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口吞三世
佛教語。謂忘記過去、現(xiàn)在、未來。 宋 蘇轍 《〈筠州聰禪師得法頌〉序》:“禪師 聰公 昔以講誦為業(yè)。晚游 浄慈本師 之室,誦 南岳 思大和尚 口吞三世諸佛語,迷悶不能入……既而禮 僧伽 像,醒然有覺,知三世可吞無疑也?!?/div>
《國語辭典》:劍齒虎(劍齒虎)  拼音:jiàn chǐ hǔ
動物名。一種史前時代的哺乳動物,食肉目貓科劍齒虎亞科。形狀與現(xiàn)在的虎相近,上顎有一對狀如曲劍的犬牙,生存于第三紀末至第四紀初。其化石散見于非洲、歐洲、南北美洲,中國大陸也有發(fā)現(xiàn)。
《國語辭典》:劍齒象(劍齒象)  拼音:jiàn chǐ xiàng
動物名。一種史前時代的哺乳動物,長鼻目。形狀與現(xiàn)在的象相似,為乳齒象與象科的中間形。上間齒發(fā)達,狀如曲劍。生存于第三紀末至第四紀初。
《國語辭典》:見在佛(見在佛)  拼音:xiàn zài fó
僧侶對帝王的尊稱。宋。歐陽修《歸田錄》卷一:「太祖皇帝初幸相國寺,至佛像前燒香,問當拜與不拜,僧錄贊寧奏曰:『不拜?!粏柶浜喂??對曰:『見在佛不拜過去佛?!弧?/div>
《國語辭典》:敬鬼神而遠之(敬鬼神而遠之)  拼音:jìng guǐ shén ér yuàn zhī
指對鬼神要存有尊敬之心,但不涉于迷信?!墩撜Z。雍也》:「樊遲問知。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弧?/div>
《國語辭典》:精耕細作(精耕細作)  拼音:jīng gēng xì zuò
精致細心的耕作。如:「這茂盛的果園是果農(nóng)精耕細作辛苦得來的?!?/div>
《國語辭典》:今是昨非  拼音:jīn shì zuó fēi
語本文選。陶淵明歸去來辭:「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寔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宫F(xiàn)在對,而過去錯了。含有悔悟之意。宋。辛棄疾 新年團拜后和主敬韻并呈雪平詩:「今是昨非當謂夢,富妍貧丑各為容。」元。劉志淵 聲聲慢。癭除人我詞:「癭除人我,冰冷高低,喚惺今是昨非?!挂沧鳌缸蚍墙袷恰?。
《國語辭典》:今不如昔  拼音:jīn bù rú xí
現(xiàn)在不如過去。多表示對世事的慨嘆。如:「自從港口淤塞不通,這城市的盛況已經(jīng)今不如昔。」
《漢語大詞典》:亮拱
日落后和日出前出現(xiàn)在地平線上的一種朦朧的光帶——亦稱“曙暮輝弧”
《國語辭典》:歷歷在目(歷歷在目)  拼音:lì lì zài mù
清清楚楚的呈現(xiàn)在眼前。宋。張君房《云笈七簽。卷五八。尹真人服元氣術(shù)》:「如能至心,三、七日中可以內(nèi)視五臟,歷歷在目?!埂肚迨犯?。卷二八三。覺羅武默訥傳》:「跪誦敕旨。拜畢,霧開,峰巒歷歷在目,登陟有路。」
《漢語大詞典》:盧延讓
唐朝范量(現(xiàn)在北京附近)人。他的《苦吟》詩前四句是:“莫話詩中事,詩中難更無,吟安一個字,拈斷數(shù)莖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