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遐蹤(遐蹤)
亦作“ 遐蹤 ”。
(1).先賢的事跡。 晉 陸云 《贈(zèng)顧驃騎后詩·有皇》:“徽音鑠穎,邈矣遐蹤?!?a href='Query.aspx?type=poem&id=682' target='_blank'>《文選·盧諶〈贈(zèng)劉琨〉詩》:“慷慨遐蹤,有愧高旨。” 李善 注:“言心慷慨,慕古賢之遠(yuǎn)蹤?!?唐 李百藥 《勸封禪表》:“聽萬歲之逸響,紹千載之遐蹤?!?宋 曾鞏 《賀元豐三年明堂禮畢大赧表》:“振千齡之垂緒,紹 三代 之遐蹤?!?br />(2).蹤影遠(yuǎn)離塵世。謂隱遁或修道。 元 揭傒斯 《雜詩四首寄彭通復(fù)》之四:“脈脈我所思, 彭氏 躡遐蹤。婉婉若處子,未曾出房櫳?!?明 陳子龍 《靈隱寺》詩:“遐蹤愜幽徑,賞心淡棲遲。明霞帶高館,乳桐拂華榱。”
《國語辭典》:離垢(離垢)  拼音:lí gòu
佛教用語。遠(yuǎn)離煩惱塵垢?!毒S摩詰經(jīng)。卷上》:「遠(yuǎn)塵離垢諸法法眼生?!鼓铣?。王僧孺初夜文〉:「大招離垢之賓,廣集應(yīng)真之侶?!?/div>
《國語辭典》:孤迥  拼音:gū jiǒng
1.寂寥高遠(yuǎn)。唐。杜牧南陵道中〉詩:「正是客心孤迥處,誰家紅袖憑江樓?」
2.形容人的個(gè)性孤高、志意絕俗。如:「這位詩人個(gè)性孤迥,絕不隨俗浮沉。」
《國語辭典》:霞表  拼音:xiá biǎo
云霞之上。極言其高。唐。柳宗元湘口館瀟湘二水所會(huì)〉詩:「高館軒霞表,危樓臨山隈。」
《漢語大詞典》:長謝(長謝)
(1).長辭;永遠(yuǎn)離開。 南朝 梁 江淹 《與交友論隱書》:“請從此隱,長謝故人?!?唐 陳仲師 《鵲始巢賦》:“游嬉遂鄰于清籞,窘束長謝其雕籠。”
(2).死亡的婉辭。《梁書·張緬傳》:“文筵講席,朝游夕宴,何曾不同茲勝賞,共此言寄。如何長謝,奄然不追?!?br />(3).指消逝。《南史·任昉傳》:“哲人云亡,儀表長謝?!?/div>
《國語辭典》:遠(yuǎn)迎(遠(yuǎn)迎)  拼音:yuǎn yíng
遠(yuǎn)離居所地迎接來賓,以示敬重之意?!段饔斡洝返谝灰换兀骸副菹拢獬际д`遠(yuǎn)迎之罪?!?/div>
《國語辭典》:邊遠(yuǎn)(邊遠(yuǎn))  拼音:biān yuǎn
偏遠(yuǎn)的。《文選。陳琳。為袁紹檄豫州文》:「恐邊遠(yuǎn)州郡,過聽而給與?!?/div>
《漢語大詞典》:遠(yuǎn)恨(遠(yuǎn)恨)
指遠(yuǎn)離家鄉(xiāng)所產(chǎn)生的惆悵怨恨之情。 唐 孟郊 《江邑春霖奉贈(zèng)陳侍御》詩:“天涯多遠(yuǎn)恨,雪涕盈芳辰?!?唐 唐彥謙 《柳》詩:“游客寂寥緘遠(yuǎn)恨,暮鶯啼叫惜芳時(shí)。”
《漢語大詞典》:高逝
(1).遠(yuǎn)離某地而去。多指高隱。孔叢子·公孫龍:“今是非未分,而先生翻然欲高逝,可乎?” 漢 賈誼 《吊屈原賦》:“鳳縹縹其高逝兮,夫固自引而遠(yuǎn)去?!?br />(2).去往高遠(yuǎn)之處。 三國 魏 嵇康 《琴賦》:“粲奕奕而高逝,馳岌岌以相屬?!?隋 盧思道 《孤鴻賦》:“行離離而高逝,響噰噰而相續(xù)?!?/div>
《漢語大詞典》:離局(離局)
遠(yuǎn)離自己的部屬;離開職守。左傳·成公十六年:“失官,慢也;離局,姦也?!?杜預(yù) 注:“遠(yuǎn)其部曲為離局?!?span id="xafvoia" class="book">《后漢書·袁紹傳》:“時(shí) 冀州 方有北鄙之警,匪遑離局?!?唐 呂周任 《泗州大水記》:“公之左右失色,同辭請移。公曰:‘ 伾 ,天子守土臣也。茍有難而違之,若君命何?且南山隔 淮 ,幾五六里,吾能往矣,況是別境?!半x局,姦也”,雖死不為?!?/div>
《漢語大詞典》:微遠(yuǎn)(微遠(yuǎn))
(1).幽遠(yuǎn)。亦指卑微而遠(yuǎn)離的人。 漢 賈誼 新書·匈奴:“故聞君一言,雖有微遠(yuǎn),其志不疑,仇讐之人,其心不殆?!?span id="d1letne" class="book">《文選·謝瞻〈張子房詩〉》:“凔和忘微遠(yuǎn),延首詠太康?!?呂延濟(jì) 注:“ 瞻 自謂微人而守遠(yuǎn)郡?!?br />(2).深遠(yuǎn)。南齊書·陸澄傳:“體微遠(yuǎn),實(shí)貫羣籍?!?/div>
《漢語大詞典》:疏間(疏間)
疏遠(yuǎn)離間。晉書·王敦傳:“時(shí) 劉隗 用事,頗疏間 王氏 , 導(dǎo) 等甚不平之?!?唐 劉肅 《大唐新語·極諫》:“如羅織之徒,即是疏間之漸, 陳平 反間其遠(yuǎn)乎哉!”《三國演義》第六十回:“ 黃權(quán) 此言,疏間宗族之義,滋長寇盜之威,實(shí)無益於主公?!?王闿運(yùn) 《〈墨子校注〉序》:“處士尊由此起而無事,坐食之謗,莫能中傷疏間之?!?/div>
《漢語大詞典》:遠(yuǎn)庖(遠(yuǎn)庖)
遠(yuǎn)離廚房。語出禮記·玉藻:“君子遠(yuǎn)庖廚,凡有血?dú)庵?,弗身踐也。” 唐 杜甫 《題新津北橋樓》詩:“池水觀為政,廚煙覺遠(yuǎn)庖。”
《漢語大詞典》:蠻服(蠻服)
(1).古代王畿方千里之外,每方五百里分為一服,共分成九服。蠻服在衛(wèi)服之外,夷服之內(nèi),為第六服。周禮·夏官·職方氏:“方千里曰王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蠻服。” 賈公彥 疏:“言蠻者,近夷狄,蠻之言縻,以政教縻來之。”
(2).泛稱遠(yuǎn)離京城的邊遠(yuǎn)地區(qū)。 唐 元稹 《駱口驛》詩:“二星徼外通蠻服,五夜燈前草御文?!?/div>
《國語辭典》:鄙遠(yuǎn)(鄙遠(yuǎn))  拼音:bǐ yuǎn
鄙棄遠(yuǎn)離。宋。蘇軾〈答范蜀公〉四首之四:「顛仆罪戾,世所鄙遠(yuǎn),而丈人獨(dú)賜收錄?!?/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