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我白君元,各自為長慶

相關(guān)人物
元稹
 
白居易


《全唐文》卷六百五十三〈元稹七·白氏長慶集序〉~6644~
《白氏長慶集》者,太原人白居易之所作,居易字樂天。樂天始言,試指「之」、「無」二字,能不誤(原注:具樂天與予書)。始既言,讀書勤敏,與他兒異。五六歲識聲韻,十五志詩賦,二十七舉進士。貞元末,進士尚馳競,不尚文,就中六籍尤擯落。禮部侍郎高郢始用經(jīng)藝為進退,樂天一舉擢上第。明年拔萃甲科,由是〈性習(xí)相近遠〉、〈求元珠〉、〈斬白蛇劍〉等賦,洎百節(jié)判,新進士競相傳于京師矣。會憲宗皇帝冊召天下士,樂天對詔稱旨,又登甲科。未幾,入翰林掌制誥,比比上書言得失,因為〈喜雨詩〉、〈秦中吟〉等數(shù)十章,指言天下事,時人比之《風(fēng)》《騷》焉。予始與樂天同校秘書,前后多以詩章相贈答。會予譴掾江陵,樂天猶在翰林,寄予百韻律詩及雜體,前后數(shù)十章。是后各佐江、通,復(fù)相酬寄。巴、蜀、江、楚間洎長安中少年,遞相仿效,競作新詞,自謂為「元和詩」,而樂天〈秦中吟〉、〈賀雨〉、〈諷諭〉、〈閒適〉等篇,時人罕能知者。然而二十年間,禁省、觀寺、郵堠、墻壁之上無不書,王公妾婦,牛童馬走之口無不道,至于繕寫模勒,衒賣于市井,或持之以交酒茗者,處處皆是。其甚者,有至于盜竊名姓,茍求自售。雜亂閑廁,無可奈何。予嘗于平水市中,見村校諸童,競習(xí)歌詠,召而問之,皆對曰:「先生教我樂天、微之詩?!构桃嗖恢柚疄槲⒅?。又雞林賈人求市頗切,自云本國宰相每以一金換一篇,其甚偽者,宰相輒能辨別之。自篇章已來,未有如是流傳之廣者。長慶四年,樂天自杭州刺史以右庶子詔還,予時刺郡會稽,因得盡徵其文,手自排纘,成五十卷,凡二千二百五十一首。前輩多以「前集」,「中集」為名,予以為國家改元長慶,訖于是,因號曰《白氏長慶集》。大凡人之文各有所長,樂天之長,可以為多矣。夫諷諭之詩長于激,閒適之詩長于遣,感傷之詩長于切,五字律詩百言而上長于贍,五字、七字百言而下長于情,賦、贊、箴、戒之類長于當,碑、記、敘、事、制誥長于實,啟、奏、表、狀長于直,書、檄、詞、策、剖判長于盡。總而言之,不亦多乎哉。至于樂天之官秩景行,與予之交分淺深,非敘文之要也,故不書。長慶四年冬十二月十日,微之序。
《舊唐書》卷一百六十六〈元稹列傳〉~4336~
五年七月二十二日暴疾,一日而卒于鎮(zhèn),時年五十三,贈尚書右仆射。有子曰道護,時年三歲。稹仲兄司農(nóng)少卿積,營護喪事。所著詩賦、詔冊、銘誄、論議等雜文一百卷,號曰《元氏長慶集》。又著古今刑政書三百卷,號類集,并行于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854—932 【介紹】: 五代時僧。杭州鹽官人,俗姓孫。十三歲于蘇州出家。唐僖宗乾符五年入閩,歷參諸名德,終嗣雪峰義存。留住雪峰歷三十年。哀帝天祐三年出住泉州招慶院,復(fù)移住福州長慶院?;镭ビ嗄?,授徒一千五百余人。