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典謨(典謨)  拼音:diǎn mó
典、謨,兩種文體。典以記國之大事,謨以載謀略之言。典謨泛指古圣賢所遺留的訓誡?!段倪x??装矅?。尚書序》:「典謨訓誥誓命之文,凡百篇,所以恢弘至道,示人主以軌范也?!?/div>
《國語辭典》:圣經(聖經)  拼音:shèng jīng
1.圣賢所著的經典。指儒家奉為典范的著作?!缎绿茣?。卷五七。藝文志一》:「自孔子在時,方脩明圣經以絀繆異?!埂吨熳诱Z類。卷一一。讀書法下》:「如解說圣經,一向都不有自家身己,全然虛心,只把他道理自看其是非。」
2.基督教的經典。分舊約、新約兩種。各國譯本達千馀種之多。
《漢語大詞典》:典文
(1).掌理律令條文。《漢書·刑法志》:“今律令煩多而不約,自典文者,不能分明,而欲羅元元之不逮,斯豈刑中之意哉!”
(2).指經典。《后漢書·延篤傳》:“觀夫仁孝之辯,紛然異端,互引典文,代取事?lián)?,可謂篤論矣?!?span id="pjxrigt" class="book">《隋書·經籍志一》:“至于 戰(zhàn)國 ,典文遺棄,六經之儒,不能究其宗旨?!?br />(3).指記載典章制度的文獻。 南朝 梁 沈約 《上宋書表》:“自 永光 以來,至於禪讓,十餘年內,闕而不續(xù),一代典文,始末未舉。”
《漢語大詞典》:全經(全經)
(1).指 秦始皇 焚書之前未經散亂的儒家經書。漢書·楚元王劉歆傳:“時 漢 興已七八十年,離於全經,固已遠矣?!?br />(2).指儒家所有的經典。《北史·劉芳傳》:“臣學謝全經,業(yè)乖通古,豈可輕薦瞽言,妄陳管説?!?/div>
《漢語大詞典》:圣典(聖典)
(1).圣人的經典法則。 漢 王符 潛夫論·贊學:“天地之道,神明之為,不可見也;學問圣典,心思道術,則皆來睹矣?!?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后漢書·陳元傳》:“陛下宜修文武之圣典,襲祖宗之遺德,勞心下士,屈節(jié)待賢,誠不宜使有司察公輔之名?!?span id="yjz2ohy" class="book">《南齊書·高逸傳·顧歡》:“夫辯是與非,宜據圣典?!?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經籍會通三:“農家又有 賈充道 《大農孝經》,又 劉炫 《酒孝經》,皆溷褻圣典,可罪也?!?br />(2).泛指各種宗教的經典。 晉 慧遠 《沙門不敬王者論·形盡神不滅五》:“火木之喻,原自圣典。” 許地山 《綴網勞蛛·商人婦》:“你不但玷污了自己,更是玷污我和清真圣典?!?/div>
《漢語大詞典》:典經(典經)
猶經典。指可作為典范的經書典冊。 漢 陳忠 《薦周興疏》:“臣伏維古者帝王,有所號令,言必宏雅,辭必溫麗,垂於后世,列於典經?!?span id="rvkerr6" class="book">《晉書·儒林傳序》:“ 有晉 始自中朝,迄於 江 左:莫不崇飾華競,祖述虛玄,擯 闕里 之典經,習 正始 之餘論,指禮法為流俗,目縱誕以清高?!?/div>
《國語辭典》:般若經(般若經)  拼音:bō rě jīng
泛指闡明般若思想的經典。包括《大般若經》、《放光般若經》、《道行般若經》、《大明度經》、《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等。
《漢語大詞典》:典藝(典藝)
(1).經典。 漢 應劭 《風俗通·皇霸序》:“蓋天地剖分,萬物萌毓,非有典藝之文,堅基可據……乃欲審其事而建其論,董其是非而綜其詳略,言也實為難哉!” 晉 葛洪 抱樸子·逸民:“ 漢高帝 雖細行多闕,不涉典藝,然其弘曠恢廓,善恕多容,不繫近累,蓋豁如也?!?br />(2).指古昔相傳的典籍和技藝。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健馱邏國:“人性恇怯,好習典藝,多敬異道,少信正法?!?/div>
《漢語大詞典》:四子書(四子書)
