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池龍
  
蛟龍?jiān)朴?/div>  
云雨動蛟龍
 
蛟龍出池
 
淺水留龍不住

相關(guān)人物
周瑜
 
劉備
 
周瑜
 
孫權(quán)


《三國志》卷五十四《吳書·周瑜傳》
權(quán)拜瑜偏將軍,領(lǐng)南郡太守。以下雋、漢昌、劉陽、州陵為奉邑,屯據(jù)江陵。劉備以左將軍領(lǐng)荊州牧,治公安。備詣京見權(quán),瑜上疏曰:「劉備以梟雄之姿,而有關(guān)羽、張飛熊虎之將,必非久屈為人用者。愚謂大計(jì)宜徙備置吳,盛為筑宮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娛其耳目,分此二人,各置一方,使如瑜者得挾與攻戰(zhàn),大事可定也。今猥割土地以資業(yè)之,聚此三人,俱在疆埸,恐蛟龍得云雨,終非池中物也?!箼?quán)以曹公在北方,當(dāng)廣攬英雄,又恐備難卒制,故不納。

例句

吾子得神仙,本是池中物。 杜甫 七月三日亭午已后較熱退晚加小涼穩(wěn)睡有詩因論壯年樂事戲呈元二十一曹長

豈是池中物,由來席上珍。 杜甫 上韋左相二十韻(見素。天寶元年。改侍中為左相。中書令為右相。十五載。見素從明皇幸蜀。至巴西。詔兼左相。封豳國公。)

蛟龍得云雨,雕鶚在秋天。 杜甫 奉贈嚴(yán)八閣老

鹓鳳終凌漢,蛟龍會出池。 楊巨源 懷德抒情寄上信州座主

由來不是池中物,雞樹歸時即取將。 薛能 又和留山雞

典故
風(fēng)雨落花知


《全唐詩》卷一百六十〈春曉〉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fēng)雨聲,花落知多少【欲知昨夜風(fēng),花落無多少】。
典故
人如月
 
春水如天
 
美人如月
 
畫船聽雨眠


《韋莊集·菩薩蠻五首》
〈菩薩蠻五首〉其二:「人人盡說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畫船聽雨眠。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雙雪。未老莫還鄉(xiāng),還鄉(xiāng)須斷腸?!?/span>
典故
雨催詩
 
催詩雨
 
催詩點(diǎn)


《全唐詩》卷二百二十四〈陪諸貴公子丈八溝攜妓納涼晚際遇雨二首〉
〈陪諸貴公子丈八溝攜妓納涼晚際遇雨二首〉其一:「落日放船好,輕風(fēng)生浪遲。竹深留客處,荷凈納涼時。公子調(diào)冰水,佳人雪藕絲。片云頭上黑,應(yīng)是雨催詩?!?/span>
典故 
滿城風(fēng)雨近重陽
 
風(fēng)雨重陽
 
催租人至
 
重陽節(jié)近多風(fēng)雨
 
催租妨詩興
 
興為催租敗


《冷齋夜話》卷四
黃州潘大臨工詩,多佳句,然甚貧。東坡、山谷尤喜之。臨川謝無逸以書問:「有新作否?」潘答書曰:「秋來景物,件件是佳句,恨為俗氛所翳耳。昨日閒臥,聞攪林風(fēng)雨聲,欣然起,題其壁曰:『滿城風(fēng)雨近重陽?!缓龃咦馊酥?,遂敗意。止于一句奉寄?!孤?wù)咝ζ溆亻煛?/span>
典故
舟橫野渡
 
野渡舟橫
 
帶雨春潮


《全唐詩》卷一百九十三〈滁州西澗〉
獨(dú)憐幽草澗邊生【獨(dú)憐芳草澗邊生】【獨(dú)憐芳草澗邊行】【獨(dú)憐幽草澗邊行】,上有黃鸝深樹鳴【上有黃鸝深處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典故  
弟兄對榻
 
