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256詞典 3分類詞匯 253
共253,分17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4  6  7  8  9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明庭
明靈
威神
乞靈
山神
迎神
降靈
靈物
靈心
靈府
神霄
靈明
神貺
得神
神異
《漢語大詞典》:明庭
(1).古代帝王祭祀神靈之地。 南朝 齊 謝朓 《鼓吹曲·鈞天曲》:“已慶明庭樂,誰想南風(fēng)彈?!?北周 庾信 《周五聲調(diào)曲·徵調(diào)曲三》:“眾仙就朝于瑤水,羣帝受享於明庭。”參見“ 明廷 ”。
(2).圣明的朝廷。 唐 杜牧 《雪中書懷》詩:“明庭開廣敞,才儁受羈維。” 宋 文天祥 《正氣歌》:“皇路當(dāng)清夷,含和吐明庭?!?清 李漁 《玉搔頭·得實(shí)》:“娘行休灑傷時(shí)淚,真共假,向明庭質(zhì)對(duì)?!?/div>
《漢語大詞典》:明廷
(1).指 甘泉山 。在 陜西省 淳化縣 西北。亦指 甘泉宮 。古代帝王祀神靈之地。史記·封禪書:“其后 黃帝 接萬靈 明廷 。 明廷 者, 甘泉 也?!?span id="uqc2zfg" class="book">《漢書·郊祀志上》作“明庭”。 康有為 《與菽園論詩兼寄任公等》詩:“四圣 崆峒 迷大道,萬靈風(fēng)雨集 明廷 ?!?br />(2). 漢 代人對(duì)縣令的敬稱。猶明公、明大夫。后漢書·黨錮傳·張儉:“ 篤 曰:‘ 篤 雖好義,明廷今日載其半矣?!?李賢 注:“明廷猶明府。”此指 外黃 縣令 毛欽 。 明 王志堅(jiān) 《表異錄·職官》:“ 唐 人稱縣曰明府, 漢 人謂之明廷?!?br />(3).圣明的朝廷。 唐 陸龜蒙 《書帶草賦》:“未嘗輒入明廷,何當(dāng)指佞?!?宋 陸游 《賀明堂表》:“臣官縻遐徼,心繫明廷?!?/div>
《國語辭典》:明靈(明靈)  拼音:míng líng
神靈?!段倪x。揚(yáng)雄。趙充國頌》:「明靈惟宣,戎有先靈?!埂段倪x。左思。魏都賦》:「蓋亦明靈之所酬酢,休徵之所偉兆。」
《漢語大詞典》:威神
(1).尊嚴(yán)的神靈。漢書·揚(yáng)雄傳上:“配帝居之 縣圃 兮,象 泰壹 之威神。” 清 顧炎武 《二月十日有事于欑宮》詩:“不忍寢園荒,復(fù)來奠樽斝。仿佛見威神,云旗導(dǎo)風(fēng)馬?!?br />(2).赫奕的聲威;神明般的威嚴(yán)。 漢 班固 《封燕然山銘》:“勒以八陣,蒞以威神?!?span id="onthpip" class="book">《后漢書·南匈奴傳》:“冀因圣帝威神,一舉平定?!?唐 李德裕 《幽州紀(jì)圣功碑銘序》:“皇帝以 軒后 之威神, 漢高 之大略, 光武 之雄斷, 魏祖 之機(jī)權(quán),舍而用之,以定王業(yè)?!?/div>
《國語辭典》:乞靈(乞靈)  拼音:qǐ líng
求助于神靈或某種權(quán)威,來幫助自己?!蹲髠?。哀公二十四年》:「寡君欲徼福于周公,愿乞靈于臧氏。」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辨騷》:「則顧盼可以驅(qū)辭力,咳唾可以窮文致,亦不復(fù)乞靈于長卿,假寵于子淵矣?!?/div>
《國語辭典》:山神  拼音:shān shén
掌管山岳的神?!逗鬂h書。卷八六。南蠻西南夷傳。西南夷傳》:「是時(shí)郡尉府舍皆有雕飾,畫山神海靈奇禽異獸,以眩耀之,夷人益畏憚焉。」《三國演義》第八九回:「吾乃本處山神,奉伏波將軍之命,特來指引?!?/div>
《國語辭典》:迎神  拼音:yíng shén
迎接神祇?!稘h書。卷二二。禮樂志》:「叔孫通因秦樂人制宗廟樂。大祝迎神于廟門,奏嘉至,猶古降神之樂也。」
《漢語大詞典》:降靈(降靈)
使神靈下降,召神。 魯迅 《漢文學(xué)史綱要》第一篇:“試察今之蠻民,雖狀極狉獉,未有衣服宮室文字,而頌神抒情之什,降靈召鬼之人,大抵有焉。”
分類:神靈下降
《國語辭典》:靈物(靈物)  拼音:líng wù
泛指神、怪及其他未知的超自然力量。南朝梁。江淹〈赤虹賦〉:「彼靈物其詎幾,寂火滅滅于山紅?!埂杜f唐書。卷一六○。劉禹錫傳》:「在在處處,應(yīng)有靈物護(hù)持,豈止兩家子弟秘藏而已!」
《漢語大詞典》:靈心(靈心)
