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10
詞典
1
分類詞匯
9
分類詞匯
壺蜂
馬蜂
螞蜂
黃蜂
山蜂
蜂目
虎頭蜂
蜂目豺聲
螫針
《漢語大詞典》:
壺蜂(壺蠭)
即胡蜂。
《方言》
第十一:“蠭, 燕 趙 之間謂之蠓螉……其小者謂蠮螉,或謂之蚴蛻,其大而蜜,謂之壺蠭?!?錢繹 箋疏:“壺,古字與‘胡’通。胡,大也?!?span id="3kxnagx" class="book">《
楚辭·招魂
》:“赤螘若象,玄蠭若壺些。” 王逸 注:“壺,乾瓠也。言曠野之中有赤蟻,其狀如象;又有飛蠭,腹大如壺?!笔菈胤湟云涓勾笕鐗?,故名。
分類:
胡蜂
箋疏
《國語辭典》:
馬蜂(馬蜂)
拼音:
mǎ fēng
動物名。昆蟲綱膜翅目。黃色,尾部有毒刺。較一般蜜蜂為大,毒性強(qiáng),以蟲類和花蜜為食物。也作「螞蜂」、「胡蜂」。
分類:
胡蜂
《國語辭典》:
螞蜂(螞蜂)
拼音:
mǎ fēng
一種體型較蜜蜂略大的昆蟲。參見「馬蜂」條。
分類:
胡蜂
《國語辭典》:
黃蜂(黃蜂)
拼音:
huáng fēng
動物名。昆蟲綱膜翅目胡蜂科。全身黃褐色,細(xì)長,約二公分馀。頭大,腹部呈紡錘形,翅暗黃褐色而透明,尾端有鉤狀毒刺。分布在熱帶及溫帶地區(qū)。
分類:
胡蜂
昆蟲
《國語辭典》:
山蜂
拼音:
shān fēng
動物名。昆蟲綱膜翅目胡蜂科。體黑褐色,頭部黃色,腹部長大有黃色環(huán)紋,尾端有毒針,吸食樹汁。
分類:
動物名
昆蟲綱
胡蜂
黑褐
褐色
《漢語大詞典》:
蜂目
亦作“蠭目”。 眼睛像胡蜂。形容相貌兇悍。
《
梁書·武帝紀(jì)上
》
:“且嗣主在東宮本無令譽,媟近左右,蜂目忍人,一總?cè)f機(jī),恣其所欲,豈肯虛坐主諾,委政朝臣?!?宋
吳處厚
《
青箱雜記
》
卷四:“余昔年嘗任 汀州 掌獄録,見殺母 黃曾 ,其目睛黃小而光跌宕若蜂狀,則蜂目之惡逆尤驗也。”
《
續(xù)資治通鑒·宋寧宗開禧元年
》
:“ 全 ( 李全 ), 濰州 人,鋭頭蠭目,權(quán)譎善下人?!眳⒁姟胺淠坎蚵暋!?/div>
分類:
眼睛
胡蜂
相貌
兇悍
《國語辭典》:
虎頭蜂(虎頭蜂)
拼音:
hǔ tóu fēng
動物名。節(jié)肢動物門昆蟲綱膜翅目胡蜂科。身上有黑黃相間的條紋,腹部末端的螫針與毒腺相連,螫人時將毒汁注入人體,常使人致命。多以昆蟲和小型動物為食。
分類:
動物名
節(jié)肢動物
昆蟲綱
胡蜂
《國語辭典》:
蜂目豺聲(蜂目豺聲)
拼音:
fēng mù chái shēng
形容人極為兇悍?!蹲髠?。文公元年》:「蜂目而豺聲,忍人也?!骨濉:樯堕L生殿》第一○出:「見了這野心雜種牧羊的奴,料蜂目豺聲定是狡徒?!?/div>
分類:
胡蜂
豺狼
兇惡
面貌
和聲
聲音
《漢語大詞典》:
螫針(螫針)
蜜蜂、胡蜂等尾部有螫刺作用的一種構(gòu)造。它連接毒腺,能分泌毒液,注入被刺動物體內(nèi)。因螫針有倒生刺,不易拔出,當(dāng)螫刺時,有時致腹部內(nèi)臟器官隨之拔出,蜂蟲亦死亡。
分類:
蜜蜂
胡蜂
尾部
螫刺
構(gòu)造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