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62
詞典
12
分類詞匯
50
共50,分4頁顯示
上一頁
1
1
2
3
4
3
4
下一頁
分類詞匯
(續(xù)上)
蘇合香
齊落
花十八
白纻歌
回腰
白纻詞
武曲
宮袖
河滿子
前溪曲
何滿子
回波舞
雜舞
天仙子
邯鄲曲
《國語辭典》:
蘇合香(蘇合香)
拼音:
sū hé xiāng
植物名。金縷梅科楓香屬,落葉喬木。葉互生,掌狀五至七裂,有長柄?;▎涡裕刍ǘ鄶?shù)集生成頂生總狀花序,花被不存,雌花序頭狀。集合果球形,由多數(shù)蒴果集生而成。樹皮中樹脂,制蘇合香,可殺蟲,治疥癬、凍瘡等病癥。原產(chǎn)北美。也稱為「甜楓」。
分類:
金縷
喬木
舞曲
小亞細(xì)亞
樹脂
《漢語大詞典》:
齊落(齊落)
古舞曲名。
《
尚書大傳
》
卷一下:“冬伯之樂,舞齊落?!?鄭玄 注:“齊落,終也,言象物之終也。齊,或為聚?!?/div>
分類:
古舞曲名
舞曲
《漢語大詞典》:
花十八
舞曲名。 宋
歐陽修
《玉樓春·題上林后亭》
詞:“杯深不覺瑠璃滑,貪看
《六么》
《花十八》
?!?宋
王灼
《
碧雞漫志·六么
》
:“ 歐陽永叔 云:‘貪看
《六么》
《花十八》
?!饲鷥?nèi)一疊名
《花十八》
,前后十八拍,又四花拍,共二十二拍,樂家者流所謂花拍,蓋非其正也。曲節(jié)抑揚(yáng)可喜,舞亦隨之,而舞
《筑毬》
、
《六么》
,至
《花十八》
益奇?!?宋
范成大
《酒邊》
詩之二:“新樣
《筑毬》
《花十八》
,丁寧 小玉 謾吹簫?!?/div>
分類:
舞曲
舞曲名
《國語辭典》:
白纻歌(白紵歌)
拼音:
bái zhù gē
樂曲名。興起于六朝時期,流行于吳地的舞曲歌,即白纻舞歌,歌詞主要是描摹白纻舞女的舞姿體態(tài)。也稱為「白苧詞」
分類:
樂府
舞曲
《漢語大詞典》:
白纻舞(白紵舞)
盛行于 晉 、 南朝 各代的 江 南民間舞蹈。有獨舞和群舞兩種。舞者穿輕紗般的白色長袖舞衣,故稱。
《
晉書·樂志下
》
:“
《白紵舞》
,案舞詞有巾袍之言,紵本 吳 地所出,宜是 吳 舞也。” 南朝 宋 鮑照
《奉始興王白紵舞曲啟》
:“被教作白紵舞歌辭,謹(jǐn)竭庸陋,裁為四曲,附啟上呈?!?唐
王建
《白紵歌》
之二:“城頭烏棲休擊歌,青蛾彈瑟
《白紵舞》
?!?/div>
分類:
盛行
南民
民間
舞蹈
《漢語大詞典》:
回腰(迴腰)
亦作“廻腰”。
(1).轉(zhuǎn)動身腰。 南朝 梁
徐勉
《應(yīng)令詠舞詩》
:“舉腕嫌衫重,廻腰覺態(tài)妍?!?br />(2).舞曲名。 唐
元稹
《贈雙文》
詩:“何因肎
《垂手》
,不敢望
《迴腰》
?!?唐
元稹
《舞腰》
詩:“未必諸郎知曲誤,一時偷眼為
《迴腰》
?!?/div>
分類:
轉(zhuǎn)動
舞曲
舞曲名
動身
身腰
《漢語大詞典》:
白纻詞(白紵詞)
樂府 吳 舞曲名。 唐
李白
《贈丹陽橫山周處士》
詩:“時枉
《白紵詞》
,放歌 丹陽湖 。” 徐柯
《白紵詞》
之三:“千觴萬酌君莫辭,聽吾前歌
《白紵詞》
。”參見“ 白紵歌 ”。
分類:
樂府
舞曲
《國語辭典》:
白纻歌(白紵歌)
拼音:
