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縮微(縮微)  拼音:suō wéi
指用微卷保存資料的技術(shù)。
《韻府拾遺 支韻》:縮蕤(縮蕤)
陸龜蒙采藥賦:于是欺皓本,掩縮蕤。房紅者自破,蒂縹者誰披。
《國語辭典》:縮緊(縮緊)  拼音:suō jǐn
從寬松變成緊密。如:「把袋口的繩子縮緊,這樣里面的東西才不會掉出來?!?/div>
分類:緊縮皺縮
《高級漢語詞典》:縮結(jié)  拼音:suō jié
使繩子縮短的繩結(jié)
《高級漢語詞典》:縮節(jié)  拼音:suō jié
為積累資本而延遲開支
《國語辭典》:縮頞(縮頞)  拼音:sù è
蹙著額,不愉快的樣子?!秴问洗呵?。季冬紀(jì)。遇合》:「文王嗜菖蒲菹,孔子聞而服之,縮頞而食之。」
《漢語大詞典》:縮地經(jīng)(縮地經(jīng))
指縮地的方術(shù)。 唐 王建 《聞故人自征戍回》詩:“安得縮地經(jīng),忽使在我傍。”亦稱“ 縮地術(shù) ”。 明 高啟 《題黃大癡天池石辟圖》詩:“乃知別有縮地術(shù),坐移勝景來書帷。”參見“ 縮地 ”。
《國語辭典》:縮地(縮地)  拼音:sù dì
相傳東漢時費長房有神術(shù),能收縮土地,將千里外的景物展現(xiàn)眼前。見晉。葛洪《神仙傳。卷九。壺公》。
《漢語大詞典》:縮竄(縮竄)
退縮逃竄。《三國志·吳志·吳主傳》:“今北虜縮竄,方外無事,其下州郡,有以寬息?!?/div>
分類:退縮逃竄
《國語辭典》:縮尺(縮尺)  拼音:suō chǐ
比例尺。因可比照原形縮小若干比例,故稱為「縮尺」。
《國語辭典》:縮鼻(縮鼻)  拼音:sù bí
譏笑他人的樣子。《南史。卷四九。庾杲之傳》:「魏使縮鼻而不答?!埂侗笔?。卷二四。崔逞傳》:「素與魏收不協(xié),收后專典國史,?恐被惡言,乃悅之曰:『昔有班固,今則魏子?!皇湛s鼻以笑之,憾不釋?!?/div>
分類:厭惡
《漢語大詞典》:皺縮
使光滑的表面因收縮而形成小脊、小凸起或細(xì)溝。例如:他胃部像一面沒有支撐的墻壁倒塌在它本身基礎(chǔ)上似地皺縮成一塊。
《漢語大詞典》:郁縮(郁縮)
斂縮貌。 唐 張鷟 朝野僉載卷六:“﹝ 尹神童 ﹞出見大蝦蟇,謂父曰:‘得一馬,略與相同,而不能具。’ 伯樂 曰:‘何也?’對曰:‘其隆顱跌目脊郁縮,但蹄不如累趨爾。’” 唐 韓愈 孟郊 《征蜀聯(lián)句》:“跧梁排郁縮,闖竇揳窟窡?!?/div>
分類:斂縮
《駢字類編》:螭縮(螭縮)
孫樵逐痁鬼文:鉅萬藏家,貫腐鏹磨。鱗差螭縮,陣陣腥澀。死而有知,是為錢鬼。
《漢語大詞典》:踧縮(踧縮)
局促不安貌。宋史·陳恕傳:“ 恕 每便殿奏事, 太宗 或未深察,必形誚讓。 恕 歛板踧縮,退至殿壁負(fù)立,若無所容?!?/div>
分類:局促不安
《駢字類編》:大縮(大縮)
水經(jīng)注:上下二十四浦,各有名焉,中有大縮、小縮等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