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險 → 礆險”轉換方式進行查詢。
共475,分32頁顯示  上一頁  15  16  17  18  19  21  22  23  24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悖險
患險
詭險
阨險
鼓險
剛險
斷險
陡險
遼險
岨險
棲險
距險
踐險
譎險
雨險
《漢語大詞典》:悖險(悖險)
狂悖陰險。《宋書·恩幸傳·徐爰》:“ 景和 悖險,深相贊助,茍取偷存……迷涂遂深,罔知革悟。”
分類:狂悖陰險
《漢語大詞典》:患險(患險)
猶患難。荀子·君道:“接之以聲色、權利、忿怒、患險,而觀其能無離守也?!?/div>
分類:患難
《漢語大詞典》:詭險(詭險)
(1).詭詐奸險。新唐書·崔湜傳:“其( 崔湜 )猜毒詭險殆天性,雖蠆虺不若也?!?宋 文瑩 《玉壺清話》卷九:“ 金陵 司馬 徐玠 者,性詭險,深忌於主,屢諷 溫 曰:‘輔政之權,不宜假也,請以嫡子 知詢 代之,以收其勢。’” 清 王夫之 讀通鑒論·宋武帝二:“ 謝晦 、 傅亮 之流,抑詭險而無定情?!?br />(2).變幻奇險。 清 張之洞 《哀六朝》詩:“白晝埋頭趍鬼窟,書體詭險文纖佻?!?/div>
《漢語大詞典》:阨險(阨險)
險要之地。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磔迦國:“ 幼日王 守其阨險,輕騎誘戰(zhàn),金鼓一震,奇兵四起,生擒 大族 ?!?/div>
《漢語大詞典》:鼓險(鼓險)
乘敵兵處險地時,鳴鼓進攻。《穀梁傳·僖公二十二年》:“ 宋公 與 楚 人戰(zhàn)于 泓水 之上,司馬 子反 曰:‘ 楚 眾我少,鼓險而擊之,勝無幸焉?!?/div>
《漢語大詞典》:剛險(剛險)
強悍兇險。《南齊書·王融傳》:“ 融 姿性剛險,立身浮競,動跡驚羣,抗言異類。”
分類:強悍兇險
《漢語大詞典》:斷險(斷險)
占據、截斷險要之處。資治通鑒·魏明帝太和二年:“今疾進,出其不意,此所謂‘先人以奪其心’也,賊見吾兵必走。若待后軍,賊已斷險,兵雖多何益!”
《漢語大詞典》:陡險(陡險)
陡峭險峻。 阿英 《流離》一:“巖口很狹窄,而且陡險?!?艾蕪 《還鄉(xiāng)記--〈革命戰(zhàn)爭的插曲〉之一》:“另外一條小路,是繞過比較大的山坡,通到陡險的高山里去的。”
《漢語大詞典》:遼險(遼險)
遙遠險要。拾遺記·周附 南朝 梁 蕭綺 錄:“神智之所綏化,遐邇之所來服,靡不越岳航海,交賮於遼險之路?!?/div>
分類:遙遠險要
《漢語大詞典》:岨險(岨險)
見“ 岨嶮 ”。
《漢語大詞典》:岨崄(岨嶮)
亦作“ 岨險 ”。
(1).險阻。鬼谷子·飛箝:“見天時之盛衰,制地形之廣狹,岨嶮之難易?!?br />(2).指險峻的山。 漢 司馬相如 《上書諫獵》:“今陛下好凌岨險,射猛獸。”
《漢語大詞典》:棲險(棲險)
謂憑險而據守。 宋 劉子翚 《題將軍巖》詩:“昔年棲險人何在,髣髴樓臺杳靄間。事去長空飛鳥沒,時清宴坐一僧閒?!?/div>
分類:憑險據守
《漢語大詞典》:距險(距險)
據守險要之地。距,通“ 拒 ”。國語·鄭語:“ 武王 之子, 應 韓 不在,其在 晉 乎!距險而隣於小,若加之以德,可以大啟?!?韋昭 注:“距,距守之地險也?!?span id="j9wcq9u" class="book">《史記·東越列傳》:“兵未踰嶺, 閩越王 郢 發(fā)兵距險。”漢書·高帝紀上:“ 沛公 雖欲急入 關 , 秦 兵尚眾,距險。” 顏師古 注:“依險阻而自固以距敵?!?/div>
《韻府拾遺 儉韻》:踐險(踐險)
楊夔溺賦:踐險冒危,既蔑履冰之戒。
《漢語大詞典》:譎險(譎險)
詭詐陰險。 唐 盧仝 《月蝕詩》:“譎險萬萬黨,架搆何可當?!?span id="whqah7l" class="book">《新唐書·宦者傳下·韓全誨》:“ 全誨 等素譎險,常為 全忠 、 胤 所憚,乃請先殺之,以迎天子。”
分類:詭詐陰險
《高級漢語詞典》:雨險  拼音:yǔ xiǎn
為防止因下雨使原定計劃事項撤消而蒙受的損失所做的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