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749,分50頁顯示  上一頁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沖鑒
王鑒
寒鑒
聰鑒
世鑒
鑒微
君鑒
鏡鑒
倫鑒
公鑒
鑒昭
三鑒
圓鑒
歆鑒
機(jī)鑒
《韻府拾遺 陷韻》:沖鑒(沖鑒)
李瑾石韞玉賦:惜沖鑒之未臨,倦凡目之見忽。
《國語辭典》:王鑒(王鑒)  拼音:wáng jiàn
人名。(西元1598~1677)字圓昭,號染香庵主,清初江蘇太倉人。為王世貞曾孫,以蔭仕至廉州知府,人稱王廉州,善畫山水,與王時敏、王翚、王原祁并稱為「四王」。
分類:公元
《漢語大詞典》:寒鑒(寒鑑)
(1).寒光閃爍的鏡子。 宋 歐陽修 《西齋手植菊花過節(jié)始開偶書奉圣俞》詩:“豈知寒鑑中,兩鬢甚秋草?!?宋 黃庭堅 《和邢惇夫秋懷》之三:“明月本無心,誰令作寒鑑。”
(2).比喻清澈閃光的水面。 宋 歐陽修 《送胡學(xué)士知湖州》:“ 吳興 水精宮,樓閣在寒鑑?!?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序》:“池上有亭,形類畫舫曰 石帆 者,予暇日與客坐其中,竹樹颯然,池水清澈,可見毛髮,游鯈浮沉,往來於寒鑑之中,顧而樂之?!?/div>
《漢語大詞典》:聰鑒(聰鑒)
謂明于識察。《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九:“數(shù)年之疑,一旦豁然,非明公聰鑒蓋世,何能及此?”
《漢語大詞典》:世鑒(世鑒)
(1).世人的鑒戒。 三國 魏 陳琳 《為袁紹檄豫州》:“祖宗焚滅,污辱至今,永為世鑒?!?br />(2).猶世鏡。 廖仲愷 《壬戌六月禁錮中聞變有感》詩:“心塵已浄何須麈,世鑒無明枉事磨?!?/div>
分類:世人鑒戒
《漢語大詞典》:鑒微(鑑微)
照見細(xì)微的東西。 唐 孟郊 《結(jié)交》詩:“鑄鏡圖鑑微,結(jié)交圖相依?!?/div>
《韻府拾遺 陷韻》:君鑒(君鑒)
呂溫鑒止水賦:君鑒之以平心,臨下必簡;臣鑒之以勵節(jié),在邦必聞。
《漢語大詞典》:鏡鑒(鏡鑒)
(1).照鏡子。 漢 荀悅 申鑒·雜言上:“君子有三鑒,世人鏡鑒。前惟訓(xùn),人惟賢,鏡惟明……故君子惟鑒之務(wù)。若夫側(cè)景之鏡,亡鏡矣。”
(2).鑒察;警戒。 南朝 宋 謝靈運 《撰征賦》:“降俊明以鏡鑒,迴風(fēng)猷以昭宣。”
(3).光亮;明亮。 南朝 宋 謝靈運 《怨曉月賦》:“墀除兮鏡鑒,房櫳兮澄澈?!?/div>
《漢語大詞典》:倫鑒(倫鑒)
品評鑒定。 唐 吳融 《閿鄉(xiāng)寓居·蛙聲》詩:“ 稚圭 倫鑒未精通,只把蛙聲皷吹同。”
《漢語大詞典》:公鑒(公鑒)
請求對方共同鑒察的敬詞。舊時常用為書信套語。
《漢語大詞典》:鑒昭(鑑昭)
亦作“鑒昭”。 猶明察。 明徐復(fù)祚《投梭記·約社》:“靈神鑒昭,一月月十風(fēng)五雨年收好,當(dāng)祈報?!?/div>
分類:明察
《國語辭典》:三鑒(三鑑)  拼音:sān jiàn
三種正人心身的標(biāo)準(zhǔn)?!缎绿茣>砭牌?。魏徵傳》:「帝后臨朝嘆曰:『以銅為鑒,可正衣冠;以古為鑒,可知興替;以人為鑒,可明得失。朕嘗保此三鑒,內(nèi)防己過。』」
《漢語大詞典》:圓鑒(圓鑒)
周密地審察。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總術(shù):“才之能通,必資曉術(shù),自非圓鑒區(qū)域,大判條例,豈能控引情源,制勝文苑哉!”
分類:密地審察
《漢語大詞典》:歆鑒(歆鑒)
鑒察。多用于鬼神。 明 李東陽 《遣祭祝文》:“尚祈歆鑒,永享明禋?!?清 曾國藩 《祭韓公祠文》:“既敬告所以,因為之詩歌,使工歌以人聲,冀先生之神,安休於此。不腆之誠,庶為歆鑒?!?/div>
分類:鑒察鬼神
《漢語大詞典》:機(jī)鑒(機(jī)鑒)
明察;鑒識。三國志·魏志·荀彧傳論:“ 荀彧 清秀通雅,有王佐之風(fēng),然機(jī)鑒先識,未能充其志也?!?span id="ocmo4ou" class="book">《晉書·呂光載記》:“ 梁熙 文雅有餘,機(jī)鑒不足,終不能納善從説也,愿不足尤之。”《隋書·楊素傳》:“ 越國公素 ,志度恢弘,機(jī)鑒明遠(yuǎn),懷佐時之略,包經(jīng)國之才。” 宋 秦觀 《漫郎》詩:“ 元公 機(jī)鑒天所高,中興諸彥非其曹?!?/div>
分類:明察鑒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