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百家  拼音:bǎi jiā
1.概稱多數(shù)人家。如:「百家姓」。
2.各種流派?!盾髯印=獗巍罚骸附裰T侯異政,百家異說,則必或是或非,或治或亂?!埂段倪x。夏侯湛。東方朔書贊》:「陰陽圖緯之學(xué),百家眾流之論。」
《國語辭典》:百家姓  拼音:bǎi jiā xìng
書名。舊時童蒙課讀之書,不著作者姓名。用姓氏編成韻文,每句四字,以便誦讀,始趙而終司空。收單姓四百零八,復(fù)姓三十。見宋。王明清《玉照新志》卷三。
《國語辭典》:同行  拼音:tóng xíng
同道而走,結(jié)伴而行?!对娊?jīng)。邶風(fēng)。北風(fēng)》:「惠而好我,攜手同行?!埂度辶滞馐贰返谌呕兀骸讣热蝗绱?,我也是投軍去的,便和你同行,何如?」
《國語辭典》:上行  拼音:shàng háng
1.尊位?!稘h書。卷六八?;艄鈧鳌罚骸赣谑菤⑴V镁?,謝其鄰人,灼爛者在于上行,馀各以功次坐,而不錄言曲突者?!?br />2.上市貨賣。宋。吳自牧《夢粱錄。卷一三。團行》:「更有兒童戲耍物件,亦有上行之所,每日街市,不知貨幾何也?!埂队魇烂餮浴>硪晃?。史弘肇龍虎君臣會》:「那里去偷只狗子,把來打殺了,煮熟去賣,卻不須去上行?!?/div>
《國語辭典》:同人  拼音:tóng rén
1.《易經(jīng)》卦名。六十四卦之一。乾(?)上離(?)下。意為與人和協(xié)。
2.同在一處做事的人。唐。張南史〈陸勝宅秋暮雨中探韻同作〉詩:「同人永日自相將,深竹閒園偶辟疆?!挂沧鳌竿隆?、「同仁」。
3.和別人,同別人。如:「剛剛才看到他在那里同人說話,怎么一會兒的功夫就不見人影了?!?/div>
《國語辭典》:狀元(狀元)  拼音:zhuàng yuán
1.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殿試一甲第一名?!段宕菲皆挕A菏?。卷上》:「探聽得試院開榜了,卻是別人做了狀元,別人做了榜眼,別人做了探花郎?!埂度辶滞馐贰返诙兀骸更c了一本戲,是梁灝八十歲中狀元的故事?!?br />2.稱現(xiàn)在各類考試中的榜首。
《國語辭典》:業(yè)者(業(yè)者)  拼音:yè zhě
經(jīng)營某一行業(yè)的人或公司。如:「百貨業(yè)者」、「電腦業(yè)者」、「成衣業(yè)者」。
《國語辭典》:同道  拼音:tóng dào
1.思想、觀念相同?!睹献?。離婁下》:「禹稷、顏回同道?!?jié)h。王充《論衡。齊世》:「帝王治世,百代同道。」
2.志趣相同。唐。張謂 夜同宴用人字詩:「平生頗同道,相見日相親?!顾?。歐陽修〈朋黨論〉:「大凡君子與君子,以同道為朋?!?br />3.同一行業(yè)?!抖膛陌阁@奇》卷二:「你兩家同道中又是對手,正好做一對兒夫妻?!?br />4.同路。如:「那天我和他同道回家?!?/div>
《國語辭典》:在行  拼音:zài háng
內(nèi)行、有經(jīng)驗而通曉其內(nèi)容。《紅樓夢》第一六回:「難道大爺比咱們還不會用人!偏你又怕他不在行了。誰都是在行的!」《老殘游記》第一六回:「他送過幾回信,頗在行,到衙門里也敢進去?!?/div>
《國語辭典》:鼻祖  拼音:bí zǔ
始祖、創(chuàng)始人。如:「這條老街以豆腐聞名,每家賣豆腐的都自稱是鼻祖。」《正字通。鼻部》:「人之胚胎,鼻先受形,故謂始祖為鼻祖?!菇?。元好問濟南廟中古檜同叔能賦〉:「瀨鄉(xiāng)留耳孫,闕里傳鼻祖?!?/div>
《漢語大詞典》:行所
即行在所。 漢 班固 《西都賦》:“行所朝夕,儲不改供?!?span id="jnehj7y" class="book">《魏書·術(shù)藝傳·徐謇》:“ 高祖 幸 懸瓠 ,其疾大漸,乃馳驛召 謇 ,令水路赴行所,一日一夜行數(shù)百里?!?span id="acusucn" class="book">《南史·宋紀(jì)上·武帝》:“師旋, 晉 帝遣侍中黃門,勞師於行所?!眳⒁姟?行在所 ”。
舊時同行業(yè)組織的公所。《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擬抵制禁例策》:“行有行所,有行長,會議於行所,總制於行長?!?/div>
《漢語大詞典》:行在所
