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251,分84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4  6  7  8  9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香象
玄象
形象
象設
象形
象管
象闕
象帝
象王
懸象
象犀
畫象
象鼻
圖象
犧象
《漢語大詞典》:香象
(1).佛經(jīng)中指諸象之一。其身青色,有香氣。雜寶藏經(jīng)·迦尸國王白香象養(yǎng)盲父母并和二國緣:“ 比提醯王 有大香象,以香象力,摧伏 迦尸王 軍。” 南朝 陳 徐陵 《丹陽上庸路碑》:“香象之力,特所未勝。” 唐 王維 《和宋中丞夏日游福賢觀天長寺之作》:“積水浮香象,深山鳴白雞?!?清 趙翼 《黔中牟珠洞》詩:“又有釋迦古佛 觀世音 ,手掣香象調(diào)鸚鵡?!?魯迅 《〈唐宋傳奇集〉序例》:“夫蟻子惜鼻,固猶香象, 嫫母 護面,詎遜 毛嬙 ,則彼雖小説,夙稱卑卑不足廁九流之列者乎,而換頭削足,仍亦駭心之厄也。”參見“ 香象渡河 ”。
(2).菩薩名。《華嚴經(jīng)·諸菩薩住處品》:“北方有處,名 香積山 ,從昔已來,諸菩薩眾,於中止住?,F(xiàn)有菩薩,名曰 香象 ?!?br />(3).香藥和象牙。 宋 曾鞏 《本朝政要策·茶》:“用三説,則官有七倍之損,而香象之貨,居積停滯,公私皆失其利焉?!?/div>
《國語辭典》:香象渡河  拼音:xiāng xiàng dù hé
香象,帶有香味的大象。香象過河,能直到河底。語本《優(yōu)婆塞戒經(jīng)》卷一:「如恒河水,三獸俱渡一,兔、馬、香象。兔不至底,浮水而過;馬或至底,或不至底;象則盡底?!贡扔魑虻谰睢:笠灿靡苑Q贊詩文寫得精辟、透澈。宋。嚴羽《滄浪詩話。詩評》:「李杜數(shù)公,如金鳷擘海,香象渡河,下視郊島輩,直蟲吟草間耳?!挂沧鳌付珊酉阆蟆?、「香象絕流」。
《國語辭典》:玄象  拼音:xuán xiàng
天上日月星辰的位置及其狀態(tài)?!稌x書。卷七三。庾亮傳》:「玄象豈吾所測,正當勤盡人事耳?!?/div>
《國語辭典》:形象  拼音:xíng xiàng
1.形狀、外貌。《淮南子。兵略》:「天化育而無形象,地生長而無計量?!埂读凝S志異。卷一二。公孫夏》:「字訛誤不成形象!此市儈耳,何足以任民舍?!挂沧鳌感蜗唷埂ⅰ感蜗瘛?。
2.由一個人的內(nèi)涵作為,所呈現(xiàn)出來的風格、特色。如:「他在小說中所塑造的英雄形象,頗引起讀者的共鳴?!?br />3.對實體而言。因美之所在,不在實體,而在實體的形象,此形象即出自實體的模仿,而不為實體所限定,乃經(jīng)心中的醇化而生者。
《漢語大詞典》:象設(象設)
原指佛像。后亦泛指遺像。文選·王屮〈頭陀寺碑文〉:“象設既闢,睟容已安?!?呂向 注:“象,謂佛之形象也?!?南朝 齊 謝朓 《齊敬皇后哀策文》:“陳象設於園寢兮,映輿鍐於松楸?!?唐 張說 《崔司業(yè)挽歌》之二:“象設存韋館,威儀下墓田?!?明 高啟 《蒿里》詩:“玄廬儼象設,猶恐死有神?!眳⒁姟?象教 ”。
分類:佛像遺像
《漢語大詞典》:象教
釋迦牟尼 離世,諸大弟子想慕不已,刻木為佛.以形象教人,故稱佛教為象教。 南朝 梁 元帝 《內(nèi)典碑銘集林序》:“象教東流,化行南國?!?唐 王維 《工部楊尚書夫人墓志銘》:“男以無雙令德,降帝子于鳳樓;女則第一解空,歸法王之象教。” 宋 陳師道 《游鵲山院》詩:“頓懾塵緣盡,方知象教尊。” 陳獨秀 《吾人最后之覺悟》:“ 魏 晉 以還,象教流入,朝野士夫,略開導見?!?/div>
《國語辭典》:象形  拼音:xiàng xíng
