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父母在,不遠游(父母在,不遠游)  拼音:fù mǔ zài,bù yuǎn yóu
父母活著時,子女不能遠離家鄉(xiāng),以盡早晚侍奉之責(zé)?!墩撜Z。里仁》:「子曰:『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
《國語辭典》:天高日遠(天高日遠)  拼音:tiān gāo rì yuǎn
比喻身遭貶放,遠離君王。明。邵璨《香囊記》第二五出:「孤衷自持臣子分,不得當(dāng)朝親事君,還思忖,總?cè)皇翘旄呷者h,怎負君恩!」
《國語辭典》:天高聽遠(天高聽遠)  拼音:tiān gāo tīng yuǎn
遠離君主或中央政府,下情無由上達,人民有冤難訴。《三國志。卷一九。魏書。陳思王植傳》:「然天高聽遠,情不上通,徒獨望青云而拊心,仰高天而嘆息耳?!姑?。無名氏《走安南玉馬換猩絨》:「總為天高聽遠,分明是半壁天子一般?!?/div>
《國語辭典》:違世遁俗(違世遁俗)  拼音:wéi shì dùn sú
遠離塵世,潛隱不出。漢。王粲〈七釋〉:「潛虛丈人,違世遁俗?!?/div>
《國語辭典》:遠遁山林(遠遁山林)  拼音:yuǎn dùn shān lín
隱匿于山林中。比喻隱避行蹤,遠離世俗。《三國演義》第三六回:「先生既去,劉備亦將遠遁山林?!?/div>
《國語辭典》:遠害全身(遠害全身)  拼音:yuàn hài quán shēn
遠離禍源,以保全自身性命。《梁書。卷三一。袁昂傳》:「進則遠害全身,退則長守祿位?!乖`嵧⒂瘛逗笸セā返谝徽郏骸肝医棠氵h害全身,放你私奔?!挂沧鳌溉磉h害」。
《國語辭典》:羽化登仙  拼音:yǔ huà dēng xiān
人得道而飛升成仙。形容人遠離塵囂,飄灑如臨仙境。宋。蘇軾〈赤壁賦〉:「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挂沧鳌赣鸹w天」。
《國語辭典》:羽化飛天(羽化飛天)  拼音:yǔ huà fēi tiān
人得道而飛升成仙。形容人遠離塵囂,飄灑如臨仙境。《魏書。卷一一四。釋老志》:「至于化金銷玉,行符敕水,奇方妙術(shù),萬等千條,上云羽化飛天,次稱消災(zāi)滅禍?!挂沧鳌赣鸹窍伞埂?/div>
《國語辭典》:飲露餐風(fēng)(飲露餐風(fēng))  拼音:yǐn lù cān fēng
以風(fēng)、露水為食。形容遠離塵世間的生活。《孤本元明雜劇。破風(fēng)詩。第三折》:「雖然形狀不尋常,飲露餐風(fēng)易隱藏。因走綠楊堤畔路,惟聞千樹吼斜陽?!挂沧鳌革嬶L(fēng)餐露」。
《國語辭典》:超然遠引(超然遠引)  拼音:chāo rán yuǎn yǐn
曠達澹泊,遠離塵世。清。姚鼐〈伍子胥論〉:「及至嗣子棄之,于是毅遂超然遠引,而子胥乃戀戀不去,終以諫死于吳?!挂沧鳌赋贿h舉」。
《國語辭典》:超然遠舉(超然遠舉)  拼音:chāo rán yuǎn jǔ
曠達澹泊,遠離塵世。宋。蘇舜欽〈答韓持國書〉:「偷俗如此,安可久居其間,遂超遠舉,羈泊于江湖之上。」也作「超然遠引」。
《國語辭典》:高舉遠蹈(高舉遠蹈)  拼音:gāo jǔ yuǎn dào
隱居避世。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三。五柳先生上》:「唯其高舉遠蹈,不受世紛,而至于躬耕乞食,其忠義亦足見矣?!挂沧鳌父叩高h舉」、「高蹈遠引」。
《國語辭典》:毀方瓦合(毀方瓦合)  拼音:huǐ fāng wǎ hé
儒者應(yīng)收斂自己的鋒芒和個性,與人相配合。《禮記。儒行》:「舉賢而容眾,毀方而瓦合,其寬裕有如此者?!?jié)h。鄭玄。注:「毀方而瓦合,去己之大圭角,下與眾人小合也。」
《國語辭典》:背風(fēng)面(背風(fēng)面)  拼音:bèi fēng miàn
背著風(fēng)吹來方向的一面。
《國語辭典》:背井離鄉(xiāng)(背井離鄉(xiāng))  拼音:bèi jǐng lí xiāng
離開故鄉(xiāng),在外地生活。元。關(guān)漢卿《漢宮秋》第三折:「背井離鄉(xiāng),臥雪眠霜?!挂沧鳌鸽x鄉(xiāng)背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