共話連床雨
 
連床談至?xí)?/div>
相關(guān)人物
韋應(yīng)物


《全唐詩》卷一百八十八 韋應(yīng)物〈示全真元?!怠景福涸?。趙氏生?!?/span>
余辭郡符去,爾為外事牽。寧知風(fēng)雪夜,復(fù)此對床眠。始話南池飲,更詠西樓篇。無將一會易,歲月坐推遷。

簡釋

對床夜雨:喻好友、兄弟的歡聚。宋蘇軾《送劉寺丞赴余姚》:“中和堂后石捕樹,與君對床聽夜雨?!?/p>


例句

能來同宿否,聽雨對床眠。 白居易 雨中招張司業(yè)宿

對床定悠悠,夜雨空蕭瑟。 蘇軾 東府雨中別子由

寒燈相對記疇昔,夜雨何時聽蕭瑟。 蘇軾 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與子由別于鄭州西門之外,馬上賦詩一篇寄之

典故
帝子閣
 
佩玉鳴鸞
 
檻外長江空自流
  
高閣臨江渚
 
簾捲西山雨
 
珠簾暮捲
 
云雨珠簾畫棟
 
畫動朝云西山雨
 
霧幕西山珠簾捲


《全唐詩》卷五十五〈滕王閣〉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畫棟朝飛南浦云,珠簾暮捲西山雨。閒云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典故 
墊角巾
  
角巾折
 
巾角折
 
巾角墊
 
綸巾折
 
林巾
 
烏紗折角
 
墊吾巾
 
墊一角巾
 
護(hù)得綸巾角
 
角巾沾雨
 
巾殘墊角
 
巾墊林宗
 
巾一角
 
林宗野外巾
 
細(xì)雨墊巾
 
學(xué)林宗
 
雨中折角
   
葛巾乖角
 
巾角爭墊
 
折鳥巾

相關(guān)人物
郭太


《后漢書》卷六十八〈郭符許列傳·郭太〉~2225~
郭太字林宗,太原界休人也。家世貧賤。早孤,母欲使給事縣廷。林宗曰:「大丈夫焉能處斗筲之役乎?」遂辭。就成皋屈伯彥學(xué),三年業(yè)畢,博通墳籍。善談?wù)?,美音制。乃游于洛陽。始見河南尹李膺,膺大奇之,遂相友善,于是名震京師。后歸鄉(xiāng)里,衣冠諸儒送至河上,車數(shù)千兩。林宗唯與李膺同舟而濟(jì),眾賓望之,以為神仙焉。司徒黃瓊辟,太常趙典舉有道。或勸林宗仕進(jìn)者,對曰:「吾夜觀乾象,晝察人事,天之所廢,不可支也?!顾觳⒉粦?yīng)。性明知人,好?訓(xùn)士類。身長八尺,容貌魁偉,褒衣博帶,周游郡國。嘗于陳梁閒行遇雨,巾一角墊,時人乃故折巾一角,以為「林宗巾」。其見慕皆如此。或問汝南范滂曰:「郭林宗何如人?」滂曰:「隱不違親,貞不絕俗,天子不得臣,諸侯不得友,吾不知其它?!购笤饽笐n,有至孝稱。林宗雖善人倫,而不為危言覈論,故宦官?政而不能傷也。及黨事起,知名之士多被其害,唯林宗及汝南袁閎得免焉。遂閉門教授,弟子以千數(shù)。