bái zhù gē
樂曲名。興起于六朝時期,流行于吳地的舞曲歌,即白纻舞歌,歌詞主要是描摹白纻舞女的舞姿體態(tài)。也稱為「白苧詞」
分類:
樂府
舞曲
《漢語大詞典》:
武曲
星名。舊時迷信說法,人間諸事均有上天星宿分別執(zhí)掌。武曲星主管武事。 宋
王禹偁
《授節(jié)度使左金吾衛(wèi)上將軍制》
:“具官某,將門襲慶,武曲儲精。” 宋
楊無咎
《柳梢青》
詞:“霽天欲曉,武曲增明。元是今朝,會生名將,力佐中興?!?span id="m15010y" class="book">《水滸傳》引首:“‘文有文曲,武有武曲?!说氖?玉帝 差遣 紫微宮 中兩座星辰下來,輔佐這朝天子?!?br />武舞曲。
《
禮記·祭統(tǒng)
》
“舞莫重於
《武宿夜》
” 漢 鄭玄 注:“
《武宿夜》
,武曲名也?!?/div>
分類:
星名
武舞
舞曲
迷信
人間
諸事
上天
天星
星宿
分別
執(zhí)掌
《漢語大詞典》:
宮袖
舞女的長袖。 宋
楊億
《公子》
詩:“夾道青樓拂綵霓,月軒宮袖按
《前溪》
。”
《前溪》
,舞曲名。
分類:
舞女
長袖
舞曲
《漢語大詞典》:
河滿子(河滿子)
(1).即
《何滿子》
。舞曲名。 唐 段成式
《
酉陽雜俎·貝編
》
:“ 荊州 貞元 初,有狂僧, 些僧 其名者,善歌
《河滿子》
。” 宋
葛立方
《
韻語陽秋
》
卷十五:“ 白樂天 云:‘
《河滿子》
, 開元 中, 滄州 歌者臨刑進(jìn)此曲以贖死,竟不得免?!币嗍》Q“ 河滿 ”。 清
余懷
《
板橋雜記·軼事
》
:“一聲
《河滿》
,人何以堪。”參見“ 何滿子 ”。
(2).詞牌名。詳“ 何滿子 ”。
分類:
詞牌名
舞曲
《國語辭典》:
何滿子(何滿子)
拼音:
hé mǎn zǐ
1.人名。唐玄宗時歌者,滄州(今河北省滄縣東南)人。生卒年不詳。擅長作曲,歌聲婉轉(zhuǎn)。后因故被玄宗處死,臨刑前曾作曲贖死,仍不得赦免。
2.詞牌名。本唐教坊曲,唐玄宗時歌者何滿子臨刑前所作。或作〈斷腸詞〉、〈河滿〉、〈河滿子〉。
3.曲牌名。南曲入小石調(diào),句法與詞法同。
4.詩名。唐代白居易所撰。以描述開元中滄州歌者何滿子臨刑所進(jìn)之曲。全詩為:「世傳滿子是人名,臨就刑時曲始成。一曲四調(diào)歌八疊,從頭便是斷腸聲?!?/div>
分類:
舞曲
舞曲名
詞牌名
唐玄宗
單調(diào)
著名
六言
寫作
六句
三十六
三句
一字
《漢語大詞典》:
前溪曲
古樂府 吳 聲舞曲。
《
宋書·樂志一
》
:“
《前溪哥》
者, 晉 車騎將軍 沈充 所制?!?北周
庾信
《烏夜啼》
:“促柱繁弦非
《子夜》
,歌聲舞態(tài)異
《前溪》
。”
《
樂府詩集·清商曲辭一·吳聲歌曲一
》
引 南朝 陳 智匠
《古今樂錄》
:“吳聲十曲……七曰
《前溪》
。”
《
樂府詩集·清商曲辭二·〈前溪歌七首〉序
》
:“ 郗昂
《樂府解題》
曰:‘
《前溪》
,舞曲也?!?/div>
分類:
舞曲
《國語辭典》:
何滿子(何滿子)
拼音:
hé mǎn zǐ
1.人名。唐玄宗時歌者,滄州(今河北省滄縣東南)人。生卒年不詳。擅長作曲,歌聲婉轉(zhuǎn)。后因故被玄宗處死,臨刑前曾作曲贖死,仍不得赦免。
