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yàn)
詞格校驗(yàn)
曲格校驗(yàn)
對聯(lián)校驗(yàn)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85
詞典
1
分類詞匯
84
共84,分6頁顯示
上一頁
1
2
1
2
3
4
5
6
4
5
6
下一頁
分類詞匯
(續(xù)上)
印刷
杏箋
紙包
紙片
貢箋
雁頭箋
校書箋
模書
貼紙
文鎮(zhèn)
楮幅
稿紙
條子
宋板
裝訂
《國語辭典》:
印刷
拼音:
yìn shuā
運(yùn)用照相及分色技巧,把文字、圖畫等原稿制成印版,加上油墨壓印,并可連續(xù)印出的技術(shù)。依版式分為凸版、平版、凹版及網(wǎng)版等四種印刷方式。也稱為「刷印」。
分類:
印刷
文字
圖畫
油墨
紙張
《漢語大詞典》:
杏箋
同“杏牋”。
杏黃色的精美紙張。
分類:
杏黃
黃色
精美
紙張
《國語辭典》:
紙包(紙包)
拼音:
zhǐ bāo
1.用紙張包裹物品而成的東西。如:「小紙包」、「油紙包」。《
紅樓夢
》第六○回:「遞了一個(gè)紙包與他們,說是薔薇硝,帶與芳官去擦臉?!?br />2.代指賄賂的財(cái)物。《警世通言。卷三。王安石三難蘇學(xué)士》:「守門官吏,雖蒙蘇爺囑咐,沒有紙包相送,那個(gè)與他稟話。」
分類:
紙包
紙張
賄賂
包裹
財(cái)物
物品
東西
《國語辭典》:
紙片(紙片)
拼音:
zhǐ piàn
碎裂的片狀紙張。如:「勞作課后,他將桌上散布的紙片收拾乾凈?!?/div>
分類:
紙片
碎裂
狀紙
紙張
《漢語大詞典》:
貢箋(貢箋,貢牋)
(1).州府向朝廷推薦的員生的名冊。 宋
龐元英
《
文昌雜錄
》
卷六:“ 開寶寺 為禮部貢院,二月十八日火,凡本部貢牋與夫所考試卷,須臾灰燼,略無遺者?!?br />(2).充作貢品的紙張。 明
沈德符
《
野獲編·玩具·高麗貢紙
》
:“今中外所用紙,推 高麗 貢牋第一,厚逾五銖錢,白如截脂切玉?!?/div>
分類:
州府
充作
貢品
朝廷
廷推
紙張
推薦
名冊
《漢語大詞典》:
雁頭箋
同“雁頭牋”。
唐代文人所喜用的一種優(yōu)質(zhì)紙張。因有雁頭狀暗紋,故名。
分類:
文人
優(yōu)質(zhì)
紙張
有雁
《漢語大詞典》:
校書箋(校書箋)
即薛濤箋。一種幅小而精美的紙張,用以題詠或書寫信函。 唐 人稱 薛濤 為女校書,故薛濤箋又稱校書箋。亦借指題詠或書信。 唐
司空圖
《退居漫題》
詩之二:“只憂詩病發(fā),莫寄校書箋。” 唐
司空圖
《狂題》
詩之十三:“應(yīng)到去時(shí)題不盡,不勞分寄校書箋?!眳⒁姟把{”。
分類:
精美
紙張
題詠
書寫
寫信
信函
人稱
《國語辭典》:
薛濤箋(薛濤箋)
拼音:
xuē táo jiān
唐代名妓薛濤所制的深紅小彩箋。今亦指紅色八行箋。明。湯顯祖《牡丹亭》第七出:「『這是甚么紙?』(旦)『薛濤箋?!弧?/div>
分類:
薛濤
箋紙
詩人
晚年
寓居
《國語辭典》:
模書(模書)
拼音:
mó shū
將可隱約透視的紙張覆在書帖之上,依樣摹寫?!赌鲜?。卷三二。張邵傳》:「宋文帝云:『天下有五絕,而皆出錢唐。』謂杜道鞠彈棋,范悅詩,褚欣遠(yuǎn)模書,褚胤圍棋,徐道度療疾也?!挂沧鳌改?。
分類:
隱約
透視
紙張
書帖
《國語辭典》:
貼紙(貼紙)
拼音:
tiē zhǐ
具黏性的紙張。上面印制各種圖案,可供廣告、收藏等用途。如:「小朋友最喜歡收藏印有卡通人物的貼紙?!?/div>
分類:
黏性
紙張
印制
圖案
廣告
收藏
用途
《漢語大詞典》:
文鎮(zhèn)(文鎮(zhèn))
文具之一。以金屬或玉、石制成,壓在文書紙張之上以防散亂。又名書鎮(zhèn)、鎮(zhèn)紙、鎮(zhèn)尺。
分類:
文具
金屬
文書
紙張
散亂
《漢語大詞典》:
楮幅
書寫文章所用的紙張。 清
周亮工
《跋顧少宰朱卷》
:“以至一品題也,昔則標(biāo)舉要會,多止數(shù)言,而今則駢章麗句,環(huán)誦滿楮幅矣?!?/div>
分類:
書寫
文章
紙張
《國語辭典》:
稿紙(稿紙)
拼音:
gǎo zhǐ
供寫稿用的紙。多印有直行或小方格。如:「他把作文簿上的文章謄到稿紙上,寄到報(bào)社。」
分類:
稿紙
紙張
《國語辭典》:
條子(條子)
拼音:
tiáo zi
1.長條形的物品。如:「布條子」、「紙條子」。也作「條兒」。
2.便條、短柬。《儒林外史》第四八回:「報(bào)錄人拿出條子來看,知道是選了徽州府學(xué)訓(xùn)導(dǎo)?!?br />3.長官對部屬下的簡單手諭。如:「下條子」。
4.特指召妓的字條。借指妓女?!豆賵霈F(xiàn)形記》第二四回:「忽然又笑著問黃胖姑道:『近來有什么好條子沒有?』黃胖姑道:『有有有!明天我薦給你。』」
5.黑道人物稱警察。如:「幾個(gè)不良少年看見警察,就大喊:『條子來咯!』」
分類:
便條
單據(jù)
長方形
方言
細(xì)長
紙張
召喚
金條
花紋
妓女
字條
《國語辭典》:
宋板
拼音:
sòng bǎn
宋時(shí)刊刻的書籍。雕鐫最佳,紙張、??币矘O精良。也作「宋版」。
分類:
刊刻
書籍
最佳
紙張
???/a>
極精
精良
《國語辭典》:
裝訂(裝訂)
拼音:
zhuāng dìng
把散頁的書籍或字畫加工訂成冊子。
分類:
裝訂
零散
書頁
紙張
加工
成本
本子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