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險 → 礆險”轉(zhuǎn)換方式進(jìn)行查詢。
共475,分32頁顯示  上一頁  13  14  15  16  17  19  20  21  22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搶險
取險
險很
險捍
險阸
險誕
險脆
險丑
險坂
險技
險盭
險螫
險亂
險迍
險妝
《漢語大詞典》:搶險(搶險)
險象發(fā)生或?qū)l(fā)生時緊急救護(hù)。 草明 《乘風(fēng)破浪》十一:“他們班幾個人都來參加了搶險的戰(zhàn)斗?!?/div>
《韻府拾遺 儉韻》:取險(取險)
法書考:丹墨作楷欲乾,然不可太燥。行書則燥潤相雜,潤以取妍,燥以取險。
《韻府拾遺 阮韻》:險很(險很)
蘇洵辨奸論陰賊險很,與人異趨。
《漢語大詞典》:險捍(險捍)
猶險阻。 南朝 梁 江淹 《蕭太尉子侄為領(lǐng)軍江州兗州豫州淮南黃門謝啟》:“ 河 兗 衝要,偶濫北門之管; 淮 豫 險捍,又謬西偏之寄?!?/div>
分類:險阻
《漢語大詞典》:險阸(險阸)
亦作“ 險厄 ”。
(1).指險要之處。孫子·地形:“料敵制勝,計險厄遠(yuǎn)近,上將之道也。”漢書·晁錯傳:“曲道相伏,險阸相薄,此劍楯之地也?!?清 魏源 圣武記卷九:“轉(zhuǎn)戰(zhàn)而入,連奪險阸。”
(2).危險,險阻。 郭沫若 《芍藥及其他·飛雪崖》:“在水簾后潛渡時,遂無多大險厄?!?br />(3).艱難困苦。史記·晉世家:“ 晉侯 亡在外十九年,困日久矣,果得反國,險阸盡知之,能用其民,天之所開,不可當(dāng)?!?br />(4).險惡。后漢書·馮衍傳下:“悲時俗之險阸兮,哀好惡之無常?!?/div>
《漢語大詞典》:險誕(險誕)
奸邪虛妄。續(xù)資治通鑒·宋太宗端拱元年:“先是有傭書人 翟穎 者,性險誕,與知制誥 胡旦 狎?!?/div>
分類:奸邪虛妄
《漢語大詞典》:險脆(險脆)
謂令人心驚膽顫。 南朝 梁簡文帝 《唱導(dǎo)文》:“鐵輪碎骨,銅柱焦腸。傷出刀峰,橫抽劍鍔。如斯眾苦,尤為險脆。”
分類:人心
《漢語大詞典》:險丑(險醜)
兇惡丑陋。南齊書·東昏侯紀(jì):“凡所任仗,盡慝窮姦,皆營伍屠販,容狀險丑?!?/div>
分類:兇惡丑陋
《漢語大詞典》:險坂(險坂)
陡峭的斜坡。 清 袁枚 新齊諧·沈文崧:“一日晦霧,行至險坂,下臨深磵萬丈。”
分類:陡峭斜坡
《高級漢語詞典》:險技  拼音:xiǎn jì
顯得壯觀、好看或驚人的技能,尤指作某種難度很大或很復(fù)雜的表演才能
《漢語大詞典》:險盭(險盭)
險詐乖張。 唐 柳宗元 《辯〈鬼谷子〉》:“鬼谷子后出,而險盭峭薄,恐其妄言亂世,難信,學(xué)者宜其不道?!奔⒁?韓醇 曰:“説文云:‘盭,戾也?!綮濉!庇忠?王儔 補(bǔ)注:“《晁氏讀書志》曰:‘公論鬼谷子書如此,而 來鵠 亦云鬼谷子昔教人詭紿激訐揣測憸滑之術(shù)?!?/div>
分類:險詐乖張
《漢語大詞典》:險螫(險螫)
陰毒。 清 俞正燮 癸巳存稿·繳奏私書論:“若陰邪不可告人之事,公然著之簡牘,責(zé)令君子改行從己,其險螫之性,非可理遣?!?/div>
分類:陰毒
《漢語大詞典》:險亂(險亂)
危險,動蕩不安。后漢書·袁閎傳:“ 閎 見時方險亂,而家門富盛,常對兄弟嘆曰:‘吾先公福祚,后世不能以德守之。’”
《漢語大詞典》:險迍(險迍)
(1).艱難。北史·列女傳·封卓妻劉氏:“時遇險迍,橫罹塵網(wǎng)?!币槐咀鳌?險屯 ”。
(2).謂遭逢艱難者。 明 沈榜 《宛署雜記·御制》:“驅(qū)蝗滅火扶險迍,歷數(shù)百祀靈益振?!?/div>
分類:艱難遭逢
《漢語大詞典》:險妝(險妝)
奇異的裝束。新唐書·車服志:“婦人衣青碧纈,平頭小花草履、彩帛縵成履,而禁高髻、險妝、去眉、開額及 吳 越 高頭草履?!?/div>
分類:奇異裝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