卒謚超覺大師。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854—932 俗姓孫,杭州鹽官(今浙江海寧南)人。13歲于蘇州出家。僖宗乾符五年(878)入閩,歷參諸僧,終嗣雪峰義存。留住雪峰山30年。哀帝天祐三年(906)出住泉州招慶院,復(fù)移住福州長慶院,世稱長慶和尚?;?0余年,授徒1500余人。卒謚超覺大師?!?a target='_blank'>祖堂集》卷一〇、《景德傳燈錄》卷一八、《宋高僧傳》卷一三有傳,前二書存其詩偈2首,《全唐詩外編》據(jù)之收入。
槜李詩系·卷三十
慧棱,海鹽人。幼出家蘇州通玄寺,參靈云問佛法。云曰:“驢事未去,馬事到來?!崩庥谑峭┓逍场6觊g,坐破七個蒲團,不明此事。一日,捲簾忽大悟曰:“也大差,也大差,捲起簾來見天下。有人問我解何宗,拈起拂子擘觜打?!狈逯^沙曰:“此子徹,去也”沙曰:“此是意識著述,更須勘過始得?!敝镣砩咸?,棱又口占一頌。峰乃顧沙曰:“不可更說,是意識著述?!碧斓v三年,泉州刺史王延彬,請住招慶。后閩主召居長樂府長慶院,號超覺大師,得度者不減一千五百眾。長興三年,歸寂。
全唐詩續(xù)補遺
慧棱,海鹽人。幼出家蘇州通伭寺。天佑三年泉州刺史王延彬請住昭慶。后閩王召居長樂府長慶院,號超覺大師。長興三年歸寂。
新脩科分六學(xué)僧傳·卷第八 傳宗科
杭州海鹽孫氏子。初娩胞純紫色。兒肩腋間。若服伽梨狀。逮成童。益俊朗。遂出家于蘇之通玄寺。才登戒品。即事南詢。至雪峰問云。從上諸圣。傳授一路。請師指示。峰默然。棱禮拜而退。峰笑頷之。 一日峰謂棱曰。我尋常向諸人道。南山有一條鱉鼻蛇。汝等出入好看。汝作么生會。棱曰今日堂中大有人。喪身失命。 棱入方丈參。峰云。是什么。棱云今日。天晴好普請。叩激之機。無所疑滯。因述頌曰。萬象之中獨露身。為人自旨乃方親。昔時謾向途中覓。今日看來火里冰。天祐三年。受泉州刺史王延彬。以昭慶院。詣師居之。群納云委。后又居長樂府之長慶院。出世二十馀年。眾常不減一千五百。蓋其資性能容忍。而慎許可。故受其益者無算云。長興三年壬辰五月十七日卒。壽七十九。臘六十。
宋高僧傳·卷第十三 習(xí)禪篇第三之六(正傳十七人附見六人)唐東京封禪寺圓紹傳
釋慧棱。杭州海鹽人也。俗姓孫氏。初誕纏紫色胎衣。為童齔日俊朗抗節(jié)。于吳苑通玄寺登戒已。聞南方有禪學(xué)。遂游閩嶺謁雪峰。提耳指訂頓明本性。乃述偈云。昔時謾向途中學(xué)。今日看來火里冰。如是親依不下峰頂計三十許載。冥循定業(yè)謹攝矜莊。泉州刺史王延彬。召棱住昭慶院禪子委輸唯虞后至。及于長樂府居長慶院。二十馀年出世不減。一千五百眾。棱性地慈忍不妄許人。能反三隅方加印可。以長興三年壬辰五月十七日長往。春秋七十九。僧臘六十。閩國王氏私誄之大師號超覺。塔葬皆出官供。判官林文盛為碑紀德云。
黃長慶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大中祥符二年(1009)任建州知州。