論語、《大學》、《中庸》孟子四部儒家的經典。此四書是 孔子 、 曾子 、 子思 、 孟子 的言行錄,故合稱“四子書”。 清 邵懿辰 《儀宋堂后記》:“ 明太祖 既一海內,與其佐 劉基 ,以‘四子書’章義試士。行之五百年不改,以至於今?!?清 俞樾 春在堂隨筆卷九:“余撰《文勤神道碑》,即據其子 儒卿 等所撰行狀,言公年十有一,‘四子書’、‘十三經’皆卒讀?!币嗍∽鳌?四子 ”。朱子語類卷一○五:“‘四子’,‘六經’之階梯;近思録,‘四子’之階梯?!?清 薛福成 《選舉論中》:“??埔源煜聛桩呏浚嚥哒?;論仍以‘四子’、‘五經’命題,特易其體格而已;策則參問古今事?!眳⒁姟?四書 ”。
《國語辭典》:四書(四書)  拼音:sì shū
宋朱熹取《禮記》中的〈大學〉、〈中庸〉二篇,合以《論語》、《孟子》,稱為「四書」,并為之章句集注。也稱為「四子書」。
分類:理學家
《漢語大詞典》:程典
猶經典。逸周書·程典:“ 文王 弗忍,乃作程典,以命三忠?!?孔晁 注:“不忍從諸侯即王位,所以為至德常典也?!?/div>
分類:經典
《國語辭典》:六經(六經)  拼音:liù jīng
1.《詩》、《書》、《禮》、《樂》、《易》、《春秋》?!肚f子。天運》:「孔子謂老聃曰:『丘治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弧?br />2.中醫(yī)指三陽經和三陰經的合稱。指太陽、少陽、陽明、太陰、少陰、厥陰六經絡。
《國語辭典》:六藝(六藝)  拼音:liù yì
1.古代教育學生的六種科目。指禮、樂、射、御、書、數?!妒酚洝>硭钠?。孔子世家》:「孔子以詩書禮樂教,弟子蓋三千焉,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人。」
2.儒家的六經。指《詩》、《書》、《易》、《禮》、《樂》、《春秋》。唐。韓愈 師說:「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div>
《漢語大詞典》:圣意(聖意)
(1).圣人及其經典的意旨。后漢書·徐防傳:“ 防 以‘五經’久遠,圣意難明,宜為章句,以悟后學。”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論說:“論者,倫也。倫理無爽,則圣意不墜。”
(2).帝王的旨意。史記·秦始皇本紀:“大矣哉!宇縣之中,承順圣意?!?宋 蘇轍 《龍川別志》卷上:“ 欽若 曰:臣得以圣意喻 旦 ,宜無不可?!?元 黃溍 日損齋筆記·辯史:“臣奉旨集客,而 良祐 不至,是違圣意也?!?span id="kiyodz6" class="book">《花月痕》第四六回:“還是 明經略 到京,慢慢的回轉圣意,方得歸結,救活了多少人?!?br />(3).謂神靈的啟示。《漢書·兒寬傳》:“六律五聲,幽贊圣意,神樂四合,各有方象,以丞嘉祀,為萬世則?!?/div>
《國語辭典》:黃庭(黃庭)  拼音:huáng tíng
1.道教典籍《黃庭經》的簡稱。參見「黃庭經」條。唐。李白 送賀賓客歸越詩:「山陰道士如相見,應寫黃庭換白鵝?!?br />2.道家稱腦中、心中、脾中為「黃庭」。宋。張君房《云笈七簽。卷一一。釋題》:「黃者,中央之色也。庭者,四方之中也。外指事,即天中、人中、地中;內指事,即腦中、心中、脾中,故曰黃庭。」
《國語辭典》:詩禮(詩禮)  拼音:shī lǐ
《詩經》與三禮。《北史。卷五五。平鑒傳》:「受學于徐遵明,受詩禮于弘農楊文懿?!固啤M踅ā?a href='/Query.aspx?type=poem&id=8488'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送于丹移家洺州〉詩:「詩禮不外學,兄弟相攻研。」因詩禮為儒者所肄習,故用來比喻讀書人。如:「詩禮之人」、「詩禮之家」。
分類:儒家經典
《國語辭典》:不經(不經)  拼音:bù jīng
1.不合于常規(guī)?!稌洝4笥碇儭罚骸概c其殺不辜,寧失不經?!?br />2.違反常道,近乎荒誕?!妒酚?。卷七四。孟子荀卿傳》:「其語閎大不經,必先驗小物,推而大之,至于無垠?!埂都t樓夢》第一七、一八回:「俗傳系出女兒國中,云彼國此種最盛,亦荒唐不經之說罷了?!?/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