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yàn)
詞格校驗(yàn)
曲格校驗(yàn)
對聯(lián)校驗(yàn)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10
詞典
1
分類詞匯
9
分類詞匯
地栗
烏芋
葧臍
葧薺
黑三棱
馬蹄
鳧茈
地梨
地貨
《漢語大詞典》:
地栗
荸薺的別名。 宋
華岳
《翠微南征錄·呈陳平仲》
:“薦公地栗三盃酒,分我天香一味羹?!?/div>
分類:
荸薺
《國語辭典》:
烏芋(烏芋)
拼音:
wū yù
荸薺的別名。參見「荸薺」條。
分類:
荸薺
《漢語大詞典》:
葧臍(葧臍)
即荸薺。又名烏芋。 明
李時珍
《
本草綱目·果五·烏芋
》
:“烏芋,其根如芋而色烏也。鳧喜食之,故
《
爾雅
》
名鳧茈,遂訛為鳧茨,又訛為荸薺?!?span id="3hxofvq" class="book">《
說文·艸部
》“芍,鳧茈也”清 段玉裁 注:“今人謂之葧臍,即鳧茈之轉(zhuǎn)語?!眳⒁姟?荸薺 ”。
分類:
荸薺
《國語辭典》:
荸薺(荸薺)
拼音:
bí qí
植物名。莎草科荸薺屬,多年生草本。生于濕地或沼澤。地下莖匍匐,頂芽膨大,塊莖狀,球形。莖高十五至八十公分,葉退化成鞘狀。塊莖皮黑而厚,肉白,可供食用。也稱為「葧薺」、「馬蹄」、「鳧茨」、「鳧茈」、「地栗」、「烏芋」。
分類:
荸薺
有些
地區(qū)
名地
馬蹄
《國語辭典》:
葧薺(葧薺)
拼音:
bó qí
荸薺的別名。參見「荸薺」條。
分類:
荸薺
《漢語大詞典》:
黑三棱
(1).草名。根莖可入藥,可釀酒。
(2).荸薺的別名。以葉背有三棱劍脊而得名。見 明 李時珍
《
本草綱目·果六·烏芋
》
。
分類:
荸薺
草名
根莖
入藥
釀酒
三棱
《國語辭典》:
馬蹄(馬蹄)
拼音:
mǎ tí
1.馬足底由皮膚衍生而來的角質(zhì)鞘。唐。
劉長卿
送李判官之潤州行營
詩:「江春不肯留歸客,草色青青送馬蹄?!埂度辶滞馐贰返谝涣兀骸负竺骜R蹄一片聲音,自然是本縣知縣過。」
2.《莊子》書的篇名。全篇以馬為譬喻,申明老子所言「無心作為,人民自然感化;清靜不擾,人民自然正當(dāng)」的旨意。
3.荸薺的別名。參見「荸薺」條。
分類:
方言
燒餅
莼菜
沉香
馬蹄
箭靶
蹄子
荸薺
硯臺
篇名
殘害
等比
抨擊
儒家
提倡
仁義
禮樂
桎梏
射箭
技巧
《漢語大詞典》:
馬蹄草(馬蹄草)
莼菜的別名。見 清 厲荃
《
事物異名錄·蔬穀上·莼
》
。
分類:
莼菜
《國語辭典》:
鳧茈(鳧茈)
拼音:
fú cí
荸薺的別名。參見「荸薺」條。
分類:
荸薺
《漢語大詞典》:
地梨
(1).多年生草本植物,野生在濕地里,地下莖象荸薺,可以吃。
(2).這種植物的地下球莖。
(3).方言。荸薺。 孫犁
《白洋淀記事·織席記》
:“還要在冰凌里,用兩只手去挖地梨?!?/div>
分類:
多年生
方言
種植
植物
草本植物
荸薺
地下
球莖
野生
濕地
地里
地下莖
《漢語大詞典》:
地貨(地貨)
舊時商業(yè)用語。稱附地而生的蔬果,如白菜、蘿卜、番薯、西瓜、荸薺等。
分類:
商業(yè)
業(yè)用
蔬果
白菜
蘿卜
番薯
西瓜
荸薺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