人物簡介

個人簡介
陳長慶,字其白,宜興人,官知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834—1884 【介紹】: 清安徽廬江人,字筱軒。咸豐四年領(lǐng)團練攻太平軍。同治元年從李鴻章援蘇。光緒間官至廣東水師提督。旋以幫辦山東軍務(wù)駐登州。八年率部赴朝鮮,執(zhí)大院君李是應(yīng)送天津。卒謚武壯。
人物簡介
吳長慶,字筱軒,廬江人,光緒壬午平朝鮮亂賞三等輕車都尉,甲申班師,卒謚武壯。
宋國永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878 【介紹】: 清湖南衡陽人,字長慶。咸豐間,為鮑超部將,與太平軍交戰(zhàn)。同治間,任云南鶴麗鎮(zhèn)總兵,加提督銜。光緒初,調(diào)赴福建。
《漢語大詞典》:長慶(長慶)
永久吉昌。 漢 王粲 《俞兒舞歌·行辭新福歌》:“ 漢 國保長慶,垂祚延萬世。”
分類:長慶永久
《國語辭典》:長慶集(長慶集)  拼音:cháng qìng jí
唐元稹、白居易的詩文集名。穆宗長慶年間,元稹為白居易編集,題作「白氏長慶集」。后來,元稹自己的集子,亦題名為「元氏長慶集」。
《國語辭典》:長慶體(長慶體)  拼音:cháng qìng tǐ
唐代詩人白居易、元稹所開創(chuàng)的七言長篇敘事歌行體。其特點為:從內(nèi)容上看,常選取典型的人物或事件,以反映具時代和社會意義的主題;從形式上看,為七言歌行;從表現(xiàn)手法和文字風(fēng)格上看,以鋪敘為主,兼重敘事與抒情結(jié)合,文字則力求豐富多采,婉麗纏綿。
《漢語大詞典》:長慶赤(長慶赤)
涂飾墻壁的一種赤色顏料。 宋 陶谷 清異錄·居室:“ 穆宗 喜華麗,所建殿閣,以紙膏膠水調(diào)粉飾墻名雪花泥,又一等鰾清和丹砂末謂之長慶赤?!?/div>
《漢語大詞典》:何戡
(1). 唐 長慶 時著名歌者。 唐 劉禹錫 《與歌者何戡》詩:“舊人唯有 何戡 在,更與慇勤唱《渭城》?!?br />(2).借指遭逢世亂后幸存的歌者。 郁達夫 《湖山雜詠》詩之一:“如今劫后河山改,來聽 何戡 唱《渭城》?!?/div>
《漢語大詞典》:玉杵臼
玉制的杵和臼。 唐 裴铏 《傳奇·裴航》載, 唐 長慶 中,秀才 裴航 經(jīng) 藍橋驛 ,遇一老嫗,有孫女名 云英 ,艷麗殊絕,欲娶之。嫗索玉杵臼為聘禮, 航 后以重價訪得,更為嫗搗藥百日,然后與女成婚,終成上仙。后以“玉杵臼”喻難得之物。 宋 陸游 《寄龔立道》詩:“難逢正似玉杵臼,易散便成風(fēng)馬牛?!?/div>
《漢語大詞典》:唐蕃會盟碑(唐蕃會盟碑)
碑名。又稱“長慶會盟碑”或“甥舅和盟碑”。 唐 長慶 三年(公元823年) 吐蕃 贊普 可黎可足 為紀念 唐 蕃 會盟所建。在今 西藏 拉薩市 大昭寺 前。碑上以 藏 漢 兩種文字銘刻盟文及 唐 蕃 參加會盟人員的職銜、姓名。
《國語辭典》:裴航遇云英(裴航遇云英)  拼音:péi háng yù yún yīng
唐長慶年間,秀才裴航于藍橋驛機緣巧遇云英,其容姿絕世,航乃重價求得玉杵臼為聘,娶英為妻,最后航夫婦俱入玉峰洞中,食丹仙化,成為神仙眷侶。見《太平廣記。卷五○。裴航》。后世戲曲亦搬演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