(1).指天子所在的地方。史記·衛(wèi)將軍驃騎列傳:“右將軍 蘇建 盡亡其軍,獨以身得亡去,自歸大將軍……遂囚 建 詣行在所?!?裴駰 集解引 蔡邕 曰:“天子自謂所居曰‘行在所’,言今雖在京師,行所至耳?!?span id="jcumzmy" class="book">《漢書·武帝紀(jì)》:“諭三老孝弟以為民師,舉獨行之君子,徵詣行在所?!?顏師古 注:“天子或在京師,或出巡狩,不可豫定,故言行在所耳,不得亦謂京師為行在也?!?br />(2).專指天子巡行所到之地。晉書·忠義傳·嵇紹:“ 紹 以天子蒙塵,承詔馳詣行在所?!?宋 李綱 《編類建炎制詔奏議表札集敘》:“某 建炎 初,自領(lǐng) 開封府 事,蒙恩除尚書右僕射兼中書侍郎,以六月一日至南京行在所供職?!?span id="oltum5m" class="book">《明史·徐達傳》:“捷聞, 太祖 幸 汴梁 ,召 達 詣行在所,置酒勞之?!?/div>
《國語辭典》:本業(yè)(本業(yè))  拼音:běn yè
本身的職業(yè)。如:「我本業(yè)是機械工程師,只有假日才回老家?guī)透改缚吹?,賣雜貨。」《三國演義》第二八回:「老夫耕讀傳家,止生此子,不務(wù)本業(yè),惟以游獵為事?!?/div>
《漢語大詞典》:故業(yè)(故業(yè))
(1).先例;成規(guī)。國語·魯語上:“夫 齊 ,棄 太公 之法,而觀民於社,君為是舉,而往觀之,非故業(yè)也,何以訓(xùn)民?” 韋昭 注:“業(yè),事也?!?span id="9czrtb0" class="book">《后漢書·馬融傳》:“由質(zhì)要之故業(yè),率典刑之舊章?!?br />(2).指祖上傳下的基業(yè)、家業(yè)。 漢 賈誼 《過秦論上》:“ 孝公 既沒, 惠文 、 武 、 昭襄王 蒙故業(yè),因遺策,南取 漢中 ,西舉 巴 蜀 ?!?唐 薛用弱 《集異記補編·李清》:“﹝其人﹞因指前后閭閈:‘此皆我祖先之故業(yè)?!?br />(3).舊時從事的行業(yè)。 清 俞蛟 《潮嘉風(fēng)月記·麗品》:“小姑曰:‘兒曾侍寢玉堂,何可復(fù)理故業(yè)?’”
《漢語大詞典》:白帽
(1).即白紗帽。宋書·明帝紀(jì):“坐定, 休仁 呼主衣白帽代之,令備羽儀?!眳⒁姟?白紗帽 ”。
(2).白色帽子。 唐 杜甫 《別董颋》詩:“當(dāng)念著白帽,采薇青云端?!?宋 梅堯臣 《次韻和吳正伸以予往南陵見寄兼惠新醞早蟹》:“入門得寄詩,欲覽整白帽。”
(3).白布帽。舊時喪服。俗稱白包頭。南史·梁安成康王秀傳:“及薨, 四川 人裂裳為白帽哀哭以迎送之?!?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二》:“ 商君 車裂而 秦 人不憐, 武侯 則巷祭路哭,白帽成俗。”
(4).指 回 民?;刈宕靼装保史Q。 清 黃遵憲 《烏之珠歌》:“黃巾甫平白帽擾,戰(zhàn)馬每歲從周旋?!?br />(5).現(xiàn)代醫(yī)務(wù)、飲食等行業(yè)的工作帽。 沈從文 《三三》:“坐了一會兒,出來了一個穿白袍戴白帽、裝扮古怪的女人。”《新民晚報》1983.12.11:“別看這水餃攤是簡陋的披棚,走進去一看,在工作的社員個個頭戴白帽,身穿白服,桌凈地潔?!?/div>
《漢語大詞典》:白紗帽(白紗帽)
白紗制的高頂帽。自 晉 至 南朝 梁 皇帝平時所戴。梁書·侯景傳:“ 景 自篡立后,時著白紗帽?!?span id="0wt0xpm" class="book">《隋書·禮儀志六》:“﹝ 梁 天監(jiān) 八年﹞帝改去還皆乘輦,服白紗帽?!?宋 邵博 聞見后錄卷八:“ 蕭道成 既誅 蒼梧王 , 王敬則 手取白紗帽加 道成 首,令即位……蓋 晉 、 宋 、 齊 、 梁 以來,惟人君得著白紗帽。家有 范瓊 畫 梁武帝 本,亦著白紗帽也。”
分類:平時帝王
《漢語大詞典》:諸行(諸行)
各種品行。 晉 葛洪 抱樸子·行品:“凡此諸行,了無一然,而不躋善人之跡者,下人也。”
各個行業(yè)。 宋 灌圃耐得翁 都城紀(jì)勝·茶坊:“又有一等專是諸行借工賣伎人會聚行老處,謂之市頭。”
《國語辭典》:改行  拼音:gǎi háng
改變原來的職業(yè)?!段拿餍∈贰返诙呕兀骸冈蹅円男幸蚕舆t了,這不是活活的要餓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