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無霽雨,有晴霓


《全唐文》卷七百四十八〈杜牧一·阿房宮賦〉~7744~2~
魏之經(jīng)營。齊楚之精英。幾世幾年。剽掠其人。倚疊如山。一旦不能有。輸來其間。鼎鐺玉石。金塊珠礫。棄擲邐迤。秦人視之。亦不甚惜。嗟乎。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柰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使負棟之柱。多于南畝之農(nóng)夫。架梁之椽。多于機上之工女。釘頭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縫參差。多于周身之帛縷。直欄橫檻。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嘔啞。多于市人之言語。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獨夫之心。日益驕固。戌卒?。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嗚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秦復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哀后人也。
典故
洗甲兵
 
洗兵馬
 
洗兵雨
  
洗兵甘雨
  
洗清兵甲


《藝文類聚》卷二〈天部下·雨〉
《六韜》曰:文王問散宜生:「卜伐殷,吉乎?」曰:「不吉。鉆龜,龜不兆。數(shù)蓍,蓍不交而如折。將行之日,雨,輜重車至軫。行之日,幟折為三。」散宜生曰:「此兇,四不祥,不可舉事?!固M曰:「是非子之所知也。祖行之日,雨輜重車至軫,是洗濯甲兵也?!?/span>
《說苑》卷十三〈權謀〉
武王伐紂,過隧斬岸,過水折舟,過谷發(fā)梁,過山焚萊,示民無返志也。至于有戎之隧,大風折旆。散宜生諫曰:「此其妖歟?」武王曰:「非也。天落兵也?!癸L霽而乘以大雨,水平地而嗇。散宜生又諫曰:「此其妖歟?」武王曰:「非也,天灑兵也。」卜而龜熸。散宜生又諫曰:「此其妖歟?」武王曰:「不利以禱祠,利以擊眾,是熸之已?!构饰渫蹴樚斓兀溉菁q于牧野,其所獨見者精也。

例句

倚劍看太白,洗兵臨海門。 劉長卿 旅次丹陽郡遇康侍御宣慰召募兼別岑單父

朝登劍閣云隨馬,夜渡巴江雨洗兵。 岑參 奉和相公發(fā)益昌

山鳥驚吹笛,江猿看洗兵。 岑參 送郭仆射節(jié)制劍南

練兵宜雨洗,臥鼓候風涼。 崔禹錫 奉和圣制送張說巡邊

微雨空山夜洗兵,繡衣朝拂海云清。 法振 送韓侍御自使幕巡海北

還從濯枝后,來應洗兵辰。 蘇味道 單于川對雨二首

受脤乃調(diào)鼎,為霖更洗兵。 錢起 送王相公赴范陽

典故
星如雨


《春秋左傳正義》卷八〈莊公·傳七年〉~42~
夏。恒星不見。夜明也。星隕如雨。與雨偕也。
典故 
唱渭城
     
渭城歌
 
聽陽關
 
渭城朝雨
 
西出陽關
 
陽關第四聲
 
三疊曲
 
渭城柳
 
渭城詩
 
陽關一杯酒
 
陽關西出
 
四疊陽關
 
陽關無故人
 
泣渭城
 
更盡一杯別酒
 
千萬遍陽關
 
渭城風雨
 
陽關聲苦
  
渭城挹輕塵


《全唐詩》卷一百二十八〈渭城曲【送元二使安西】【案:渭城一曰陽關。王維之所作也。本送人使安西詩,后遂被于歌。劉禹錫與歌者詩云。舊人唯有何戡在,更與慇勤唱渭城。白居易對酒詩云。相逢且莫推辭醉,聽唱陽關第四聲。即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也。渭城、陽關之名。蓋因辭云?!俊?/span>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楊柳春【客舍依依柳色新】【客舍青青柳色新】【客舍依依楊柳春】。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蘇軾文集》卷六七〈題跋·書陽關第四聲〉
舊傳陽關三疊,然今歌者,每句再疊而已,通一首言之,又是四疊。皆非是?;蛎烤淙詰B之說,則叢然無復節(jié)奏。余在密州,有文勛長官,以事至密,自云得古本陽關,其聲宛轉(zhuǎn)凄斷,不類向之所聞,每句皆再唱,而第一句不疊乃知唐本三疊蓋如此。及在黃州,偶讀樂天《對酒》詩云:「相逢且莫推辭醉,新唱陽關第四聲?!棺ⅲ骸傅谒穆暎骸簞窬M一杯酒?!弧挂源蓑炛?,若第一句疊,則此句為第五聲矣,今為第四聲,則第一不疊審矣。
典故
雨肥紅綻
 
