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749,分50頁顯示  上一頁  13  14  15  16  17  19  20  21  22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油光可鑒
制通鑒序
印鑒
知人之鑒
透光鑒
五鑒
甕鑒
宋文鑒
幸存照鑒
明鑒萬里
明鑒秋毫
品花寶鑒
龍龕手鑒
美澤鑒人
神人鑒知
《漢語大詞典》:油光可鑒(油光可鑒)
形容非常光亮潤澤。 魯迅 《朝花夕拾·藤野先生》:“也有解散辮子,盤得平的,除下帽來,油光可鑒,宛如小姑娘的發(fā)髻一般,還要將脖子扭幾扭?!?吳組緗 《山洪》五:“他年近三十歲,留著‘西洋裝’的頭,梳的蓬蓬的,油光可鑒?!?/div>
分類:光亮潤澤
《分類字錦》:制通鑒序(制通鑒序)
玉海:治平四年冬十月甲寅,翰林學士司馬光初讀資治通鑒,神宗親制序面賜光,令候書成寫入。
分類:天章
《國語辭典》:印鑒(印鑑)  拼音:yìn jiàn
為防假冒,登存于有關機關,以備核對鑒證的圖章印樣。
《漢語大詞典》:知人之鑒(知人之鑒)
同“ 知人之明 ”。 三國志·蜀志·龐統(tǒng)傳:“ 潁川 司馬徽 清雅有知人之鑒。”北史·高構傳:“所舉薦 杜如晦 、 房玄齡 等,后皆自致公輔,論者稱 構 有知人之鑒?!?唐 劉肅 《大唐新語·知微》:“時稱 勣 有知人之鑒?!?/div>
《漢語大詞典》:透光鑒(透光鑑)
一種能透過光線的古銅鏡。 宋 沈括 夢溪筆談·器用有科學的記載。當鏡面受日光或燈的聚光照射時,鏡背的銘文或紋飾便可投映在白壁上。上海博物館藏有 西漢 時代的這種古鏡。我國現已掌握透光鑒的鑄造技術。
《駢字類編》:五鑒(五鑒)
關尹子有五鑒篇。
《漢語大詞典》:甕鑒(甕鑑)
糖霜(冰糖)的品級名。 宋 王灼 糖霜譜第五:“收甕,四周循環(huán)連綴生者曰甕鑑,顆塊層出如崖洞間鐘乳,但側生耳……一甕中品色亦自不同,堆疊為假山者為上,團枝次之,甕鑑次之,小顆塊次之,沙腳為下?!?/div>
分類:品級
《漢語大詞典》:宋文鑒
原名《皇朝文鑒》??偧?。南宋呂祖謙編。一百五十卷。分六十一類,選錄北宋時期詩、賦、文二千五百余首(篇),收錄作家二百余人。所選詩文,有不少為人傳誦之作;所載奏議,保存了當時政治斗爭的一些材料。流傳頗廣。
《高級漢語詞典》:幸存照鑒
希望留存查照
《國語辭典》:明鑒萬里(明鑒萬里)  拼音:míng jiàn wàn lǐ
形容目光遠大,洞察先機。也作「明見萬里」。
《國語辭典》:明鑒秋毫(明鑒秋毫)  拼音:míng jiàn qiū háo
能看出極細微的地方。如:「法官判事要明鑒秋毫,才不會造成冤獄。」
分類:看出細微
《國語辭典》:品花寶鑒(品花寶鑒)  拼音:pǐn huā bǎo jiàn
書名。清陳森作,六十回。敘述乾隆以來,優(yōu)伶名士間的風流韻事。
《國語辭典》:龍龕手鑒(龍龕手鑒)  拼音:lóng kān shǒu jiàn
書名。遼僧行均所編撰,四卷,錄二萬六千四百三十馀字。為一本字書,于《說文解字》、《玉篇》外,并多引佛經,網羅極富。原名《龍龕手鏡》,宋重刻時,因避諱而改鏡為鑒。
分類:書名編撰
《國語辭典》:美澤鑒人(美澤鑒人)  拼音:měi zé jiàn rén
形容對方容貌艷麗,如鏡般光潔照人。語本《左傳。襄公二十八年》:「反陳于岳,請戰(zhàn)弗許,遂來奔。獻車于季武子,美澤可以鑒?!?/div>
《國語辭典》:神人鑒知(神人鑒知)  拼音:shén rén jiàn zhī
神仙和凡人都可察知、證明。多用于起誓表白的辭語。明。朱鼎《玉鏡記》第一二出:「一點丹衷,神人鑒知?!?/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