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281詞典 9分類詞匯 272
共281,分19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5  6  7  8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寸步
只尺
尺咫
半分
悠遠(yuǎn)
間隙
深邃
間隔
近道
一折
牛鳴
遠(yuǎn)處
軌轍
侯服
海里
《國語辭典》:寸步  拼音:cùn bù
一寸的步伐。比喻極短的距離。《三國演義》第六○回:「若拘執(zhí)常理,寸步不可行矣,宜從權(quán)變。」《紅樓夢》第八三回:「原來黛玉住在大觀園中,雖靠著賈母疼愛,然在別人身上凡事終是寸步留心。」
《漢語大詞典》:只尺
亦寫作“只赤”。 咫尺。形容距離短。 唐 錢起 《江行無題》之六九:“只尺愁風(fēng)雨, 匡廬 不可登?!?清 方文 《宿義津橋不及訪姚休那先生寄此》詩之一:“只尺南村路,依依有夢親。” 鄧溥 《諸巖開朗者以風(fēng)洞為最》詩:“天工肯落他山后,土著翻令只赤疑。”
分類:寫作距離
《漢語大詞典》:尺咫
咫尺。喻極近的距離。 南朝 宋 鮑照 《春羈》詩:“佳期每無從, 淮 陽 非尺咫?!?明 何宇度 益部談資卷下:“郡齋望隔江羣山,尺咫七峯,分列若屏?!?清 趙翼 《扈從木蘭》詩:“堪笑擇地者,盡力爭尺咫?!?/div>
分類:距離
《國語辭典》:半分  拼音:bàn fēn
一點點,極言其少?!端疂G傳》第二回:「我枉自經(jīng)了許多師家,原來不值半分。師父,沒奈何,只得請教。」
《國語辭典》:悠遠(yuǎn)(悠遠(yuǎn))  拼音:yōu yuǎn
1.時間長久?!抖Y記。中庸》:「悠遠(yuǎn)則博厚,博厚則高明。」《警世通言。卷一八。老門生三世報恩》:「我取個少年門生,他后路悠遠(yuǎn),官也多做幾年,房師也靠得著他?!?br />2.路途遙遠(yuǎn)?!对娊?jīng)。小雅。漸漸之石》:「山川悠遠(yuǎn),維其勞矣。」唐。元稹蔡少卿兼監(jiān)察御史制〉:「道路悠遠(yuǎn),其勤可嘉。」
《國語辭典》:間隙(間隙)  拼音:jiàn xì
1.空隙?!短綇V記。卷四○○。雩都縣人》引南朝梁。任昉《述異記》:「彈丸正著穴上石,徑六尺許,下垂蔽穴,猶有間隙,不復(fù)容人?!挂沧鳌搁f隙」。
2.可利用的時機(jī)。唐。李絳 論鎮(zhèn)州事宜狀:「兵連之后,勢不得休,北狄西戎,素多奸狡,忽乘間隙,侵犯邊疆,又須興兵,以事防遏,首尾應(yīng)敵,則內(nèi)外憂危。」也作「閒隙」。
3.怨嫌。宋。司馬光上英宗乞因降逐任守忠詣皇太后閤陳謝〉:「(任守忠等)故于皇太后之處,則言陛下與中宮之短;于陛下、中宮之處,則言皇太后之失,遂使兩宮之心互相猜忌,間隙一開,猝難復(fù)合?!挂沧鳌搁f隙」。
《國語辭典》:深邃  拼音:shēn suì
1.幽深?!冻蹩膛陌阁@奇》卷二九:「那羅家是個富家,閨院深邃,怎得輕易出來?」
2.精深遠(yuǎn)大。如:「深邃的哲學(xué)。」也作「深遠(yuǎn)」。
《國語辭典》:間隔(間隔)  拼音:jiàn gé