六書之一。根據(jù)物體的形象描繪而成文字的造字方法。如「日」為一個圓太陽,「月」為上弦月。漢。許慎 說文解字序:「二曰象形,象形者,畫成其物,隨體詰詘,日月是也。」
《國語辭典》:象管  拼音:xiàng guǎn
1.筆。唐。羅隱 清溪江令公宅詩:「蠻箋象管夜深時,曾賦陳宮第一詩?!?br />2.笛。清。洪升《長生殿》第一六出:「冰弦玉柱聲嘹亮,鸞笙象管音飄蕩。」
《國語辭典》:象闕(象闕)  拼音:xiàng què
懸掛法令與告示的高大宮門。南朝梁。沈約 上建闕表:「詔匠人建茲象闕,俯藉愛禮之心,以申子來之愿?!固?。杜甫奉送嚴公入朝十韻〉:「鼎湖瞻望遠,象闕憲章新?!挂卜Q為「象魏」。
《漢語大詞典》:象魏
(1).古代天子、諸侯宮門外的一對高建筑,亦叫“闕”或“觀”,為懸示教令的地方。周禮·天官·太宰:“正月之吉,始和,布治于邦國都鄙,乃縣治象之灋于象魏,使萬民觀治象,挾日而斂之。” 鄭玄 注引 鄭司農(nóng) 曰:“象魏,闕也?!?賈公彥 疏:“ 鄭司農(nóng) 云:‘象魏,闕也’者, 周公 謂之象魏,雉門之外,兩觀闕高魏魏然, 孔子 謂之觀。” 唐 楊炯 《少室少姨廟碑》:“太微營室,明堂布政之宮;白獸蒼龍,象魏懸書之法?!?清 錢謙益 《刑部浙江清吏司主事陸化熙授承德郎》:“參報待以削草,象魏用為縣書?!?br />(2).借指宮室,朝廷。 晉 葛洪 抱樸子·漢過:“云觀變?yōu)楹弥挘笪夯癁榛⒈??!?span id="vtja5hx" class="book">《南齊書·高帝紀上》:“入兵萬乘之國,頓戟象魏之下?!?宋 蘇軾 《上太皇太后賀正表》:“臣職守江湖,心馳象魏。天威咫尺,想聞清蹕之音?!?清 顧炎武 《雒陽》詩:“象魏云常紫, 龍池 水自清?!?/div>
《漢語大詞典》:象帝
(1).語本老子:“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河上公 注:“道自在天帝之前。此言道乃先天地生也。” 王弼 注:“不亦似帝之先乎!帝,天帝也?!币蛞灾柑斓?。 清 姚鼐 《秋齋有述》詩:“淵乎象帝先,曠矣發(fā)吾覆。”
(2).指 老子 。 唐 朝尊封 老子 為 太上玄元皇帝 ,故即用《老子》中語為 老子 的別稱。 唐 韓愈 《奉和杜相公十六韻》:“象帝威容大,仙宗寶歷賒。” 孫汝聽 注:“此言象帝者,即指 玄元 也?!?宋 邵雍 《不去吟》:“用詩贈真宰,以酒勸象帝?!?/div>
《漢語大詞典》:象王
(1).象中之王。佛經(jīng)中常用以比喻佛的進退威儀。法苑珠林卷十五引《勝天王經(jīng)》:“二十七,進止如象王;二十八,容儀如師子王;二十九,行步如鵝王?!?br />(2).佛教語。喻佛或菩薩。《涅槃經(jīng)》卷二三:“是大涅槃,唯大象王能象其底。大象王者,謂諸佛也。” 唐 李嶠 《洛州昭覺寺釋迦牟尼佛金銅瑞像碑》:“以犧帝龍顏之相,謁象王螺髻之容?!?br />(3).引申為像佛那樣救世的人。 沈曾植 《寄太夷》詩:“物論有齊鯤子小,人間何世象王來。”
《漢語大詞典》:懸象(懸象)
(1).天象。多指日月星辰。易·繫辭上作“縣象”。 漢 班固 《典引》:“懸象闇而恒文乖,彝倫斁而舊章缺?!?南朝 陳 徐陵 《為貞陽侯答王太尉書》:“公之忠孝信感人神,公之盟誓事同懸象。” 清 唐甄 潛書·性才:“又如星之戾氣,散為彗孛,亦為明體,亦為懸象。”
(2).公布歷法。 清 昭槤 嘯亭雜錄·善天文算法:“乃知圣人御世,故天預令西法傳入 中 土,使上因之懸象布命。”
《漢語大詞典》:象犀
(1).象和犀。
(2).指象牙和犀角。 宋 蘇軾 《表忠觀碑》:“ 吳 越 地方千里,帶甲十萬,鑄山煑海,象犀珠玉之富,甲於天下?!?清 鈕琇 觚賸·石言:“今夫珠璣象犀珍怪難得之物,美則美矣,固權(quán)門豪家之所宜蓄,而於我乎何有!”
