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蠻頭(蠻頭)
古代南方少數(shù)民族祭神用品。以面粉包肉為人頭形,故稱。 明 郎瑛 七修類稿·事物·饅頭青白團(tuán):“蠻地以人頭祭神, 諸葛 之征 孟獲 ,命以麵包肉為人頭以祭,謂之蠻頭,今訛而為饅頭也?!眳㈤?清 褚人穫 《堅(jiān)瓠秘集·饅頭》
《國語辭典》:紗布(紗布)  拼音:shā bù
織布稀疏的綿織品。經(jīng)過消毒后,主要用來包扎傷口。
《國語辭典》:洗衣機(jī)(洗衣機(jī))  拼音:xǐ yī jī
專供洗濯衣物用的電器設(shè)備。具有洗凈、脫水或烘乾等功能。
《國語辭典》:水粉  拼音:shuǐ fěn
1.一種用綠豆、白薯等制成的細(xì)條狀食品。也稱為「粉條」。
2.一種化妝用的粉狀物,用以修飾膚色。如:「水粉餅」、「胭脂水粉」。
《漢語大詞典》:腿繃(腿繃)
亦作“ 腿絣 ”。 綁腿一類的用品。 元 無名氏 《賺蒯通》第三折:“我將這瓦腿繃?yán)嗡?,磁頭巾再裹?!?span id="acvkd22" class="book">《水滸傳》第二十回:“只見一個大漢,頭戴白范陽氈笠兒,身穿一領(lǐng)黑緑羅襖,下面腿絣護(hù)膝,八搭麻鞋。”
分類:綁腿用品
《漢語大詞典》:桃花粉
女子化妝用品。即胭脂。 宋 趙彥衛(wèi) 《云麓漫鈔》卷七:“ 清微子 《服飾變古録》云:‘燕脂, 紂製 ,以紅藍(lán)汁凝而為之,官賜宮人涂之,號為桃花粉?!?/div>
《漢語大詞典》:櫛佩(櫛佩)
梳理用品和佩飾。 唐 韓愈 《吊武侍御所畫佛文》:“於是悉出其遺服櫛佩,合若干種,就浮屠師請圖前所謂佛者。”
《國語辭典》:雜貨店(雜貨店)  拼音:zá huò diàn
販賣日常零星用品的店鋪?!?a target='_blank'>儒林外史》第一七回:「把這剩下來的十幾吊錢把與他哥,又租了兩間屋開個小雜貨店?!挂卜Q為「星貨鋪」、「雜貨鋪」、「雜貨店鋪」、「雜貨行」。
《漢語大詞典》:床裙
古代一種生活用品。長方形,多為布制,安裝于床的四周,用以防止沾污床帳。宋史·輿服志五:“凡帳幔、繳壁、承塵、柱衣、額道、項(xiàng)帕、覆旌、牀裙,毋得用純錦徧繡?!?span id="dhtmzwo" class="book">《紅樓夢》第十七回:“椅搭、桌圍、牀裙、杌套,每分一千二百件,也有了?!眳㈤?清 李漁 《閑情偶寄·器玩·床帳》。
《漢語大詞典》:借辦(借辦)
(1).借取。《醒世恒言·十五貫戲言成巧禍》:“我從丈人家借辦得幾貫錢來,養(yǎng)身活命,不爭你偷了我的去,卻是怎的計(jì)結(jié)!”
(2). 明 代都城居民的雜項(xiàng)科派之一,即按規(guī)定向官府無償?shù)毓?yīng)某些器物用品。 明 顧起元 客座贅語·坊廂始末:“置都城之內(nèi)外,名曰坊廂,有人丁而無田賦,止供勾攝,而無徵派……撥供應(yīng)器物等用者,名借辦?!?/div>
《國語辭典》:口罩  拼音:kǒu zhào
利用紗布等材料制成的衛(wèi)生用品。中間夾帶有孔的膠片及藥棉或活性炭,兩旁系有帶子,可罩在口鼻上,以防止灰塵和病菌的侵入。
《國語辭典》:有效期  拼音:yǒu xiào qí
具有效用的期限。如:「本保證書有效期為一年。」
《漢語大詞典》:寓彩(寓綵)
喪葬用品。紙制的彩綢。宋史·禮志二二:“ 建炎 四年, 南平王 薨,差 廣南西路 轉(zhuǎn)運(yùn)副使 尹東玽 充弔祭使,賜絹布各五百疋,羊、酒、寓錢、寓綵、寓金銀等?!?/div>
《漢語大詞典》:油粉
(1).泛指化妝用品。 清 冒襄 《影梅庵憶語》:“又 東莞 以女兒香為絶品。蓋土人揀香,皆用少女。女子先藏最佳大塊,暗易油粉,好事者復(fù)從油粉擔(dān)中易出?!?br />(2).借指妓戶。 明 來集之 《鐵氏女》:“現(xiàn)今隸籍的鴇姥,他本油粉出身。”
分類:化妝用品
《國語辭典》:飲水器(飲水器)  拼音:yǐn shuǐ qì
自動將生水煮沸或過濾,供人飲用的電器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