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269詞典 1分類詞匯 268
《漢語大詞典》:未第
謂應(yīng)科舉考試未中。 清 錢泳 《履園叢話·科第·鼎甲》:“ 潘芝軒 尚書未第時,與其兄 樹庭 中翰咸為名諸生,有聲黌序?!?/div>
《國語辭典》:試院(試院)  拼音:shì yuàn
科舉時代的考試場所。
《國語辭典》:史學(史學)  拼音:shǐ xué
研究歷史本質(zhì)及其因果關(guān)系的學術(shù)。
《漢語大詞典》:一帖
(1).藥一劑稱一帖。 唐 白居易 《聞微之江陵臥病以大通中散碧腴垂云膏寄之因題四韻》:“已題一帖紅消散,又封一合碧云英?!?元 王仲文《救孝子》第四折:“只到我家?guī)麅豪锶∫惶巵恚迮c我吃?!?br />(2).指一帖藥。《醒世姻緣傳》第二回:“這病比昨日減動六七分了;今日再一帖下去,情管都好了。”
(3).古代科舉考試的一條試題。新唐書·選舉志上:“博士考試,讀者千言試一帖,帖三言?!?br />(4).一幅字帖。 宋 蘇軾 《元祐六年六月自杭州召還汶公館我于東堂閱舊詩卷次諸公韻》之二:“鬢鬚白盡成何事,一帖空存老 遂良 。”
(5).猶一盞。景德傳燈錄·法真禪師:“師云:侍者取一帖茶與遮僧。”
《漢語大詞典》:收掌
(1).收存掌管。 宋 曾鞏 《請給中書舍人印及合與不合通簽中書外省事》:“印合係散騎常侍收掌。”《元典章·朝綱一·政紀》:“今后行省別置匠官勘合文簿,發(fā)付工部收掌?!?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蒞任·酬答書札》:“其內(nèi)衙收掌書札之人,置簿掛號亦同?!?br />(2). 清 代職官名。科舉考試時,掌管試卷的分發(fā)和收取。《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四二回:“一個已經(jīng)分定了房的,憑空又撤了,換了一個收掌?!?/div>
《漢語大詞典》:唱第
(1).科舉考試后宣唱及第進士的名次。 唐 元稹 《酬翰林白學士代書一百韻》:“唱第聽雞集,趨朝忘馬疲?!?宋 何薳 春渚紀聞·畢漸趙諗:“ 畢漸 為狀元, 趙諗 第二,初唱第,而都人急於傳報。” 清 唐孫華 《喜姜西溟及第》詩:“殿鼓雷鳴唱第時,卿云旭日交輝映?!?br />(2).指進士及第。 唐 劉禹錫 《同樂天和微之深春好》詩之十四:“何處深春好,春深唱第家?!?清 徐士鑾 《宋艷·果報》:“ 魁 后唱第,為天下第一?!?/div>
《國語辭典》:落第  拼音:luò dì
應(yīng)試失敗,未被錄取。唐。白居易 把酒思閒事詩二首之一:「乞錢羈客面,落第舉人心?!挂沧鳌赶碌凇?。
《國語辭典》:首薦(首薦)  拼音:shǒu jiàn
以第一名被推薦。唐。薛用弱〈王維〉:「此生不得首薦,義不就試,然已承貴主論托張九皋矣?!?/div>
《國語辭典》:得第  拼音:dé dì
考中、應(yīng)試及第??婆e考試取中須評定等第,因稱中試為得第。《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二:「等得會試過了榜發(fā),王生不得第,卻戀著那女子?!骨濉:罘接颉刺9覀鳌担骸笇幗蛏允钦b應(yīng)震文,而得第者四?!?/div>
《高級漢語詞典》:糊名
糊蓋試卷上的姓名
《漢語大詞典》:衡文
(1).品評文章。特指主持科舉考試。 明 沈德符 野獲編·內(nèi)閣·李溫陵相:“物情既不附,大權(quán)又不關(guān),寒暑閉門,更無一人窺其庭。即其衡文所首舉,已在詞林登坊局者,更對眾訕詈之,以明大義滅親?!?清 劉大櫆 《前工部左侍郎張公墓志銘》:“上嘗稱公謹飭,屢畀以衡文之任?!?span id="mtlifhu" class="book">《儒林外史》第三回:“本道奉旨到此衡文,難道是來此同你談雜學的么?”
(2).泛指評選文章。 魯迅 《集外集·選本》:“縱使選者非常胡涂,如儒林外史所寫的 馬二先生 ,游 西湖 漫無準備,須問路人,吃點心又不知選擇,要每樣都買一點,由此可見其衡文之毫無把握罷。”
《漢語大詞典》:試論(試論)
指科舉考試的策論。 清 王夫之 《家世節(jié)錄》:“ 夫之 童年,曾于先君篋中,見公試論一帙,今忘之矣。記其髣髴清健樸亮,似 楊貞復(fù) 手筆。至論 留侯 用四皓爭太子,非大臣體, 王茂弘 不得為純忠,蓋補綱目所未及也?!?/div>
《國語辭典》:取應(yīng)(取應(yīng))  拼音:qǔ yìng
應(yīng)考,參加考試。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唐德宗即位,欲往上朝取應(yīng)。」明。朱權(quán)《卓文君》第二折:「欲往長安取應(yīng),路經(jīng)于此,特來投宿?!?/div>
《國語辭典》:監(jiān)試(監(jiān)試)  拼音:jiān shì
1.監(jiān)視考試?!逗鬂h書。卷一○。皇后紀上。和熹鄧皇后紀》:「教學經(jīng)書,躬自監(jiān)試?!挂沧鳌副O(jiān)考」。
2.負責監(jiān)督考試的官吏。《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四三回:「監(jiān)臨主考之處,還有同考官,內(nèi)外監(jiān)試,提調(diào),彌封,收掌,巡緝,各官,擠滿了一大堂?!?/div>
《漢語大詞典》:戰(zhàn)藝(戰(zhàn)藝)
指參加科舉考試。 唐 韓愈 《藍田縣丞廳壁記》:“ 貞元 初,挾其能,戰(zhàn)藝於京師,再進,再屈于人。” 元 楊載 《送朱仲山歲貢入京》詩:“戰(zhàn)藝鋒無敵,搜賢網(wǎng)正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