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險 → 礆險”轉換方式進行查詢。
共467,分32頁顯示  上一頁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險勁
赴險
坂險
鋌險
險奧
險竿
險佞
險巧
險慝
險釁
險棧
頗險
雄險
險勝
險崎
《漢語大詞典》:險勁(險勁)
峻拔有力。多用以指書法。舊唐書·儒學傳上·歐陽詢:“ 詢 初學 王羲之 書,后更漸變其體,筆力險勁,為一時之絶。”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八:“ 崇寧 間, 蔡京 臨平寺 額作險勁體。”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續(xù)錄一:“視壁上大書一我字,筆力險勁?!?/div>
《國語辭典》:赴險(赴險)  拼音:fù xiǎn
前往危險的地方?!段倪x。司馬相如。上林賦》:「徑峻赴險,越壑厲水?!埂段倪x。何晏。景福殿賦》:「赴險凌虛,獵捷相加?!?/div>
《漢語大詞典》:坂險(坂險)
見“ 坂嶮 ”。
《漢語大詞典》:坂崄(坂嶮)
亦作“ 坂險 ”。 險峻的山坡;艱險崎嶇。 宋 蘇轍 《上皇帝書一封》:“涉涂泥而車不僨,登坂嶮而馬不躓。” 清 杜岕 《游嘉善寺》詩:“所歷雖坂險,酹地氣猶憤?!?/div>
《漢語大詞典》:鋌險(鋌險)
“鋌而走險”的略語。 唐 王勃 《九成宮頌序》:“崩林磔石,毛羣無鋌險之資?!?清 魏源 《苗疆勅建傅巡撫祠碑銘》:“急而鋌險,獸窮斯怒。”
分類:鋌而走險
《漢語大詞典》:險奧(險奧)
(1).深險之區(qū)。南齊書·州郡志上:“ 蕪湖 , 浦水 南入,亦為險奧?!?br />(2).奇特深奧。
《漢語大詞典》:險竿(險竿)
雜技名。爬上高竿,并在高竿上做各種雜技表演。 唐 柳曾 《險竿行》:“百尺高竿百度緣,一足參差一家哭。險竿兒,聽我語,更有險徒險於汝?!?/div>
《漢語大詞典》:險佞(險佞)
奸邪巧偽。新唐書·李昭德傳:“ 洛陽 人 王慶之 率險佞數(shù)百人,請以 承嗣 為皇太子,后不許。” 宋 王讜 唐語林·方正:“ 萬福 為人慷慨,嫉險佞?!?明 陳繼儒 《讀書鏡》卷九:“ 張忠恕 言近世險佞之徒,于凡直言正論,率指為好名歸過?!?/div>
《漢語大詞典》:險巧(險巧)
奸邪巧詐。 宋 歐陽修 《論蘇紳奸邪不宜侍從札子》:“ 端 為性險巧,本非正人?!?/div>
《韻府拾遺 職韻》:險慝(險慝)
宋書黃回傳:兇诐有本。險慝滋深。
《國語辭典》:險釁(險釁)  拼音:xiǎn xìn
命運惡劣?!段倪x。李密。陳情表》:「臣以險釁,夙遭閔兇?!?/div>
分類:艱難禍患
《漢語大詞典》:險棧(險棧)
險峻的棧道。 唐 雍陶 《西歸出斜谷》詩:“行過險棧出 褒斜 ,出盡平川似到家?!?/div>
分類:險峻棧道
《漢語大詞典》:頗險(頗險)
猶險詖。邪惡不正。 漢 劉向 說苑·臣術:“中實頗險,外貌小謹,巧言令色,又心嫉賢?!?向宗魯 校證:“‘頗險’,《治要》《政要》、長短經,皆作‘險詖’,‘頗’‘詖’通?!?/div>
分類:邪惡校證
《漢語大詞典》:雄險(雄險)
雄偉險要。 唐 張祜 《入潼關》詩:“都城三百里,雄險此迴環(huán)?!?清 樂鈞《羅臺山逸事》:“嘗慕 蜀中 瞿塘 、 灧澦 、 峨眉 、 劍閣 山水之雄險?!?span id="t41kbe9" class="book">《說岳全傳》第二九回:“細看山勢,果然雄險?!?/div>
分類:雄偉險要
《國語辭典》:險勝(險勝)  拼音:xiǎn shèng
以些微的差距獲勝。如:「挑戰(zhàn)隊以一分險勝?!?/div>
《韻府拾遺 支韻》:險崎(險崎)
陳泰天馬賦:軏鹽車而登太行兮,路岧峣其險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