(1).神靈的心意。宋書·樂志二:“顧靈心,結(jié)皇恩。” 唐 駱賓王 《靈泉頌》:“聞夫玄功幽贊,靈心以有德是親?!?br />(2).大自然的意志。 唐 楊炯 《渾天賦》:“靈心不測,神理難詮。日何為兮右轉(zhuǎn)?天何為兮左旋?” 唐 楊炯 《原州百泉縣令李君神道碑》:“東郊競?cè)?,探祕(mì)跡於機(jī)衡; 西蜀 談玄,測靈心於造化?!?br />(3).對(duì)帝王心意的尊美之稱。《晉書·樂志上》:“厚德載物,靈心隆貴?!?span id="a0k7tgz" class="book">《宋書·文帝紀(jì)》:“﹝ 京口 ﹞苞總形勝,實(shí)唯名都,故能光宅靈心,克昌帝業(yè)?!?br />(4).聰慧的心靈。 南朝 梁簡文帝 《大同哀辭》:“靈心摧於毫末,慧識(shí)挫於趾步?!?宋 楊無咎 《卜算子》詞:“誰識(shí)靈心一點(diǎn)通,手捻空無語?!?元 王實(shí)甫 《西廂記》第二本第三折:“我恰待目轉(zhuǎn)秋波,誰想那識(shí)空便的靈心兒早瞧破。” 郁達(dá)夫 《一個(gè)人在途上》:“他那小小的靈心,常有這望遠(yuǎn)思親的傷痛。”
《國語辭典》:靈府(靈府)  拼音:líng fǔ
1.靈性的發(fā)源處。指心或腦。《莊子。德充符》:「故不足以滑和,不可入于靈府?!埂痘茨献?。俶真》:「是故圣人托其神于靈府,而歸于萬物之初?!?br />2.地府,掌管陰間事務(wù)的處所。隋。江總棲霞寺碑文〉:「蓋聞天有神宮,地云靈府?!?br />3.五帝之一。指蒼帝。《隋書。卷六八。宇文愷傳》:「尚書帝命驗(yàn)曰:『帝者承天立五府,以尊天重象。赤曰文祖,黃曰神斗,白曰顯紀(jì),黑曰玄矩,蒼曰靈府。』」
《漢語大詞典》:神霄
(1).道教謂九天中之最高者。宋史·方技傳下·林靈素:“既見,大言曰:‘天有九霄,而神霄為最高,其治曰府?!?br />(2).仙境,天庭。 明 劉基 《題紫虛觀用周伯溫韻》:“傳聞仙子常時(shí)到,應(yīng)是神霄有路通?!?br />(3).謂神靈消失而不可復(fù)見。 三國 魏 曹植 《洛神賦》:“雖潛處於太陰,長寄心於君王。忽不悟其所舍,悵神霄而蔽光?!?span id="5jc2ea7" class="book">《文選·洛神賦》作“神宵”, 李善 注:“宵,化也。”
《漢語大詞典》:靈明(靈明)
(1).指太陽的御者 羲和 。 漢 焦贛 《易林·噬嗑之鼎》:“三足孤烏,靈明為御?!?br />(2).神靈,神明。 唐 韓愈 《祭湘君夫人文》:“伏以祠宇毀頓,憑附之質(zhì),丹青之飾,暗昧不圭,不稱靈明。”
(3).明潔無雜念的思想境界。 南朝 梁 江淹 《效阮公詩》之四:“宿昔秉心誓,靈明將見期?!?宋 蘇轍 《勸子瞻修無生法》詩:“除卻靈明一一空,年來丹灶漫施功?!?明 屠隆 《綵毫記·仙翁指教》:“須要外示放曠,內(nèi)寶靈明,必能返轡上清,逍遙碧落?!?br />(4).通靈明敏。 明 王守仁 《〈大學(xué)〉問》:“何謂心?身之靈明,主宰之謂也。” 明 張居正 《答西夏直指耿楚侗書》:“但此中靈明,雖緣涉事而見,不因涉事而有……知此心之妙,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者,初非由于外得矣!” 清 黃宗羲 《與友人論學(xué)書》:“先儒以靈明知覺為心,蓋本之乾知?!?br />(5).聰明,智慧。 晉 王珣 《歌太宗簡文皇帝》詩:“靈明若神,周淡如淵。” 清 黃宗羲 《姜友棠詩序》:“顧今之為詩者,才入雅道,便涉藝門……紛紜膠臈,自錮其靈明?!?李大釗 《〈晨鐘〉之使命》:“老輩之靈明,蔽翳於經(jīng)驗(yàn)?!?br />(6).指精神。 廖仲愷 《留訣內(nèi)子》詩:“我身雖去靈明在,勝似屠門握殺刀?!?/div>
《漢語大詞典》:神貺(神貺)
神靈的恩賜。 唐 黃滔 《課虛責(zé)有賦》:“所謂擺揚(yáng)恬澹,剖判虛空,冀其神貺,逮彼幽通?!?明 文徵明 《周康僖公傳》:“陛下以事驗(yàn)之,果休徵協(xié)應(yīng),自宜遣祀,更乞鑒天人眷顧之隆,體地道効靈之實(shí),益加修省,以答神貺?!?清 俞樾 春在堂隨筆卷二:“余用 韓 蘇 二公 衡岳 故事默禱於神,已而晴日杲杲,歸途乃誦 坡仙 ‘率然有請(qǐng)不我拒,信我人厄非天窮’之句以答神貺?!?/div>
分類:神靈恩賜
《國語辭典》:得神  拼音:dé shén
1.摹仿神似。如:「他模仿政壇人物,唯妙唯肖,相當(dāng)?shù)蒙??!?br />2.中醫(yī)中以神為生命活動(dòng)現(xiàn)象的總稱,可判斷疾病的輕重。因此指人精神飽滿、眼光清亮、面色光澤、舉止爽朗為「得神」。
《國語辭典》:神異(神異)  拼音:shén yì
神奇特異。《孔子家語。卷五。五帝德》:「喬極之子,曰高辛,生而神異,自言其名?!?/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