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險 → 礆險”轉(zhuǎn)換方式進行查詢。
共475,分32頁顯示  上一頁  18  19  20  21  22  24  25  26  27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險巾
險迥
險獪
險湊
險臨臨
險虐
險叵
險確
險塞自然
險士
險世
險探
險特
險文
險污
《漢語大詞典》:險巾(險巾)
猶高冠。 唐 高彥休 唐闕史·李可及戲三教:“ 可及 乃儒服險巾,襃衣博帶?!眳⒁姟?險衣 ”。
分類:高冠
《漢語大詞典》:險衣(險衣)
猶言奇裝異服。南史·周弘正傳:“ 顯 縣帛十匹,約曰:‘險衣來者以賞之?!娙烁偢某7贿^長短之間。既而 弘正 緑絲布袴,繡假種,軒昂而至,折標取帛?!?/div>
分類:奇裝異服
《漢語大詞典》:險迥(險迥)
險峻。北齊書·王昕傳:“山路險迥,懼有土賊?!?/div>
分類:險峻
《漢語大詞典》:險獪(險獪)
邪惡狡猾。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事始二:“近世官司以探事者,謂之‘察子’。按, 唐 高駢 在 淮南 ,用 呂用之 為巡察使。 用之 募險獪者百餘人,縱橫閭巷間,謂之‘察子’。”參閱新唐書·高駢傳。
分類:邪惡狡猾
《漢語大詞典》:險湊(險湊)
指險阻聚合之處。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沔水一:“ 漢水 又東歷 敖頭 ,舊立倉儲之所,傍山通道,水陸險湊?!?/div>
分類:險阻聚合
《漢語大詞典》:險臨臨(險臨臨)
方言。很危險。 洪深 《香稻米》第二幕:“每擔多出兩角錢,我本來是出得太多了!險臨臨的!”
分類:方言危險
《漢語大詞典》:險虐(險虐)
險惡暴虐。南史·殷鈞傳:“自 宋 齊 以來,公主多驕淫無行, 永興主 加以險虐?!?/div>
分類:險惡暴虐
《漢語大詞典》:險叵(險叵)
險惡難測。 清 陳康祺 《燕下鄉(xiāng)脞錄》卷十六:“以飲食饋贈之微,釀成如許大案,固知仕途之險叵?!?/div>
分類:險惡難測
《漢語大詞典》:險確(險確)
謂崎嶇難行。 宋 洪邁 《夷堅丁志·陳通判女》:“不得已獨行,山路險確,腰股俱疲?!?/div>
分類:崎嶇難行
《分類字錦》:險塞自然(險塞自然)
傅毅 洛都賦 尋往代之規(guī)兆,仍險塞之自然。
分類:都邑
《漢語大詞典》:險士(險士)
險惡之人。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奏啟:“觀 孔光 之奏 董賢 ,則實其奸回; 路粹 之奏 孔融 ,則誣其釁惡。名儒之與險士,固殊心焉。”
分類:險惡
《漢語大詞典》:險世(險世)
險惡的世道。韓非子·有度:“此數(shù)物者,險世之説也。而先王之法所簡也?!?晉 葛洪 神仙傳·老子:“其遵 老子 之術(shù)者,皆外損榮華,內(nèi)養(yǎng)生壽,無有顛沛於險世。”
分類:險惡世道
《韻府拾遺 覃韻》:險探(險探)
曹植七啟:搜林險探,薄窮阻索。
《漢語大詞典》:險特(險特)
高峻挺立。 明 蔣一葵 《長安客話·鎮(zhèn)邊城》:“又西十餘里,皆峻嶺,判為中路,有嶺焉,曰 灰?guī)X ,險特倍於 長城 ?!?/div>
分類:高峻挺立
《漢語大詞典》:險文(險文)
指誣陷的奏章。新唐書·奚陟傳:“時郎中 崔元翰 怨 贄 ,揣 延齡 指,逮繫搒掠甚急,內(nèi)以險文。”
分類:誣陷奏章
《漢語大詞典》:險污(險汙)
陰險卑污。荀子·仲尼:“其事行也若是其險污淫汏也,彼固何足稱乎大君子之門哉!”
分類:陰險卑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