1.間斷隔絕。晉。陶淵明〈桃花源記〉:「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fù)出焉,遂與外人間隔?!乖?。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一折》:「憂愁因間隔,相思無擺劃?!?br />2.事物在時間或空間上的距離。如:「每棵行道樹間隔五公尺?!?/div>
《漢語大詞典》:近道
(1).謂近處。 晉 干寶 搜神記卷一:“公曰:‘今既得鱸,恨無 蜀 中生薑耳?!?放 曰:‘亦可得也?!制浣蕾I,因曰:‘吾昔使人至 蜀 買錦,可敕人告吾使,使增市二端?!?唐 溫大雅 《大唐創(chuàng)業(yè)起居注》卷一:“民間近道果菜已上,非買不食?!?br />(2).距離短的路。如:近道不走走遠(yuǎn)道,是因為近道路窄難行。
分類:距離近處
《國語辭典》:一折  拼音:yī zhé
1.全價的十分之一。
2.拇指與食指伸直兩端的距離?!缎咽篮阊?。卷一六。陸五漢硬留合色鞋》:「張藎雙手承受,看時是一只合色鞋兒。將指頭量摸,剛剛一折?!挂沧鳌敢徽ァ埂?br />3.戲劇的一節(jié)段,元人曲本以一宮調(diào)的曲一套為「一折」?!缎咽篮阊?。卷二○。張廷秀逃生救父》:「將廷秀推入戲房中,把紗帽員領(lǐng)穿起,就頂王十朋祭江這一折?!?/div>
《漢語大詞典》:牛鳴(牛鳴)
謂牛鳴聲可及之地。喻距離較近。 宋 王安石 《招呂望之使君》詩:“潮溝直下兩牛鳴,十畝漣漪一草亭。” 宋 劉宰 《癸未寄王甥》詩:“乘興時來共清話,相望能隔幾牛鳴?!眳⒁姟?一牛鳴地 ”。
《漢語大詞典》:一牛鳴地(一牛鳴地)
見“ 一牛吼地 ”。
《國語辭典》:遠(yuǎn)處(遠(yuǎn)處)  拼音:yuǎn chù
遙遠(yuǎn)的地方。唐。李昌符 夜泊渭津詩:「遠(yuǎn)處星垂岸,中流月滿船?!固?。韓偓 倚醉詩:「靜中樓閣深春雨,遠(yuǎn)處簾櫳半夜燈?!?/div>
《國語辭典》:軌轍(軌轍)  拼音:guǐ chè
1.車輪行過的痕跡。如:「他循著地上的軌轍前進(jìn),終于找到出口。」《魏書。卷八。世宗紀(jì)》:「江海方同,車書宜一,諸州軌轍,南北不等?!?br />2.前人走過的道路或做過的事情。如:「記取失敗的教訓(xùn),別重蹈前人的軌轍?!顾?。溫庭筠過孔北海墓二十韻〉:「后塵遵軌轍,前席詠儀型。」
3.比喻法則。漢。王充《論衡。自紀(jì)》:「何文之察,與彼經(jīng)藝殊軌轍也。」
《國語辭典》:侯服  拼音:hóu fú
古代王城外圍,按一定距離所劃分的區(qū)域。夏制指離王城一千里之地,周制指距王畿五百里之地。參見「五服」2.條?!稌?jīng)。禹貢》:「五百里侯服。」《周禮。夏官。職方氏》:「乃辨九服之邦國,方千里曰王畿,其外方五百里曰侯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甸服?!?/div>
《國語辭典》:侯服玉食  拼音:hóu fú yù shí
穿王侯的衣服,吃珍美的食物。形容生活極為奢華?!稘h書。卷一○○。敘傳下》:「侯服玉食,敗俗傷化。」《晉書。卷五五。夏侯湛傳》:「湛族為盛門,性頗豪侈,侯服玉食,窮滋極珍?!?/div>
《國語辭典》:海里  拼音:hǎi lǐ
[名]
量詞。計算海面距離的單位。一海里約為一千八百五十二公尺。也稱為「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