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重膳
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菜肴。泛指豐盛的膳食。后漢書·周舉傳:“理天下寃枉之獄,除太官重膳之費?!?span id="cwknknh" class="book">《三國志·魏志·華歆傳》:“今大官重膳,而司徒蔬食?!?span id="yvthjfx" class="book">《三國志·吳志·是儀傳》:“﹝ 儀 ﹞服不精細,食不重膳?!?/div>
《漢語大詞典》:異膳(異膳)
指珍饈美味。三國志·魏志·武宣卞皇后傳“尊后曰皇太后,稱 永壽宮 ” 裴松之 注引 晉 王沉 魏書:“太后幸第請諸家外親,設(shè)下廚,無異膳。太后左右,菜食粟飯,無魚肉。其儉如此。”北史·李遷哲傳:“ 信州 先無倉儲,軍糧匱乏……時有異膳,即分賜兵士?!?/div>
《漢語大詞典》:夜膳
晚飯。《老殘游記》第二回:“﹝ 老殘 ﹞進得店去,茶房便來回道:‘客人,用甚么夜膳?’”
分類:晚飯
《漢語大詞典》:造膳
制作食品。 唐 苑咸 《為李林甫謝賜車螯蛤蜊等狀》:“內(nèi)品官 葉惠仙 至,奉宣圣旨,賜臣車螯蛤蜊等,仍令便造膳?!?/div>
分類:食品
《漢語大詞典》:貶膳(貶膳)
謂飯量減少。周書·藝術(shù)傳·姚僧垣:“至尊貶膳日久,脈候何如?”
分類:飯量減少
《漢語大詞典》:毀膳
指皇帝在發(fā)生災(zāi)害或天象變異時,減少膳供,或素食,以表示引咎自責(zé)。 南朝 宋 鮑照 《河清頌》:“復(fù)禮歸仁,觀恒通變,一物有違,戚言毀膳?!?/div>
《漢語大詞典》:餌膳(餌膳)
飲食。 唐 崔融 《嵩山啟母廟碑》:“鼎俎則麟胎鳳卵,烝蕙燃蓂;餌膳則木蜜金膏,玉漿瓊酒。”
分類:飲食
《漢語大詞典》:登膳
進食。 宋 晏殊 《東園》詩:“ 潘 蔬足登膳, 陶 秫徑取醉。”
分類:進食
《漢語大詞典》:廩膳生(廩膳生)
即廩生。明史·選舉志一:“先以六等試諸生優(yōu)劣,謂之歲考,一等前列者,視廩膳生有缺,依次充補,其次補增廣生?!?span id="7bnhnza" class="book">《清史稿·選舉志一》:“生員色目,曰廩膳生、增廣生、附生?!眳⒁姟?廩生 ”。
分類:廩生
《國語辭典》:廩生(廩生)  拼音:lǐn shēng
明清兩代由公家發(fā)給銀兩、糧食的生員。《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廩生到此便宜貢,且從容一邊站立,看別個賞花紅。」也稱為「廩膳生員」。
《漢語大詞典》:禁膳
帝王宮中的膳食供奉。新唐書·劉晏傳:“時大兵后,京師米斗千錢,禁膳不兼時,甸農(nóng)挼穗以輸?!?/div>
《漢語大詞典》:飫膳(飫膳)
猶飽餐。 宋 文瑩 《玉壺清話》卷七:“ 倫 謂麾下曰:‘虜氣鋭於進,吾當(dāng)卷甲銜枚掩其后以擊之……’遂飽秣飫膳,伺其夕,懷短兵,暗逐其后?!?/div>
《漢語大詞典》:殷膳
宴享中途又致之膳,用以表示念賓之意無倦。周禮·秋官·掌客:“凡諸侯之禮……殷膳大牢。” 鄭玄 注:“殷,中也。中又致膳,示念賓也。”
分類:宴享中途
《漢語大詞典》:蚤膳
早餐。蚤,通“ 早 ”。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十:“ 文肅公 安國 ,清操冠時,每日出內(nèi)直,家不舉炊,挈幼子同輿,市餅餌數(shù)枚以代蚤膳。”
分類:早餐
《漢語大詞典》:滋膳
補養(yǎng)的膳食。舊唐書·元行沖傳:“譬貴家儲積,則脯臘膎胰以供滋膳,參朮芝桂以防疴疾?!?/div>
《駢字類編》:外膳
西京雜記:公孫弘為丞相,故人高賀從之。弘食以脫粟飯,覆以布被。賀告人曰:公孫弘內(nèi)服貂蟬,外衣麻枲,內(nèi)廚五鼎,外膳一殽,豈可以示天下。于是朝廷疑其矯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