例句

唯有角巾沾雨至,手持殘菊向西招。 李益 九月十日雨中過張伯佳期柳鎮(zhèn)未至以詩招之

方領(lǐng)蕙帶折角巾,杜若已老蘭苕春。 李賀 南園

沖情甄負(fù)甑,重價折角巾。 盧照鄰 詠史四首之二

慚君角巾折,猶肯問衡闈。 錢起 酬劉員外雨中見寄

典故
東風(fēng)靈雨


《楚辭補(bǔ)注》卷二〈九歌·山鬼〉~79~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帶女羅。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乘赤豹兮從文貍,辛夷車兮結(jié)桂旗。被石蘭兮帶杜衡,折芳馨兮遺所思。余處幽篁兮終不見天,路險難兮獨(dú)后來。表獨(dú)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杳冥冥兮羌晝晦,東風(fēng)飄兮神靈雨。留靈脩兮憺忘歸,歲既晏兮孰華予。采三秀兮于山間,石磊磊兮葛蔓蔓。怨公子兮悵忘歸,君思我兮不得閒。山中人兮芳杜若,飲石泉兮蔭松柏。君思我兮然疑作。填填兮雨冥冥,?啾啾兮又夜鳴。風(fēng)颯颯兮木蕭蕭,思公子兮徒離憂。漢·王逸注:「飄,風(fēng)貌?!对姟吩唬悍孙L(fēng)飄兮。言東風(fēng)飄然而起,則神靈應(yīng)之而雨。以言陰陽通感,風(fēng)雨相和。屈原自傷獨(dú)無和也?!?/span>
典故
豆花雨


《荊楚歲時記》第一部〈寶顏堂秘笈本〉~36~
八月雨、謂之豆花雨。
典故
風(fēng)作惡
 
妒花風(fēng)雨
   
封姨作惡
 

《太平廣記》卷四百一十六〈草木十一·花卉怪·崔玄微〉~3392~
唐天寶中,處士崔玄微洛東有宅。耽道,餌術(shù)及茯苓三十載。因藥盡,領(lǐng)僮仆輩入嵩山采芝,一年方回。宅中無人,蒿萊滿院。時春季夜間,風(fēng)清月朗,不睡。獨(dú)處一院,家人無故輒不到。三更后,有一青衣云:「君在院中也,今欲與一兩女伴過,至上東門表姨處,暫借此歇??珊??」玄微許之。須臾,乃有十馀人,青衣引入。有綠裳者前曰:「某姓楊?!怪敢蝗?,曰「李氏」。又一人,曰「陶氏」。又指一緋小女,曰「姓石名阿措」。各有侍女輩。玄微相見畢,乃坐于月下,問行出之由。對曰:「欲到封十八姨。數(shù)日云欲來相看,不得,今夕眾往看之?!棺炊?,門外報封家姨來也。坐皆驚喜出迎。楊氏云:「主人甚賢,只此從容不惡,諸亦未勝于此也?!剐⒂殖鲆姺馐稀Q栽~冷冷。有林下風(fēng)氣。遂揖入坐。色皆殊絕,滿座芳香,馥馥襲人。諸人命酒,各歌以送之。玄微志其二焉。有紅裳人與白衣送酒,歌曰:「皎潔玉顏勝白雪,況乃當(dāng)年對芳月。沉吟不敢怨春風(fēng),自嘆容華暗消歇?!褂职滓氯怂途?,歌曰:「絳衣披拂露盈盈,淡染胭脂一朵輕。自恨紅顏留不住,莫怨春風(fēng)道薄情?!怪潦艘坛直K,性頗輕佻,翻酒汗阿措衣。阿措作色曰:「諸人即奉求,馀即不知奉求(「馀即不知奉求」原「作人不畏」,據(jù)陳校本改)耳。」拂衣而起。十八姨曰:「小女弄酒」。皆起。至門外別。十八姨南去。諸人西入苑中而別。玄微亦不知異。明夜又來云:「欲往十八姨處?!拱⒋肱唬骸负斡酶シ鈰炆?,有事只求處士,不知可乎?」阿措又言曰:「諸侶皆住苑中,每歲多被惡風(fēng)所撓,居止不安,常求十八姨相庇。昨阿措不能依回,應(yīng)難取力。處士倘不阻見庇,亦有微報耳。」玄微曰:「某有何力,得及諸女?」阿措曰:「但處士每歲歲日,與作一朱幡,上圖日月五星之文,于苑東立之,則免難矣。今歲已過,但請至此月二十一日,平旦微有東風(fēng),即立之。庶夫免患也?!剐⒃S之。乃齊聲謝曰:「不敢忘德。」拜而去。玄微于月中隨而送之。逾苑墻,乃入苑中,各失所在。依其言,至此日立幡。是日東風(fēng)振地,自洛南折樹飛沙,而苑中繁花不動。玄微乃悟。諸女曰姓楊李陶,及衣服顏色之異,皆眾花之精也。緋衣名阿措,即安石榴也。封十八姨,乃風(fēng)神也。后數(shù)夜,楊氏輩復(fù)至愧謝。各裹桃李花數(shù)斗,勸崔生服之,可延年卻老。愿長如此住衛(wèi)護(hù)某等,亦可致長生。至元和初,玄微猶在,可稱年三十許人。又尊賢坊田弘正宅,中門外有紫牡丹成樹,發(fā)花千馀朵?;ㄊr,每月夜,有小人五六,長尺余,游于花上。如此七八年。人將掩之,輒失所在。
典故
翻覆手
   
