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656,分44頁顯示  上一頁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縣道
向道
取道
通道
棧道
禁涂
行潦
輦道
候吏
熟路
覺路
掃徑
路中
糧道
剪?
《國(guó)語辭典》:縣道(縣道)  拼音:xiàn dào
聯(lián)絡(luò)縣市與重要鄉(xiāng)鎮(zhèn)間的道路。
《漢語大詞典》:向道(嚮道)
(1).指引道路。 唐 韓愈 《送齊皞下第序》:“今之君天下者,不亦勞乎?為有司者,不亦難乎?為人嚮道者,不亦勤乎?” 朱熹 考異:“所謂人者,指應(yīng)舉者而言。為之作嚮道者,謂指引其道路所嚮?!?br />(2).指引路或引路的人。 清 戴名世 《紀(jì)紅苗事》:“內(nèi)地奸人誘使為 苗 嚮道,闌入攫取人畜?!?span id="pzupa1t" class="book">《續(xù)資治通鑒·元世祖至元二十九年》:“昔 鎮(zhèn)南王 不用嚮道,率眾深入,不戰(zhàn)自潰。”參見“ 嚮導(dǎo) ”。
謂向慕道義。 宋 蘇軾 《策略二》:“今者曾不得歲月之暇,則夫禮樂刑政教化之源,所以使天下回心而嚮道者,何時(shí)而議也。” 清 鄒容 《革命軍》第二章:“﹝八旗子弟等﹞不必讀書嚮道,以充其識(shí)力,由少爺而老爺、而大老爺、而大人、而中堂,紅頂花翎,貫搖頭上,尚書侍郎,殆若天職?!?/div>
《國(guó)語辭典》:向?qū)Вㄏ驅(qū)В ?span id="xkg9viy" class='label'>拼音:xiàng dǎo
引領(lǐng)、指導(dǎo)?!洞笏涡瓦z事。利集》:「時(shí)以郭樂師為向?qū)?,藥師前?qū)至浚州。」
《國(guó)語辭典》:向?qū)В▏粚?dǎo))  拼音:xiàng dǎo
1.帶路。如:「為了尋找遭遇山難的人,警方特請(qǐng)熟悉山路的原住民在前向?qū)А!?br />2.帶路的人。如:「爬山時(shí),一定要請(qǐng)一位熟悉山路的向?qū)贰!?/div>
《國(guó)語辭典》:取道  拼音:qǔ dào
1.上路?!妒酚?。卷八六。刺客列傳。荊軻》:「既祖,取道,高漸離擊筑,荊軻和而歌,為變徵之聲,士皆垂淚涕泣?!?br />2.選取經(jīng)由某地的路線。如:「公司業(yè)務(wù)考察團(tuán)取道香港返國(guó)?!埂豆賵?chǎng)現(xiàn)形記》第七回:「陶子堯拜別了姊夫姊姊,帶了管家,取道東三府,到濰縣上火車?!?/div>
《國(guó)語辭典》:通道  拼音:tōng dào
1.來往通行的大路?!稘h書。卷七○。陳湯傳》:「老棄敦煌,正當(dāng)西域通道?!?br />2.通行天下的倫常法則,指達(dá)道而言?!妒酚?。卷一一二。平津侯傳》:「君臣、父子、兄弟、夫婦、長(zhǎng)幼之序,此五者天下之通道也?!?br />3.開通道路?!稌?jīng)。旅獒》:「惟克商,遂通道于九夷八蠻?!?/div>
《國(guó)語辭典》:棧道(棧道)  拼音:zhàn dào
1.在險(xiǎn)絕的崖壁上鑿孔架木而筑成的道路?!稘h書。卷四○。張良傳》:「良因說漢王燒絕棧道,示天下無還心,以固項(xiàng)王意?!埂度龂?guó)演義》第一○○回:「連綿秋雨,棧道斷絕,蜀人豈知吾等退軍耶?」
