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427
典故
16
詞典
206
佛典
6
其它
199
共206,分14頁顯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3
4
5
下一頁
詞典
臺諫
諫官
諫議
諫垣
諫諍
諫草
諫臣
納諫
司諫
從諫
諫書
諫省
諫院
直諫
極諫
《漢語大詞典》:
臺諫(臺諫)
唐 宋 時以專司糾彈的御史為臺官,以職掌建言的給事中、諫議大夫等為諫官。兩者雖各有所司,而職責往往相混,故多以“臺諫”泛稱之。 明 初廢諫院,以給事中兼領(lǐng)監(jiān)察與規(guī)諫,兩者開始合流。至 清 雍正 元年,又使之同隸都察院,于是臺諫完全合二為一。 宋
李綱
《上淵圣皇帝實言封事》
:“立乎殿陛之間與天子爭是非者,臺諫也。”
《
宋史·蕭服傳
》
:“ 服 文辭勁麗,宜居翰苑。朕愛其鯁諤,顧臺諫中何可闕此人!”
分類:
臺諫
專司
糾彈
御史
職掌
建言
給事中
諫議大夫
等為
諫官
之
《國語辭典》:
諫官(諫官)
拼音:
jiàn guān
職官名。專司諫諍之職的官吏。如御史、諫議大夫等。
分類:
諫官
諫諍
官員
《國語辭典》:
諫議(諫議)
拼音:
jiàn yì
直言規(guī)諫論議。如:「若君上有過,忠直之臣必犯顏諫議?!?/div>
分類:
諫議
官名
諫諍
諫議大夫
論議
文字
太平天國
《漢語大詞典》:
諫垣(諫垣)
指諫官官署。 唐
權(quán)德輿
《酬南園新亭宴會琚新第慰慶之作時任賓客》
詩:“予壻信時英,諫垣金玉聲?!?宋
歐陽修
《謝知制誥啟》
:“代言禁掖,已愧才難,兼職諫垣,猶當責重。” 清
陳康祺
《
郎潛紀聞
》
卷一:“以余所聞, 嘉 道 之間, 蘇廷魁 、 陳慶鏞 、 朱琦 為諫垣三直?!?/div>
分類:
諫官
諫官官署
官官
官署
《國語辭典》:
諫諍(諫諍)
拼音:
jiàn zhēng
直言規(guī)勸在上位的人?!度龂?。卷一四。魏書。劉放傳》:「然時因群臣諫諍,扶贊其義,并時密陳損益,不專導諛言。」
分類:
諫諍
直言
規(guī)勸
《國語辭典》:
諫草(諫草)
拼音:
jiàn cǎo
諫章的草稿。《宋史。卷三三七。范鎮(zhèn)傳》:「初,蘇軾約俱上章論列,諫草以具,見祖禹疏,遂附名同奏?!?/div>
分類:
諫書
草稿
《國語辭典》:
諫臣(諫臣)
拼音:
jiàn chén
負責或勇于勸諫天子過失的臣子。如:「魏徵是歷史上有名的諫臣?!?/div>
分類:
直言
諫諍
規(guī)勸
官員
《國語辭典》:
納諫(納諫)
拼音:
nà jiàn
接受規(guī)勸、諫言?!秶Z。晉語八》:「納諫不忘其師,言身不失其友?!埂侗笔?。卷二三。于栗磾傳》:「自古明王圣主,皆虛心納諫,以知得失,天下乃安?!?/div>
分類:
納諫
接受
規(guī)勸
進諫
臣下
帝王
《漢語大詞典》:
司諫(司諫)
官名。
《
周禮
》
地官之屬。主管督察吏民過失,選拔人才。 唐 門下省的諫官,有補闕、拾遺。 宋太宗 端拱 初改補闕為左右司諫,掌諷諭規(guī)諫。 元 以后廢。參閱
《
文獻通考·職官四
》
。
分類:
官名
地官
主管
督察
吏民
過失
選拔
人才
《漢語大詞典》:
從諫(從諫)
聽從諫言。
《
書·說命上
》
:“惟木從繩則正,后從諫則圣?!?span id="gurzbjg" class="book">《
漢書·梅福傳
》:“昔 高祖 納善若不及,從諫若轉(zhuǎn)圜,聽言不求其能,舉功不考其素?!?隋
王通
《
中說·禮樂
》
:“虐哉 漢武 !未嘗從諫也?!?span id="sa1muw6" class="book">《
宋史·呂公著傳
》:“ 太宗 之德,以能屈己從諫爾?!眳⒁姟?從諫如流 ”。
分類:
聽從
諫言
《國語辭典》:
從諫如流(從諫如流)
拼音:
cóng jiàn rú liú
形容人有雅量,能像水由高處順流而下般接受別人的直言規(guī)勸。清。洪升《長生殿》第二出:「任人不二,委姚、宋于朝堂;從諫如流,列張、韓于省闥?!?/div>
分類:
聽從
從善
善意
規(guī)勸
象水
水從
高處
順暢
《國語辭典》:
諫書(諫書)
拼音:
jiàn shū
臣子諫諍君上的奏書。《漢書。卷八八。儒林傳。王式傳》:「臣以三百五篇諫,是以亡諫書?!?/div>
分類:
諫書
進諫
奏章
帝王
《漢語大詞典》:
諫省(諫?。?/div>
御史臺的別稱。 唐
劉禹錫
《李賈二大諫拜命后寄楊八壽州》
詩:“諫省新登二直臣,萬方驚喜捧絲綸。” 宋
司馬光
《英宗皇帝挽歌辭》
之三:“諫省臣無狀,龍鱗昔屢嬰?!?清
方文
《四令君詩·梁宣城平叔》
:“明年入諫省,奉使 閩 粵 行?!?/div>
分類:
御史臺
《國語辭典》:
諫院(諫院)
拼音:
jiàn yuàn
古代諫官的衙署。也稱為「諫垣」。
分類:
諫官
御史臺
諫官官署
官官
官署
門下
門下省
諫議大夫
正言
令狐
博士
《國語辭典》:
直諫(直諫)
拼音:
zhí jiàn
直言規(guī)諫?!妒酚?。卷三九。晉世家》:「伯宗以好直諫得此禍,國人以是不附厲公。」《文選。東方朔。非有先生論》:「將儼然作矜莊之色,深言直諫,上以拂人主之邪,下以損百姓之害?!?/div>
分類:
直諫
直言
規(guī)諫
《漢語大詞典》:
極諫(極諫)
盡力規(guī)勸。古多用于臣下對君主。
《
韓非子·外儲說左下
》
:“ 桓公 問置吏於 管仲 。 管仲 曰:‘……犯顏極諫,臣不如 東郭牙 ,請立以為諫臣。’” 漢
劉向
《
說苑·善說
》
:“夫大臣重祿而不極諫,近臣畏罪而不敢言。” 唐
陳子昂
《諫靈駕入京書》
:“明王不惡切直之言以納忠,烈士不憚死亡之誅以極諫?!?span id="5ibivia" class="book">《
清史稿·高宗紀一
》:“戊辰,策試貢士,詔能深悉時政直言極諫者聽?!?/div>
分類:
盡力
規(guī)勸
臣下
下對
帝王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