手翻覆
 
反覆成云雨
 
覆手云雨
 
相關(guān)人物
尉他(南越王)
 
陸賈


《史記》卷九十七〈酈生陸賈列傳·陸賈〉~2697~
及高祖時,中國初定,尉他平南越,因王之。高祖使陸賈賜尉他印為南越王。陸生至,尉他魋結(jié)箕倨見陸生。陸生因進(jìn)說他曰:「足下中國人,親戚昆弟墳在真定。今足下反天性,棄冠帶,欲以區(qū)區(qū)之越與天子抗衡為敵國,禍且及身矣。且夫秦失其政,諸侯豪桀并起,唯漢王先入關(guān),據(jù)咸陽。項(xiàng)羽倍約,自立為西楚霸王,諸侯皆屬,可謂至彊。然漢王起巴蜀,鞭笞天下,劫略諸侯,遂誅項(xiàng)羽滅之。五年之閒,海內(nèi)平定,此非人力,天之所建也。天子聞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誅暴逆,將相欲移兵而誅王,天子憐百姓新勞苦,故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剖符通使。君王宜郊迎,北面稱臣,乃欲以新造未集之越,屈彊于此。漢誠聞之,掘燒王先人冢,夷滅宗族,使一偏將將十萬眾臨越,則越殺王降漢,如反覆手耳。」

例句

翻手作云覆手雨,紛紛輕薄何須數(shù)。 杜甫 貧交行

典故 
龍騰梭
 
梭化龍
 
掛壁梭飛
 
雷化龍梭
 
雷雨龍梭
 
一擲靈梭風(fēng)雨
 
云雷起鐵梭
 
飛梭龍變
 
陶壁精靈
 
陶侃龍梭
 
織罷化梭

相關(guān)人物
陶侃


《太平御覽》卷四十八〈地部十三·南楚諸山·釣磯山〉~363~
南朝宋·劉敬叔《異苑》:「釣磯山者,陶侃嘗釣于此山下,水中得織梭一枚,還掛壁上。后化成赤龍,從空而去。其山石上,猶有侃跡存焉?!?/span>
《晉書》卷六十六〈陶侃列傳〉~779~
侃少時漁于雷澤,網(wǎng)得一織梭,以掛于壁。有頃雷雨,自化為龍而去

例句

落筆思成虎,縣梭待化龍。 李咸用 夜吟

陶家壁上精靈物,風(fēng)雨未來終是梭。 李咸用 宿漁家

金繩鐵索鎖紐壯,古鼎躍水龍騰梭。 韓愈 石鼓歌

典故  
風(fēng)流云雨散

相關(guān)人物
王粲(字仲宣)