雨肥梅子
 

《全唐詩》卷二百二十四〈陪鄭廣文游何將軍山林十首〉
〈陪鄭廣文游何將軍山林十首〉其五:「剩水滄江破,殘山碣石開。綠垂風折筍,紅綻雨肥梅。銀甲彈箏用,金魚換酒來【金盤換酒來】。興移無灑掃,隨意坐莓苔。」
典故
相關人物
李隆基(唐玄宗)


《太平御覽》卷五百六十八〈樂部六·宴樂〉~2698~
《樂府雜錄》:「雨淋鈴者,因唐明皇駕回至駱谷,聞雨淋鑾鈴,因令張野狐撰為曲名?!褂衷唬骸高€京樂者,唐明皇自蜀返正樂官,張野狐撰此曲?!?/span>
《碧雞漫志》卷五
〈雨淋鈴〉,《明皇雜錄》及《楊妃外傳》云:「帝幸蜀,初入斜谷,霖雨彌旬。棧道中聞鈴聲,帝方悼念貴妃,采其聲為《雨淋鈴》曲以寄恨。時梨園弟子惟張野狐一人,善篳篥,因吹之,遂傳于世。」予考史及諸家說,明皇自陳倉入散關,出河池,初不由斜谷路。今劍州梓桐縣地名上亭,有古今詩刻記明皇聞鈴之地,庶幾是也。羅隱詩云:「細雨霏微宿上亭,兩中因感雨淋鈴。貴為天子猶魂斷,窮著荷衣好涕零。劍水多端何處去,巴猿無賴不堪聽。少年辛苦今飄蕩,空愧先生教聚螢?!故纻髅骰仕奚贤?,雨中聞牛鐸聲,悵然而起,問黃幡綽:「鈴作何語?」曰:「謂陛下特郎當?!固乩僧敚追Q不整治也。明皇一笑,遂作此曲?!稐铄鈧鳌酚州d上皇還京后,復幸華清,從宮嬪御多非舊人。于望京樓下,命張野狐奏〈雨淋鈴〉曲。上四顧悽然,自是圣懷耿耿,但吟「刻木牽絲作老翁,雞皮鶴發(fā)與真同。須臾弄罷寂無事,還似人生一世中」。杜牧之詩云:「零葉翻紅萬樹霜,玉連開蕊暖泉香。行云不下朝元閣,一曲淋鈴淚數(shù)行。」張祜詩云:「雨淋鈴夜卻歸秦,猶是張徽一曲新。長說上皇和淚教,月明南內(nèi)更無人?!箯埢占磸堃昂??;蛑^祜詩言上皇出蜀時曲,與《明皇雜錄》、《楊妃外傳》不同。祜意明皇入蜀時作此曲,至兩淋鈴夜卻又歸秦,猶是張野狐向來新曲,非異說也。元微之〈琵琶歌〉云:「淚垂捍撥朱弦濕,冰泉嗚咽流鶯澀。因玆彈作雨淋鈴,風雨蕭條鬼神泣?!菇耠p調(diào)〈雨淋鈴慢〉,頗極哀怨,真本曲遺聲。
典故
雨瓢翻


《全唐詩》卷二百二十九〈白帝〉
白帝城中云出門【白帝城中云若屯】【白帝城頭云出門】【白帝城頭云若屯】,白帝城下雨翻盆。高江急峽雷霆斗,翠木蒼藤日月昏【翠木長藤日月昏】【古木蒼藤日月昏】【古木長藤日月昏】。戎馬不如歸馬逸【去馬不如歸馬逸】馬不如歸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千家今有十家存】。哀哀寡婦誅求盡,慟哭秋原何處村。
典故

《周禮注疏》卷十八〈春官宗伯·大宗伯〉~270~
「以禋祀祀昊天上帝,以實柴祀日月星辰,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風師、雨師?!箹|漢·鄭玄注引鄭司農(nóng)曰:「雨師,畢也?!?/span>
《山海經(jīng)·海經(jīng)》卷十二〈大荒北經(jīng)·黃帝女魃〉~430~
應龍畜水,蚩尤請風伯雨師,縱大風雨。黃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殺蚩尤。
《山海經(jīng)·海經(jīng)》卷四〈海外東經(jīng)·雨師妾〉~263~
雨師妾在其北,其為人黑,兩手各操一蛇,左耳有青蛇,右耳有赤蛇。一曰在十日北,為人黑身人面,各操一龜。晉·郭璞注:「雨師謂屏翳也?!?/span>
東漢·應劭《風俗通義·祀典》
《春秋左氏傳》說:「共工之子為玄冥雨師,鄭大夫子產(chǎn)禳于玄冥雨師也。足為北出祭玄之證?!剐椋陰熞?。

