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昭融
(1).謂光大發(fā)揚。語出詩·大雅·既醉:“昭明有融,高朗令終”。 毛 傳:“融,長。朗,明也?!?高亨 注:“融,長遠。” 唐 韓愈 《河中府連理木頌》:“天子之光,庶德昭融,神斯降祥?!?明 吳承恩 《二郎搜山圖歌》:“ 軒轅 鑄鏡 禹 鑄鼎,四方民物俱昭融?!?清 顧炎武 《同族兄存愉拜黃門公墓》詩:“賢兄能發(fā)憤,陳跡遂昭融。”
(2).借指帝王的鑒察。 唐 杜甫 《投贈哥舒開府翰二十韻》:“策行遺戰(zhàn)伐,契合動昭融?!?/div>
《國語辭典》:天監(jiān)(天監(jiān))  拼音:tiān jiān
1.上天對下民的監(jiān)視?!对娊?jīng)。大雅。大明》:「天監(jiān)在下,有命既集。」《文選。張衡。思玄賦》:「彼天監(jiān)之孔明兮,用棐忱而祐仁。」
2.梁武帝蕭衍的年號(西元502~519)。
《漢語大詞典》:鏡照(鏡照)
(1).鑒察;明察。韓非子·外儲說右下:“夫人主之所以鏡照者,諸侯之士徒也,今諸侯之士徒,皆私門之黨也。” 漢 揚雄 《劇秦美新》:“臣伏惟陛下……作民父母,為天下主,執(zhí)粹清之道,鏡照四海,聽聆風俗?!?br />(2).用鏡子照。 明 張鼐 《瀛州亭賦》:“希希夷夷,雅雅魚魚,其觀世也,類鏡照之不疲?!?/div>
《漢語大詞典》:鏡鑒(鏡鑒)
(1).照鏡子。 漢 荀悅 申鑒·雜言上:“君子有三鑒,世人鏡鑒。前惟訓,人惟賢,鏡惟明……故君子惟鑒之務。若夫側景之鏡,亡鏡矣?!?br />(2).鑒察;警戒。 南朝 宋 謝靈運 《撰征賦》:“降俊明以鏡鑒,迴風猷以昭宣?!?br />(3).光亮;明亮。 南朝 宋 謝靈運 《怨曉月賦》:“墀除兮鏡鑒,房櫳兮澄澈?!?/div>
《漢語大詞典》:歆鑒(歆鑒)
鑒察。多用于鬼神。 明 李東陽 《遣祭祝文》:“尚祈歆鑒,永享明禋?!?清 曾國藩 《祭韓公祠文》:“既敬告所以,因為之詩歌,使工歌以人聲,冀先生之神,安休於此。不腆之誠,庶為歆鑒?!?/div>
分類:鑒察鬼神
《漢語大詞典》:監(jiān)燭(監(jiān)燭)
謂鑒察。監(jiān),通“ 鑒 ”。 漢 劉向 說苑·辨物:“昔 昭王 娶于 房 曰 房后 ,是有爽德。協(xié)于 丹朱 , 丹朱 馮身以儀之,生 穆王 焉,是監(jiān)燭 周 之子孫而福禍之?!?/div>
分類:鑒察
《國語辭典》:知人  拼音:zhī rén
有眼光、能體察人的品性或才能?!稌?jīng)。皋陶謨》:「知人則哲,能官人?!埂度龂萘x》第一五回:「恰到日中,太史慈引一千馀眾到寨。孫策大喜,眾皆服策之知人?!?/div>
《國語辭典》:要知  拼音:yào zhī
1.須知。《佩文韻府。卷二六上。尤韻》引宋。蘇軾〈次韻曹輔寄壑源試焙新茶〉詩:「要知冰雪心腸好,不是膏油面首新。」
2.若想知道。如:「要知詳情,且聽下回分解?!埂队魇烂餮?。卷二○。陳從善梅嶺失渾家》:「『要知山下事,請問過來人?!贿@事我也曾經(jīng)來?!?/div>
《漢語大詞典》:圣鑒(聖鑑)
見“ 圣鑑 ”。
亦作“ 圣鑒 ”。 指帝王或臨朝太后的鑒察。晉書·桓溫傳:“今皇子幼稚,而朝賢時譽惟 謝安 、 王坦之 才識智能,皆簡在圣鑑?!?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言語:“紛紜之議,裁之圣鑒。”舊唐書·權德輿傳:“陛下亦宜稍迴圣鑑,俯察羣心?!?span id="slsf6lt" class="book">《鏡花緣》第八八回:“太后移置十名后,可見妍媸難逃圣鑑?!?陳白塵 《大風歌》第二幕:“皇太后圣鑒: 張敖 得罪 高皇帝 ,理應削去王位,焉敢心懷不滿?”
《國語辭典》:臺照(臺照)  拼音:tái zhào
書信中請對方觀覽的敬詞。
《漢語大詞典》:神鑒(神鑑)
亦作“ 神鑑 ”。 英明的鑒察力。 晉 葛洪 抱樸子·審舉:“人君雖明并日月,神鑒未兆,然萬機不可以獨統(tǒng),曲碎不可以親總,必假目以遐覽,借耳以廣聽。” 南朝 宋 慧通 《駁顧道士夷夏論》:“然則圣人神鑒,靡所不通,智照寧有不周?”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奔那伐彈那國:“神鑑無隱,靈應有徵?!?/div>
分類:英明鑒察
《漢語大詞典》:清鑒(清鑒)
亦作“ 清監(jiān) ”。
(1).明察;高明的鑒別力。 晉 葛洪 抱樸子·至理:“識變通於常事之外,運清鑒於玄漠之域。”北史·辛雄楊機等傳論:“ 懷哲 體有清監(jiān), 德源 雅業(yè)無虧?!?唐 杜甫 《洗兵馬》詩:“司徒清鑒懸明鏡,尚書氣與秋天杳。” 明 李東陽 《〈葉文莊公集〉序》:“在部曹清鑒雅操,始終不貳?!?清 李天馥 《〈溉堂集〉序》:“顧予初知 豹人 時,見其所選 明 四家詩,服其清鑒。”
(2).請對方鑒察的敬語。用于書信。如:敬祈清鑒。
《漢語大詞典》:識照(識照)
辨識鑒察。《宋書·顧覬之傳》:“禍福指期,識照不能徙;吉兇素著,威衛(wèi)不能防?!?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知音:“豈成篇之足深,患識照之自淺耳?!?/div>
《國語辭典》:宸鑒(宸鑒)  拼音:chén jiàn
皇帝親自審閱、辨明。《梁書。卷五。元帝本紀》:「日者,百司岳牧,祈仰宸鑒?!埂杜f唐書。卷一三九。陸贄傳》:「陛下誠能斷自宸鑒,煥發(fā)德音,引咎降名,深示刻責,惟謙與順,一舉而二美從之?!?/div>
《漢語大詞典》:神監(jiān)(神監(jiān))
(1).猶明察。 南朝 齊 任昉 《齊竟陵文宣王行狀》:“體睿履正,神監(jiān)淵邈?!?br />(2).神明鑒察。文選·夏侯湛〈東方朔畫贊〉:“天秩有禮,神監(jiān)孔明?!?張銑 注:“神監(jiān)其忠信,甚可明也?!?/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