《昭明文選》卷二十三〈詩丙·贈答一·贈蔡子篤詩〉~02~
翼翼飛鸞,載飛載東。云徂,言戾舊邦。舫舟翩翩,以溯大江。蔚矣荒涂,時行靡通??覒涯?,君子所同。悠悠世路,亂離多阻。濟(jì)岱江行,邈焉異處。風(fēng)流云散,一別如雨。人生實(shí)難,愿其弗與。瞻望遐路,允企伊佇。烈烈冬日,肅肅凄風(fēng)。潛鱗在淵,歸雁載軒。茍非鴻雕,孰能飛翻?雖則追慕,予思罔宣。瞻望東路,慘愴增嘆。率彼江流,爰逝靡期。君子信誓,不遷于時。及子同寮,生死固之。何以贈行?言授斯詩。中心孔悼,涕淚漣洏。嗟爾君子,如何勿思!唐·李善注引《鸚鵡賦》曰:何今日以雨絕。陳琳檄吳將校曰:雨絕于天。然諸人同有此言,未詳其始。
《國語辭典》:池中物  拼音:chí zhōng wù
比喻蟄居無所作為的庸人俗輩?!度龂?。卷五四。吳書。周瑜傳》:「劉備以梟雄之姿,而有關(guān)羽、張飛熊虎之將,必非久屈為人用者?!烛札埖迷朴?,終非池中物也?!?/div>
《國語辭典》:蛟龍得云雨(蛟龍得雲(yún)雨)  拼音:jiāo lóng dé yún yǔ
比喻有才干的人得到施展本領(lǐng)的機(jī)會?!度龂?。卷五四。吳書。周瑜傳》:「聚此三人,俱在疆場,恐蛟龍得云雨,非終池中物也?!?/div>
《國語辭典》:終非池中物(終非池中物)  拼音:zhōng fēi chí zhōng wù
比喻有才能謀略者必有大作為?!度龂尽>砦逅?。吳書。周瑜傳》:「恐蛟龍得云雨,終非池中物?!?/div>
《國語辭典》:滿城風(fēng)雨(滿城風(fēng)雨)  拼音:mǎn chéng fēng yǔ
語本唐。韋應(yīng)物同德寺雨后寄元侍御李博士〉詩:「川上風(fēng)雨來,須臾滿城闕?!购髞矶嘤脕硇稳萆钋锘蛲泶簳r到處刮風(fēng)下雨之景色。宋。范成大 春晚詩三首之一:「手把青梅春已去,滿城風(fēng)雨怕黃昏?!菇駝t多借指事情一經(jīng)傳出,流言四起,到處議論紛紛。如:「這件丑聞已鬧得滿城風(fēng)雨,不知該如何收拾?」
《漢語大詞典》:對床夜雨(對牀夜雨)
風(fēng)雨之夜,兩人對床而眠。喻親友相聚的歡悅。 唐 白居易 《雨中招張司業(yè)宿》:“能來同宿否,聽雨對牀眠?!?宋 蘇軾 《送劉寺丞赴馀姚》:“中和堂后石楠樹,與君對牀聽夜雨?!?宋 蘇轍 《后省初成直宿呈子瞻》詩:“射策當(dāng)年偶一時,對牀夜雨失前期?!眳⒁姟?對牀 ”。
《漢語大詞典》:對床(對牀)
兩人對床而臥。喻相聚的歡樂。 唐 韋應(yīng)物 《示全真元?!?/a>詩:“寧知風(fēng)雪夜,復(fù)此對牀眠?!?宋 陸游 《訪僧支提寺》詩:“共夜不知紅燭短,對牀空嘆白云深?!?金 元好問 《寄答景元兄》詩:“故人相念不相忘,頻著書來約對牀?!?郁達(dá)夫 《寄養(yǎng)吾二兄》詩:“來歲秋風(fēng)思返棹,對牀應(yīng)得話沉淪?!?/div>
分類:相聚歡樂
《國語辭典》:風(fēng)雨對床(風(fēng)雨對床)  拼音:fēng yǔ duì chuáng
原指朋友相聚,對床共語。語本唐。韋應(yīng)物 示全真元常詩:「寧知風(fēng)雪夜,復(fù)此對床眠?!购蟊扔餍值芑蛴H友團(tuán)聚重逢,傾心交談之情。宋。蘇轍 舟次磁湖前篇自賦后篇次韻:「夜深魂夢先飛去,風(fēng)雨對床聞曉鐘?!挂沧鳌笇Υ诧L(fēng)雨」、「對床夜語」、「夜雨對床」。
