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險 → 礆險”轉(zhuǎn)換方式進行查詢。
共475,分32頁顯示  上一頁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輕險
湍險
驚險
崖險
坎險
險仄
中險
險僻
城險
躡險
險滑
弄險
險膚
險峭
險躁
《漢語大詞典》:輕險(輕險)
(1).輕躁奸險。晉書·石季龍載記下:“ 季龍 心昧德義,幼而輕險,假豹姿於羊質(zhì),騁梟心於狼性,始懷怨懟,終行篡奪?!?span id="7vuz716" class="book">《舊唐書·文苑傳中·齊澣》:“ 麻察 輕險無行,常游 太平 之門,此日之事,卿豈不知耶?” 清 俞正燮 癸巳類稿·誦佛經(jīng)論下:“操行無聞,輕險有素,毒螫滿懷,妄敦戒業(yè),躁競盈胸,謬稱清凈?!?br />(2).輕靡奇險。北齊書·文苑傳序:“ 江 左 梁 末,彌尚輕險,始自儲宮,刑乎流俗。雜惉懘以成音,故雖悲而不雅?!?span id="sqqy161" class="book">《周書·王褒庾信傳論》:“其體以淫放為本,其詞以輕險為宗。”
(3).藐視危險。 唐 顧況 《險竿歌》:“ 宛陵 女兒擘飛手,長竿橫空上下走。已能輕險若平地,豈肯身為一家婦?!?/div>
《漢語大詞典》:湍險(湍險)
水勢急速險惡。 南朝 梁 任昉 《贈郭桐廬》詩:“ 滄江 路窮此,湍險方自茲?!?span id="71bybbu" class="book">《明史·河渠志三》:“ 寶應(yīng) 氾光湖 ,諸湖中最湍險者也。”亦謂水急路險。 唐 劉禹錫 《謝中使送上表》:“陟水陸湍險之途,當(dāng)炎夏鬱蒸之候。”
《國語辭典》:驚險(驚險)  拼音:jīng xiǎn
危險而令人緊張。如:「驚險畫面」、「驚險鏡頭」。
《駢字類編》:崖險(崖險)
宋史范恪傳:元昊數(shù)寇邊,擢慶州北路都巡檢使,與攻白豹城,破之。既還,夏人遣騎襲其后,恪伏崖險,敵半渡,邀擊之白。又徐照石門庵詩:蒼崖從古險 石少人登。
分類:崖險
《韻府拾遺 儉韻》:坎險(坎險)
周易折中集說:八卦乾健,坤順,震動,艮止,離明,坎險,巽入,兌說。惟險非吉德,君子所不取,故以坎也。獨以習(xí)坎為名。
《漢語大詞典》:險仄(險仄)
(1).崎嶇而狹窄。 清 魏源 圣武記卷九:“寨據(jù)懸崖,惟南北二門,其寨西小徑尤險仄?!?清 夏燮 中西紀(jì)事·海疆殉難記上:“近瞻山頂,一徑可通,崎嶇險仄?!?br />(2).比喻艱難險阻。 明 屠隆 《綵毫記·歸隱林泉》:“我想世路從來險仄,富貴實蹈危機?!?br />(3).陰險邪惡。 魯迅 《書信集·致章廷謙》:“據(jù)我所見,則昔之稱為戰(zhàn)士者,今已蓄意險仄?!?br />(4).猶生澀,不常見。 郭沫若 《歷史人物·王安石》:“他愛用險仄的韻作長詩?!眳⒁姟?險窄 ”。
《漢語大詞典》:險窄(險窄)
(1).險峻狹窄。 明 高啟 《龍門》詩:“始窺已幽深,漸入尤險窄?!?br />(2).指作詩以僻字押韻。 宋 梅堯臣 《胡公疏示祖擇之盧氏石詩和之》:“雄才落筆瀉天河,綴韻孤清仍險窄?!?/div>
《駢字類編》:中險(中險)
鮑照飛白書勢銘:臨危制節(jié),中險騰機。
分類:中險
《漢語大詞典》:險僻(險僻)
(1).險阻偏僻。明史·把匝剌瓦爾密傳:“ 太祖 以 云南 險僻,不欲用兵?!?br />(2).生僻;不多見。 明 王守仁 《傳習(xí)錄》卷中:“此本不是險僻難見的道理?!?清 李漁 《閑情偶寄·詞曲上·音律》:“以其一韻之中,可用者不過數(shù)字,餘皆險僻艱生,備而不用者也?!?/div>
《漢語大詞典》:城險(城險)
指城池險要處的防御設(shè)施。尉繚子·攻權(quán):“津梁未發(fā),要塞未修,城險未設(shè),渠答未張,則雖有城無守矣。”
《漢語大詞典》:躡險(躡險)
謂經(jīng)歷險境。《文選·曹植〈求自試表〉》:“若東屬大司馬、統(tǒng)偏師之任,必乘危躡險,騁舟奮驪,突刃觸鋒,為士卒先?!?李周翰 注:“危、險、謂 吳 蜀 之路?!币槐咀鳌?蹈險 ”。 唐 許棠 《經(jīng)八合坂》詩:“躡險入高空,初疑勢不窮?!?宋 洪邁 《夷堅丁志·司命府丞》:“跨虎而行,登危躡險,由中峰入石洞向所開便門,顧視左右,金庭玉室?!?/div>
《國語辭典》:險滑(險滑)  拼音:xiǎn huá
艱險滑溜?!杜逦捻嵏?。卷九七。黠韻》:「石級皆險滑,顛躋莫牽攀。」《通俗常言疏證。地理。險滑》引《鐵冠圖劇》:「老爺,這條路險滑?!?/div>
分類:艱險滑溜
《國語辭典》:弄險(弄險)  拼音:nòng xiǎn
輕易冒險。元。貫云石〈清江引。燒香掃地門半掩〉曲:「高竿上再不看人弄險?!埂度龂萘x》第九五回:「亮平生謹(jǐn)慎,不曾弄險?!?/div>
《漢語大詞典》:險膚(險膚)
謂惡意中傷的謠傳之言。《書·盤庚上》:“今汝聒聒,起信險膚,予弗知乃所訟?!?孔穎達 疏:“起信險膚者,言發(fā)起所行,專信此險偽膚受淺近之言,信此浮言,妄有爭訟?!?孫星衍 疏:“起者, 高誘 注呂氏春秋云:‘興也?!U者,廣雅·釋詁云:‘衺也?!?span id="sqn7266" class="book">《説文》有‘憸’,云:‘詖也?!U聲近憸。膚者,廣雅·釋詁云:‘傳也。’訟者,説文云:‘爭也?!粤t臣讙言拒善,而興信邪險膚傳之語?!?宋 李綱 《與張子公舍人書》:“且如來書所諭數(shù)事,皆是以無為有,唱為險膚之説。”
《漢語大詞典》:險峭(險峭)
(1).險阻陡峭。舊唐書·哥舒翰傳:“官軍南迫險峭,北臨 黃河 ?!?br />(2).超然突立。 唐 方干 《觀項信水墨》詩:“險峭雖從筆下成,精能皆自意中生?!?/div>
《漢語大詞典》:險躁(險躁)
輕薄浮躁。韓非子·有度:“聰智不得用其詐,險躁不得關(guān)其佞,姦邪無所依?!?三國 蜀 諸葛亮 《誡子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 嚴(yán)復(fù) 《救亡決論》:“于是慆慢之餘,又加之以險躁?!?/div>
分類:輕薄浮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