例句

雨師清滓穢,川后掃波瀾。 李群玉 中秋維舟君山看月二首

退藏恨雨師,健步聞旱魃。 杜甫 七月三日亭午已后較熱退晚加小涼穩(wěn)睡有詩因論壯年樂事戲呈元二十一曹長

典故
雨未陰毋忘戶牖


《毛詩正義》卷八之二〈國風·豳風·鴟鸮〉~293~
鴟鸮鴟鸮,既取我子,無毀我室!恩斯勤斯,鬻子之閔斯。迨天之未陰雨,徹彼桑土。綢繆牖戶。今女下民,或敢侮予。予手拮據(jù),予所捋荼。予所蓄租,予口卒瘏。曰予未有室家。予羽譙譙,予尾翛翛。予室翹翹,風雨所漂搖。予維音嘵嘵。
典故
云者為雨,雨者云


《莊子集釋》卷五下〈外篇·天運〉~493~
天其運乎?地其處乎?日月其爭于所乎?孰主張是?孰維綱是?孰居無事推而行是?意者其有機緘而不得已邪?意者其運轉(zhuǎn)而不能自止邪?云者為雨乎?雨者為云乎?孰隆施是?孰居無事淫樂而勸是?風起北方,一西一東,有上彷徨,孰噓吸是?孰居無事而披拂是?敢問何故?
《國語辭典》:洗兵  拼音:xǐ bīng
周武王征商遇雨,以為是老天為其洗刷兵器的好兆頭,后來果然滅了商紂。見漢。劉向《說苑。卷一三。權謀》。后遂以此比喻軍隊之出征。南朝梁。簡文帝〈隴西行〉三首之二:「洗兵逢驟雨,送陣出黃云?!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5243' target='_blank'>戴叔倫 〈奉天酬別鄭諫議云逵盧拾遺景亮見別之作〉詩:「洗兵救衛(wèi)郡,誘敵討幽都?!挂啾扔鲬?zhàn)勝后息兵。晉。左思魏都賦〉:「洗兵海島,刷馬江洲?!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3340' target='_blank'>劉長卿 平蕃曲三首之一:「吹角報蕃營,回軍欲洗兵。」
《漢語大詞典》:洗甲
洗凈甲兵,以便收藏。謂停止戰(zhàn)事。《宋史·樂志十六》:“覆盂連瀚海,洗甲挽天河?!?清 陸以湉 冷廬雜識·疏表杰作:“波澄海國,看王師洗甲而還?!?span id="htqnjwt" class="book">《花月痕》第四八回:“ 劍秋 、 小岑 原是鋭意洗甲 長江 ,無奈 金陵 氣數(shù)未盡,卻鉆出五個妖婦來。”參見“ 洗兵 ”。
《國語辭典》:洗兵  拼音:xǐ bīng
周武王征商遇雨,以為是老天為其洗刷兵器的好兆頭,后來果然滅了商紂。見漢。劉向《說苑。卷一三。權謀》。后遂以此比喻軍隊之出征。南朝梁。簡文帝〈隴西行〉三首之二:「洗兵逢驟雨,送陣出黃云。」唐。戴叔倫奉天酬別鄭諫議云逵盧拾遺景亮見別之作〉詩:「洗兵救衛(wèi)郡,誘敵討幽都?!挂啾扔鲬?zhàn)勝后息兵。晉。左思魏都賦〉:「洗兵海島,刷馬江洲?!固?。劉長卿 平蕃曲三首之一:「吹角報蕃營,回軍欲洗兵?!?/div>
《國語辭典》:一曲陽關(一曲陽關)  拼音:yī qǔ yáng guān
陽關,曲調(diào)名,為古人送行時所唱誦之曲。一曲陽關比喻離別。宋。蘇軾〈漁家傲。一曲陽關情幾許〉詞:「一曲陽關情幾許,知君欲向秦川去,白馬皂貂留不住?!乖?。無名氏〈端正好。本是對美甘甘錦堂歡套。尾〉:「三杯別酒肝腸斷,一曲陽關離恨添?!?/div>
《漢語大詞典》:三疊陽關(三疊陽關)
《陽關三迭》。琴曲。琴譜以 唐 王維 《送元二使安西》詩為主要歌詞,并引申詩意,增添詞句,抒寫離別之情。因全曲分三段,原詩反復三次,故稱“三疊”。后泛指送別之曲。 宋 周邦彥 《蘇幕遮》詞:“《三疊陽關》聲漸杳。斷雨殘云,只怕 巫山 曉?!?元 宋方壺 《斗鵪鶉·送別》套曲:“肺腑,恨怎舒,《三疊陽關》愁萬縷?!?元 馬致遠 《漢宮秋》第四折:“凄愴似和半夜 楚 歌聲,悲切似唱《三疊陽關令》。” 元 石子章《竹塢聽琴》第三折:“本彈的是一曲《鳳求凰》,倒做了《三疊陽關令》?!?/div>
