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苦行  拼音:kǔ xíng
1.佛教用語:(1)佛教批評外道所做的種種自虐行為?!峨s阿含經(jīng)》卷三九:「知諸修苦行,皆與無義俱?!?2)為了斷除煩惱,而嚴格約束身心種種不善欲望的修行。即十二頭陀行,如日中一食、穿糞掃衣等。《央掘魔羅經(jīng)》卷一:「出家學道行沙門法,受行十二頭陀苦行?!?br />2.預備出家,但尚未落發(fā),而在寺廟中做苦役的人。《喻世明言。卷三五。簡帖僧巧騙皇甫妻》:「這漢原是州東墦臺寺里一個和尚,苦行便是墦臺寺里行者?!?br />3.刻苦修行、經(jīng)營。如:「他正在苦行勵己,衣食居處十分儉樸?!?/div>
《國語辭典》:饑火(飢火)  拼音:jī huǒ
比喻饑餓如火燃燒般難以忍耐。唐。白居易旱熱〉詩二首之二:「壯者不耐饑,饑火燒其腸?!顾?。范成大〈蛇倒退〉詩:「倘為饑火驅,平地豈無飯?!?/div>
分類:難忍饑餓
《國語辭典》:伎癢(伎癢)  拼音:jì yǎng
形容擅長某種技能,遇有機會即急欲表現(xiàn)。唐。張建封酬韓校書愈打毯歌〉:「軍中伎癢驍智材,競馳駿逸隨我來。」《二刻拍案驚奇》卷三:「翰林如癡似醉,把桌上東西這件聞聞、那件嗅嗅,好不伎癢!」也作「技癢」。
《國語辭典》:心焦如焚  拼音:xīn jiāo rú fén
心中焦灼急躁,如著了火一般?!督曛脂F(xiàn)狀》第二○回:「中丞此時心焦如焚,聽了薇園的話,便叫人到歷城縣去,交待打聽幾名好醫(yī)生來。」也作「心焦如火」。
《國語辭典》:饑火燒腸(飢火燒腸)  拼音:jī huǒ shāo cháng
比喻饑餓如火燒肚腸般難以忍耐。宋。蘇軾和李邦直沂山祈雨有應〉詩:「饑火燒腸作牛吼,不知待得秋成否?」
分類:饑餓難忍
《國語辭典》:饑火(飢火)  拼音:jī huǒ
比喻饑餓如火燃燒般難以忍耐。唐。白居易旱熱〉詩二首之二:「壯者不耐饑,饑火燒其腸?!顾?。范成大〈蛇倒退〉詩:「倘為饑火驅,平地豈無飯?!?/div>
分類:難忍饑餓
《漢語大詞典》:瘙蹄
指馬、牛等蹄的凹部所患奇癢難忍的濕疹。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養(yǎng)牛馬驢騾:“治馬瘙蹄方:以刀刺馬腕叢毛中,使血出,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