2.連接閣樓的通道?!痘茨献?。本經(jīng)》:「延樓棧道,雞棲井干?!?jié)h。高誘。注:「棧道,飛閣復(fù)道相通。」
《漢語大詞典》:禁涂(禁塗)
宮中道路。資治通鑒·唐昭宗天復(fù)三年:“﹝ 司馬光 論曰:﹞欲以一朝譎詐之謀,翦累世膠固之黨,遂至涉血禁涂,積尸省戶。”
《國(guó)語辭典》:行潦  拼音:xíng lǎo
匯聚路旁的流水?!对娊?jīng)。召南。采蘋》:「于以采藻,于彼行潦?!埂段倪x。王褒。四子講德論》:「行潦暴集,江海不以為多?!?/div>
《國(guó)語辭典》:輦道(輦道)  拼音:niǎn dào
供皇帝車駕行走的道路?!妒酚洝>硪欢?。孝武本紀(jì)》:「乃立神明臺(tái)、井干樓、度五十馀丈,輦道相屬焉?!鼓铣骸?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0040' target='_blank'>庾肩吾 〈亂后行經(jīng)吳郵亭〉詩:「輦道同關(guān)塞,王城似太原。」也作「輦路」。
《漢語大詞典》:候吏
(1).即候人。古代掌管整治道路稽查姦盜,或迎送賓客的官員。韓非子·外儲(chǔ)說左下:“臣居 齊 薦三人,一人得近王,一人為縣令,一人為候吏。及臣得罪……候吏者追臣至境上,不及不止。”
(2).多指驛吏。 唐 劉禹錫 《秋日送客至潛水驛》詩:“候吏立沙際,田家連竹溪。”
《國(guó)語辭典》:熟路  拼音:shú lù
常經(jīng)過的路。唐。韓愈〈送石處士序〉:「若駟馬駕輕車就熟路,則王良造父為之先后也?!挂沧鳌甘斓馈?。
分類:熟悉道路
《漢語大詞典》:覺路(覺路)
佛教語。謂成佛的道路。《〈禪宗永嘉集〉序》:“慧門廣闢,理絶色相之端;覺路遙登,跡晦名言之表?!?唐 李白 《春日歸山寄孟浩然》詩:“金繩開覺路,寳筏渡迷川?!?明 陳汝元 《金蓮記·湖賞》:“ 子瞻 ,你只會(huì)啟他人覺路,反不能豁自己迷途,可笑可笑!”
《漢語大詞典》:掃徑(掃徑)
亦作“ 掃逕 ”。 清掃道路。 唐 白居易 《營(yíng)閑事》詩:“澆畦引泉脈,掃徑避蘭芽?!?清 錢棻 《雪賦》:“雖掃徑其何傷?!币嘤靡员硎居驼\(chéng)意。 宋 胡繼宗 《書言故事·延接》:“待賓至,云掃逕以俟?!?/div>
《國(guó)語辭典》:路中  拼音:lù zhōng
1.途中。如:「此刻他正在趕赴臺(tái)南的路中。」
2.復(fù)姓。相傳是漢書路中大夫之后。見《通志。卷二九。氏族略五》。
《國(guó)語辭典》:糧道(糧道)  拼音:liáng dào
1.輸運(yùn)糧食的道路?!妒酚洝>戆?。高祖本紀(jì)》:「鎮(zhèn)國(guó)家,撫百姓,給饋饟,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br />2.職官名。明、清兩代負(fù)責(zé)督促該省漕糧運(yùn)輸?shù)墓倮?。也稱為「督糧道」。
《國(guó)語辭典》:剪?(剪?)  拼音:jiǎn cǎi
1.剪裁花紙或布帛。南朝梁。宗懔《荊楚歲時(shí)記。正月》:「立春之日,悉剪?為燕以戴之,帖宜春二字?!?br />2.在建筑物落成,道路橋梁?jiǎn)⒂茫蛏痰?、展覽會(huì)開幕時(shí),舉行剪斷彩帶的儀式。也作「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