分類:象牙犀角
《國語辭典》:畫象(畫象)  拼音:huà xiàng
1.古代多畫人物或故事刻于石上,稱為「畫象」。也作「畫像」。
2.古代在罪人所穿的衣服上畫五刑的圖象,以示警戒。
《漢語大詞典》:畫衣冠(畫衣冠)
傳說上古有象刑,即以異常的衣著象征五刑表示懲誡。犯人穿著特殊標志的衣冠代替刑罰,稱為“畫衣冠”。慎子·逸文:“ 有虞 之誅,以幪巾當墨,以草纓當劓,以菲履當刖,以艾韠當宮,布衣無領當大辟……畫衣冠,異章服,謂之戮。上世用戮而民不犯也。” 漢 桓寬 鹽鐵論·詔圣:“ 唐 虞 畫衣冠非阿, 湯武 刻肌膚非故,時世不同,輕重之務異也?!?span id="bh3otsx" class="book">《后漢書·酷吏傳論》:“古者敦庬,善惡易分。至於畫衣冠,異服色,而莫之犯?!?明 宋濂 《畫原》:“至於辨章服之有制,畫衣冠以示警飭……又烏可以廢之哉?”
《駢字類編》:象鼻
周書楊忠傳:于謹伐江陵,忠為前軍,屯江津。梁人束刃于象鼻以戰(zhàn),忠射之,二象反走。 埤雅見獅首下。以紀異錄:道士李終南。以玉象子如拳許。與李德裕曰 丹砂置象鼻下,象服,其砂復吐出,乃可服 張君房脞載歷城北有使君林。魏正始中。鄭公愨于三伏之際,率賓僚避暑于此。取大荷葉盛酒,以簪刺令與柄通,屈莖上輪,囷如象鼻,傳翕之名為碧筒。明一統(tǒng)志:象鼻巖在臺州府城西三十五里,下枕深潭。 宋張俞仲詩:至今鼻準醮清流。鮑照登大雷岸與妹書見雀蛤下。 盛恩焦山賦見鹿觡下。
《國語辭典》:圖象(圖象)  拼音:tú xiàng
1.描繪形象。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諧隱》:「謎也者,回互其辭,使昏迷也?;蝮w目文字,或圖象品物。」《六部成語注解。禮部》:「圖象讖緯之書占治亂:圖象,以畫圖像形也?!挂沧鳌笀D像」。
2.肖像,人物形象?!度龂?。卷七。魏書。臧洪傳》:「昔晏嬰不降志于白刃,南史不曲筆以求生,故身著圖象,名垂后世?!挂沧鳌笀D像」。
《漢語大詞典》:犧象(犧象)
古代飾有鳥形、鳥羽或象骨的酒器。一說為犧尊和象尊的合稱。禮記·明堂位:“季夏六月,以禘禮祀 周公 於大廟,牲用白牡,尊用犧象?!?鄭玄 注:“尊,酒器也。犧尊以沙羽為畫飾,象骨飾之?!?span id="bkq7xs5" class="book">《左傳·定公十年》:“且犧象不出門,嘉樂不野合。” 杜預 注:“犧象,酒器,犧尊,象尊也?!?孔穎達 疏:“ 鄭眾 云……犧尊飾以翡翠,象尊以象鳳凰。 阮諶 三禮圖:犧尊畫牛以飾,象尊畫象以飾,當尊腹上畫牛象之形。 王肅 以為犧尊象尊為牛象之形,背上負尊。 魏 太和 中, 青州 掘得 齊 大夫 子尾 送女器,為牛形而背上負尊,古器或當然也。” 唐 劉禹錫 《上仆射李相公啟》:“夫溝中之木,與犧象同體。追琢不至,坐成枯薪;朱而藍之,猶足為器?!?明楊珽《龍膏記·起釁》:“南衙北府無相抗,怎把干戈暗藏犧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