《漢語大詞典》:雨簾云棟(雨簾雲(yún)棟)
唐 王勃 《滕王閣》詩:“晝棟朝飛南浦云,朱簾暮捲西山雨?!焙笠蛞浴坝旰熢茥潯毙稳莞叱ㄈA美的樓閣。 宋 徐寶之 《水調(diào)歌·湘陰簿新居》詞:“雨簾云棟深窈,歌笑靄春生?!?/div>
《漢語大詞典》:墊巾(墊巾)
后漢書·郭太傳載: 郭太 字 林宗 ,有盛名。曾出行遇雨,“巾一角墊,時人乃故折巾一角,以為‘林宗巾’”。后用“墊巾”、“墊角”謂模仿高雅。 唐 韓愈 《三器論》:“與夫墊巾效 郭 ,異名同 藺 者,豈不遠(yuǎn)哉!” 唐 黃滔 《謝試官》:“時爭墊角,俗竟嚬眉。” 宋 陸游 《雨中過東村》詩:“墊巾風(fēng)度人爭看,蠟屐年光我自悲?!?/div>
分類:盛名出行
《漢語大詞典》:折巾郭
指 東漢 名士 郭太 。亦借指當(dāng)世名士。 宋 張?jiān)?/a> 《次仲彌性所和陳丈大卿韻》:“從來誰數(shù)折巾 郭 ?重到似是栽桃 劉 ?!眳⒁姟?折角巾 ”。
《漢語大詞典》:折角巾
即林宗巾。 東漢 郭太 ,字 林宗 。名重一時。一日道遇雨,頭巾沾濕,一角折迭。時人效之,故意折巾一角,稱“林宗巾”。見《后漢書·郭太傳》。 宋 張耒 《贈趙景平》詩之一:“定知 魯國 衣冠異,盡戴 林宗 折角巾。”后用以泛指文士之冠。周書·武帝紀(jì)下:“初服常冠,以皂紗為之,加簪而不施纓導(dǎo),其制若今之折角巾也?!?span id="8sopnsn" class="book">《水滸傳》第九八回:“忽見一秀士,頭戴折角巾,引一個緑袍少年將軍來,教 瓊英 飛石子打擊?!币嗍∽鳌?折巾 ”。 清 侯方域 《九日登高》詩:“荒徑遙開叢菊淚,折巾欹落短毛霜?!?/div>
分類:名重一時
《漢語大詞典》:折角巾
即林宗巾。 東漢 郭太 ,字 林宗 。名重一時。一日道遇雨,頭巾沾濕,一角折迭。時人效之,故意折巾一角,稱“林宗巾”。見《后漢書·郭太傳》。 宋 張耒 《贈趙景平》詩之一:“定知 魯國 衣冠異,盡戴 林宗 折角巾。”后用以泛指文士之冠。周書·武帝紀(jì)下:“初服常冠,以皂紗為之,加簪而不施纓導(dǎo),其制若今之折角巾也?!?span id="ozz1ca8" class="book">《水滸傳》第九八回:“忽見一秀士,頭戴折角巾,引一個緑袍少年將軍來,教 瓊英 飛石子打擊。”亦省作“ 折巾 ”。 清 侯方域 《九日登高》詩:“荒徑遙開叢菊淚,折巾欹落短毛霜。”
分類:名重一時
《國語辭典》:林宗巾  拼音:lín zōng jīn
東漢郭太,字林宗,風(fēng)流倜儻。一日外出遇雨,折頭巾一角墊著遮雨,后人爭相仿效,稱為「林宗巾」。典出《后漢書。卷六八。郭符許列傳。郭太》。后指文士風(fēng)流倜儻、名重一時,為人所稱羨。或指戴巾淋雨之態(tài)。南朝梁。吳均贈周興嗣詩四首之一:「唯安萊蕪甑,兼慕林宗巾?!顾?。陸游幽居記今昔事十首以詩書從宿好林園無俗情為韻〉一○首之五:「雨墊林宗巾,風(fēng)落孟嘉帽?!?/div>
《國語辭典》:十八姨  拼音:shí bā yí
古代神話傳說中的風(fēng)神。后用為風(fēng)的代稱。宋。張孝祥 浣溪沙。妒婦灘頭十八姨詞:「妒婦灘頭十八姨,顛狂無賴占佳期,喚它滕六把春欺?!挂卜Q為「封家十八姨」。
《國語辭典》:封姨  拼音:fēng yí