《國語辭典》:唱陽關(唱陽關)  拼音:chàng yáng guān
陽關三疊,為古人的送別曲。唱陽關比喻離別。明。劉兌《金童玉女嬌紅記》:「別時容易見時難,怕唱陽關,莫唱陽關。」
分類:送別離別
《國語辭典》:渭城  拼音:wèi chéng
1.位于渭水北岸,本秦都咸陽,漢武帝時復置,改稱為「渭城」,約今陜西咸陽東北。
2.樂曲名。又稱〈渭城曲〉。本為唐。王維 送人使安西七言絕句:「渭城朝雨浥輕塵。」后入樂府,遂以「渭城」名曲。它描寫一種最普遍性的離別,具有深摯的惜別之情,適合大多數(shù)離別宴席演唱而成為流行、傳唱最久的古曲。
《國語辭典》:陽關三疊(陽關三疊)  拼音:yáng guān sān dié
樂曲名。本為唐朝王維所作〈渭城曲〉詩,后人將之譜為送別之曲。今僅存琴歌譜,因「西出陽關無故人」句重復三次,故稱為「陽關三疊」。今亦有純粹演奏譜。
《漢語大詞典》:陽關曲(陽關曲)
(1).琴曲名。即《陽關三迭》。詳“ 陽關三疊 ”。
(2).詞牌名。因 唐 王維 《送元二使安西》詩“西出 陽關 無故人”句而得名。單調(diào)二十八字,四句三平韻。 宋 蘇軾 有《陽關曲》詞。
《國語辭典》:陽關三疊(陽關三疊)  拼音:yáng guān sān dié
樂曲名。本為唐朝王維所作〈渭城曲〉詩,后人將之譜為送別之曲。今僅存琴歌譜,因「西出陽關無故人」句重復三次,故稱為「陽關三疊」。今亦有純粹演奏譜。
《國語辭典》:銀甲(銀甲)  拼音:yín jiǎ
1.銀制的指甲套。用來彈箏或琵琶。唐。杜甫 陪鄭廣文游何將軍山林詩一○首之五:「銀甲彈箏用,金魚換酒來?!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6489' target='_blank'>李商隱 〈無題〉詩二首之一:「十二學彈箏,銀甲不曾卸?!?br />2.鎧甲?!缎绿茣?。卷二一。禮樂志十一》:「命呂才以圖教樂工百二十八人,被銀甲執(zhí)戟而舞?!?/div>
《漢語大詞典》:雨霖鈴(雨霖鈴)
亦作“ 雨淋鈴 ”。
(1). 唐 教坊曲名。 唐 鄭處誨 《明皇雜錄補遺》:“ 明皇 既幸 蜀 ,西南行初入 斜谷 ,屬霖雨涉旬,於棧道雨中聞鈴,音與山相應。上既悼念 貴妃 ,採其聲為《雨霖鈴》曲,以寄恨焉?!?唐 元稹 《琵琶歌》:“因茲彈作《雨霖鈴》,風雨蕭條鬼神泣?!?明 梁辰魚 《紅線女》第一折:“《雨霖鈴》空響人何處,只落得渺渺獨愁予?!?清 納蘭性德 《浣溪沙》詞:“信得羽衣傳鈿合,悔教羅襪葬傾城,人間空唱《雨淋鈴》?!眳㈤?宋 樂史 《楊太真外傳》、 宋 王灼 碧雞漫志卷五。
(2).詞牌名。由 唐 教坊曲演化而成。雙調(diào),一百零三字,仄韻。 宋 柳永 始作。 柳永 一生失意潦倒,生活漂泊無定。在他離開 汴京 時作此詞,以抒發(fā)惜別之情。詞中有“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之句,膾炙人口。后用以指代失意潦倒。 清 陳維嵩 《贈歌者陳郎》詩:“憐爾少年非失意,逢人也唱《雨霖鈴》。”
《國語辭典》:雨師(雨師)  拼音:yǔ shī
1.司雨的神。《周禮。春官。大宗伯》:「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風師、雨師?!埂段倪x。班固。東都賦》:「雨師汎灑,風伯清塵?!挂卜Q為「雨神」。
2.檉柳。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三五。木部。檉柳》:「又名雨師?;蛟唬旱糜陝t垂垂如絲,當作雨絲?!?/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