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701,分47頁顯示  上一頁  18  19  20  21  22  24  25  26  27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頂筆
頂脖
頂補(bǔ)
頂部
頂承
頂城門
頂蟲
頂瘡
頂搭子
頂代
頂擋
頂閥
頂頸
頂扛
頂盔摜甲
《漢語大詞典》:頂筆(頂筆)
古代朝見,插筆于冠,以備記事,謂之“頂筆”。 宋 龐元英 文昌雜錄卷二:“考功郎中監(jiān)儀御史坐,北向,酒九行,僕射秉筆,有司贊揖。頂筆故事廢矣?!眳⒁姟?簪筆 ”。
分類:朝見記事
《國語辭典》:簪筆(簪筆)  拼音:zān bǐ
一種將毛裝在簪頭的冠飾。后指將筆插在頭上,以備隨時(shí)記事?!稘h書。卷六九。趙充國傳》:「卬家將軍以為安世本持橐簪筆,事孝武帝數(shù)十年。」唐。李嶠皇帝上禮撫事述懷〉詩:「小臣濫簪筆,無以頌唐風(fēng)?!?/div>
《漢語大詞典》:頂脖(頂脖)
方言。指后頸。《醒世姻緣傳》第五七回:“那老頭兒提留著那孩子的頂脖,揪去了。”
分類:方言
《漢語大詞典》:頂補(bǔ)(頂補(bǔ))
頂替補(bǔ)缺。 清 楊賓 《柳邊紀(jì)略》卷二:“至兵丁亡故,老病退甲之缺,有子嗣者,準(zhǔn)其頂補(bǔ)?!?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教養(yǎng)·恤孤貧》:“要查須真正老疾幼殘窮孑之人,方準(zhǔn)入冊(cè),支領(lǐng),若有死亡報(bào)官掩埋,仍準(zhǔn)如前項(xiàng)人頂補(bǔ)?!?茅盾 《微波》:“總是要等到 李太太 或者大小姐好容易放下了碗筷,她這才頂補(bǔ)上去?!?/div>
《漢語大詞典》:頂部
某物的最上部
運(yùn)載工具(如汽車或飛機(jī))的頂
覆在整體上的朝上的表面,與朝下的表面相對(duì)
《漢語大詞典》:頂承
①承擔(dān):出了什么問題,由我~。②承受。
《國語辭典》:頂城門(頂城門)  拼音:dǐng chéng mén
清晨城門一開,便馬上進(jìn)出,稱為「頂城門」。《蕩寇志》第二回:「兩個(gè)客官,都回鄉(xiāng)去了,天不亮動(dòng)身,頂城門出去的?!?/div>
《漢語大詞典》:頂蟲(頂蟲)
古代傳說中生于頭顱的蟲。 晉 干寶 搜神記卷十四:“ 高辛氏 ,有老婦人居於王宮,得耳疾歷時(shí)。醫(yī)為挑治,出頂蟲,大如繭,婦人去后,置以瓠蘺,覆之以盤,俄爾頂蟲乃化為犬,其文五色,因名‘盤瓠’,遂畜之?!?/div>
分類:中生頭顱
《漢語大詞典》:頂瘡(頂瘡)
頭瘡。 唐 陳劭 《通幽記·皇甫恂》:“忽患頂瘡,宿昔潰爛困篤?!?/div>
《漢語大詞典》:頂搭子(頂搭子)
孩童薙發(fā)時(shí),留在頭頂上的一撮頭發(fā)。《西游記》第三一回:“只見有兩個(gè)小孩子,在那里使彎頭棍……正戲處,被 行者 趕上前,也不管他是 張 家 李 家的,一把抓著頂搭子,提將過來。”亦省稱“ 頂搭 ”。《西游記》第四二回:“就袖中取出一把金剃頭刀兒,近前去,把那怪分頂剃了幾刀,剃作一個(gè) 泰山 壓頂,與他留下三個(gè)頂搭,挽起三個(gè)窩角揪兒?!?span id="p70dp5a" class="book">《醒世姻緣傳》第五七回:“ 晁思才 狠狠的在脊梁上幾個(gè)巴掌,提留著頂搭飛跑?!?/div>
《漢語大詞典》:頂代(頂代)
代替。 清 錢泳 《履園叢話·雜記下·孫春陽》:“﹝ 孫春陽 南貨鋪﹞自 明 至今已二百三四十年,子孫尚食其利,無他姓頂代者。” 郭沫若 《棠棣之花》附錄《我怎樣寫〈棠棣之花〉》:“從酒家女臨死時(shí)的‘濮陽酒店……’訛聽成為‘仆--陽堅(jiān)’,點(diǎn)出了 陽堅(jiān) 的虛名,而以酒家女頂代?!?/div>
分類:代替
《漢語大詞典》:頂擋(頂擋)
猶代替。 阮朗 《后臺(tái)》:“可是他的化妝室卻是不小,正因?yàn)楸緛頉]有這項(xiàng)設(shè)備,臨時(shí)騰出一間餐室頂擋,距離舞臺(tái)有一分鐘的路,雖不方便,可是解決了問題?!?/div>
分類:代替
《高級(jí)漢語詞典》:頂閥  拼音:dǐng fá
指泵的輸送閥,以便與吸入閥或底閥相區(qū)別
《漢語大詞典》:頂頸(頂頸)
頂撞,違拗。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囯·天命詔旨書》:“倘教導(dǎo)之后,爾各人尚有犯天條者,尚有不遵令者,尚有忤逆頂頸者,尚有臨陣退縮者,爾莫怪我高兄發(fā)令誅爾也?!?/div>
分類:頂撞違拗
《高級(jí)漢語詞典》:頂扛
承當(dāng)
《高級(jí)漢語詞典》:頂盔摜甲
戴上頭盔,披上戰(zhàn)甲。指全身武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