神話里的風(fēng)神。《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二:「封姨逞勢,巽二施威?!骨濉V軡?jì)〈蝶戀花。滿眼頹垣敧病樹〉詞:「滿眼頹垣敧病樹,縱有馀英,不直封姨妒?!挂卜Q為「封家十八姨」。
《國語辭典》:風(fēng)姨(風(fēng)姨)  拼音:fēng yí
司風(fēng)的神?!剁R花緣》第二回:「話說風(fēng)姨聞百花仙子之言,在旁便說道:『……何如?』」也稱為「封家十八姨」。
《國語辭典》:封姨  拼音:fēng yí
神話里的風(fēng)神?!冻蹩膛陌阁@奇》卷二二:「封姨逞勢,巽二施威?!骨?。周濟(jì)〈蝶戀花。滿眼頹垣敧病樹〉詞:「滿眼頹垣敧病樹,縱有馀英,不直封姨妒?!挂卜Q為「封家十八姨」。
《漢語大詞典》:翻手
翻轉(zhuǎn)手掌。形容時光迅速或處事輕便。 宋 黃庭堅(jiān) 《次韻子瞻春菜》:“生葅入湯翻手成,芼以薑橙夸縷抹?!?span id="ig80a7c" class="book">《七國春秋平話》卷中:“你是好漢,有將才,敢對陣相持?交我去取些小兵,來陣上捉你,如翻手耳?!?明 何景明 《相逢行贈孫從一》詩:“眼底相看已壯齡,世間萬事真翻手?!?span id="sqlbh2n" class="book">《三國演義》第三回:“﹝ 魯肅 ﹞曰:‘功在翻手之間,公不肯為耳?!?/div>
《國語辭典》:翻云覆雨(翻雲(yún)覆雨)  拼音:fān yún fù yǔ
1.比喻反覆無常。宋。黃機(jī)〈木蘭花慢。問功名何處〉詞:「世事翻云覆雨,滿懷何止離憂。」元。喬孟符《揚(yáng)州夢》第四折:「你不合打鳳牢籠,翻云覆雨,陷人坑阱。」也作「覆雨翻云」。
2.形容男女間床笫之事。
《國語辭典》:覆雨翻云(覆雨翻雲(yún))  拼音:fù yǔ fān yún
比喻反覆無常。明。吳偉業(yè)銀泉山〉詩:「覆雨翻云四十年,專房共輦承恩顧?!挂沧鳌阜聘灿辍埂?/div>
《漢語大詞典》:龍梭(龍梭)
(1).晉書·陶侃傳:“ 侃 少時漁於 雷澤 ,網(wǎng)得一織梭,以掛于壁。有頃雷雨,自化為龍而去?!焙笠蛞浴褒埶蟆睘榭椝蟮拿婪Q。 唐 李賀 《有所思》詩:“西風(fēng)未起悲龍梭,年年織梭攢雙蛾。” 宋 蘇軾 《和仲伯達(dá)》:“人不我知斯我貴,不須雷雨起龍梭?!?清 方履篯 《祭董母莊太宜人文》:“猶陳象服,虛佇龍梭。”
(2).小戰(zhàn)船。 清 林福祥 《平海心籌》:“始則擊破其尾棚,繼復(fù)擊沉其華艇,以龍梭而當(dāng)其火船?!?/div>
分類:戰(zhàn)船
《國語辭典》:云散風(fēng)流(云散風(fēng)流)  拼音:yún sàn fēng liú
風(fēng)吹云散,蹤跡全無。比喻人生的飄零離散。清。龔萼〈答姜云標(biāo)〉:「乃云散風(fēng)流,各為饑寒所迫。」也作「風(fēng)流雨散」、「風(fēng)流云散」。
《國語辭典》:風(fēng)流云散(風(fēng)流雲(yún)散)  拼音:fēng liú yún sàn
風(fēng)吹云散,蹤跡全無。比喻人生的離別?!段倪x。王粲。贈蔡子篤詩》:「風(fēng)流云散,一別如雨?!埂都t樓夢》第一○六回:「眾姐妹風(fēng)流云散,一日少似一日。」也作「風(fēng)流雨散」、「云散風(fēng)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