2.詞牌名。本唐教坊曲,唐玄宗時歌者何滿子臨刑前所作?;蜃鳌磾嗄c詞〉、〈河滿〉、〈河滿子〉。
3.曲牌名。南曲入小石調(diào),句法與詞法同。
4.詩名。唐代白居易所撰。以描述開元中滄州歌者何滿子臨刑所進(jìn)之曲。全詩為:「世傳滿子是人名,臨就刑時曲始成。一曲四調(diào)歌八疊,從頭便是斷腸聲?!?/div>
分類:
舞曲
舞曲名
詞牌名
唐玄宗
單調(diào)
著名
六言
寫作
六句
三十六
三句
一字
《漢語大詞典》:
何滿(何滿)
即 何滿子 。 唐
元稹
《何滿子歌》
:“ 何滿 能歌聲宛轉(zhuǎn), 天寶 年中世稱罕。嬰刑繫在囹圄間,下調(diào)哀音歌憤懣。梨園弟子奏 玄宗 ,一唱承恩羈網(wǎng)緩。便將
《何滿》
為曲名,御譜親題樂府纂?!眳⒁姟?何滿子 ”。
《漢語大詞典》:
回波舞
舞曲名。
《
新唐書·崔日用傳
》
:“宴內(nèi)殿,酒酣,起為
《回波舞》
。”參見“ 回波樂 ”。
分類:
舞曲
舞曲名
《漢語大詞典》:
回波樂(迴波樂)
唐 教坊曲名。又舞曲名,詞牌名。 北魏 尒朱榮 曾與左右連手踏地歌唱
《回波樂》
,歌辭久佚。其曲調(diào)至 唐 入大曲?,F(xiàn)存 唐 人詞皆為六言絕句體。起句例用“回波爾時”四字。單調(diào)二十四字,平韻或仄韻。
見“ 迴波詞 ”。
分類:
教坊
坊曲
舞曲
《漢語大詞典》:
雜舞(雜舞)
古代用于宴會的舞曲。 唐
沈亞之
《柘枝舞賦》
:“昔神祖之克戎,賔雜舞以混會柘枝?!?span id="61tboat" class="book">《
樂府詩集·舞曲歌辭·雜舞
》 宋 郭茂倩 題解:“自 漢 以后,樂舞寖盛,故有雅舞,有雜舞。雅舞用之郊廟朝饗,雜舞用之宴會?!?span id="jwyaxzn" class="book">《
樂府詩集·舞曲歌辭·雜舞
》 宋 郭茂倩 題解:“雜舞者,
《公莫》
、
《巴渝》
、
《槃舞》
、
《鞞舞》
、
《鐸舞》
、
《拂舞》
、
《白紵》
之類是也。始皆出自方俗,后寖陳於殿庭?!?/div>
分類:
宴會
舞曲
題解
《漢語大詞典》:
天仙子
(1).詞牌名。來自 西域 ,本名
《萬斯年》
,屬 龜茲 部舞曲,后用為詞牌。因 皇甫松 詞有“懊惱天仙應(yīng)有以”句,取以為名。有單調(diào)、雙調(diào)兩體:單調(diào)三十四字,有五仄韻、四仄韻、兩仄韻、三平韻、五平韻數(shù)種;雙調(diào)六十八字,仄韻。
(2).曲牌名。南曲黃鐘宮、北曲雙調(diào)均有同名曲牌。南曲有二:其一作引子,字句格律與詞牌全闋同,亦有只用前半闋者;另一用作過曲,與詞牌全闋同。北曲有
《天仙令》
,入雙角只曲,亦作
《天仙子》
,與南曲異。
(3).植物名。又稱“莨菪”。葉和種子可入藥。
分類:
植物
詞牌名
曲牌名
來自
南曲
黃鐘宮
西域
北曲
本名
葉和
種子
調(diào)均
有同
入藥
同名
名曲
龜茲
舞曲
《漢語大詞典》:
邯鄲曲(邯鄲曲)
古代 趙國 都城 邯鄲 流行的舞曲。 清
姚鼐
《秦宮辭》
:“ 秦皇 愛聽
《邯鄲曲》
,不及 叢臺 夜宴聲?!?/div>
分類:
都城
邯鄲
流行
舞曲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