》
序:“先生念其平居謹順無違志,至每候公退於門,風雨不易者二十年?!?/div>
分類:
謹慎
遜順
順從
《漢語大詞典》:
順鄉(xiāng)(順鄉(xiāng))
隨從鄉(xiāng)俗。
《
管子·四時
》
:“賞賜賦爵,受祿順鄉(xiāng)?!?尹知章 注:“順鄉(xiāng),謂不違土俗之宜也?!?br />謂隨順時月而依次居不同方位發(fā)布政令。
《
文選·張衡〈東京賦〉
》
:“規(guī)天矩地,授時順鄉(xiāng)?!?薛綜 注:“鄉(xiāng),方也。言頒政賦常,隨時月而居其方。” 劉良 注:“順,隨也。言班政賦教,必隨時月而居其方。”
分類:
隨從
隨順
順時
時月
依次
同方
方位
發(fā)布
布政
政令
《漢語大詞典》:
順助(順助)
順應并助長。
《
后漢書·郎顗傳
》
:“王者則天之象,因時之序,宜開發(fā)德號,爵賢命士……順助元氣,含養(yǎng)庶類?!?/div>
分類:
順應
助長
《漢語大詞典》:
順向(順向)
歸附。
分類:
歸附
《漢語大詞典》:
常順(常順)
謂自然之性。
《
逸周書·常訓
》
:“天有常性,人有常順?!?span id="kn2y1wd" class="book">《
文子·微明
》:“ 老子 曰:‘有功離仁義者即見疑,有罪有仁義者必見信,故仁義者,事之常順也,天下之尊爵也?!?/div>
分類:
常順
自然
《駢字類編》:
后順(后順)
易坤彖傳:先迷失道,后順得常。
分類:
后順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