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爪上
【佛學大辭典】
(譬喻)受人身者極希,譬以爪上之土。(參見:爪土)。
爪土
【佛學大辭典】
(譬喻)爪甲上之土,以喻受人身者之希也。雜阿含經十六曰:「如甲上土,如是眾生入道者亦復如是,如大地土如是非人亦復如是?!鼓鶚劷浫唬骸笭枙r世尊取地少土置之爪上,告迦葉言:是土多耶?十方世界土多耶?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爪上土者不比十方所有土也。善男子!有人舍身還得人身;舍三惡身,得受人身;諸根完具,生于中國,具足正信,能修習道;修習道已,能得解脫;得解脫已,能入涅槃;如爪上土,舍人身已,得三惡身。(中略)不得解脫常樂涅槃,如十方界所有地土。」
爪土
【佛學大辭典】
(譬喻)爪甲上之土,以喻受人身者之希也。雜阿含經十六曰:「如甲上土,如是眾生入道者亦復如是,如大地土如是非人亦復如是?!鼓鶚劷浫唬骸笭枙r世尊取地少土置之爪上,告迦葉言:是土多耶?十方世界土多耶?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爪上土者不比十方所有土也。善男子!有人舍身還得人身;舍三惡身,得受人身;諸根完具,生于中國,具足正信,能修習道;修習道已,能得解脫;得解脫已,能入涅槃;如爪上土,舍人身已,得三惡身。(中略)不得解脫常樂涅槃,如十方界所有地土?!?/div>
爪上土
【佛學大辭典】
(譬喻)(參見:爪土)
爪土
【佛學大辭典】
(譬喻)爪甲上之土,以喻受人身者之希也。雜阿含經十六曰:「如甲上土,如是眾生入道者亦復如是,如大地土如是非人亦復如是?!鼓鶚劷浫唬骸笭枙r世尊取地少土置之爪上,告迦葉言:是土多耶?十方世界土多耶?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爪上土者不比十方所有土也。善男子!有人舍身還得人身;舍三惡身,得受人身;諸根完具,生于中國,具足正信,能修習道;修習道已,能得解脫;得解脫已,能入涅槃;如爪上土,舍人身已,得三惡身。(中略)不得解脫常樂涅槃,如十方界所有地土。」
爪章
【佛學大辭典】
(書名)長爪梵志之所說。性靈集六曰:「爪章發(fā)論?!?/div>
爪凈
【佛學大辭典】
(術語)五種凈食之一。一切瓜果等物,先以爪甲去其皮殼,然后食也。否則曰不凈食。
【三藏法數】
謂一切瓜果等物,先當以爪甲去其皮殼,然后食之,是名爪凈。律云:以爪甲傷損。是也。
爪塔
【佛學大辭典】
(堂塔)給孤獨長者為供養(yǎng)佛之爪發(fā)而立塔,是為起塔之始。十誦五十六有異說。
爪鏡
【佛學大辭典】
(雜名)梵網經心地品曰:「不得樗蒲。(中略)爪鏡,蓍草,楊枝,缽盂,髑髏,而作卜筮?!姑髋阂骅缶W經合注六曰:「爪鏡即圓光法?!够蛟唬骸缸︾R者,以藥涂指上,咒之,光明如鏡,見人吉兇?!?/div>
爪犢
【佛學大辭典】
(雜語)長爪梵志與犢子部也。秘藏寶鑰中曰:「爪犢遙望?!?/div>
合爪
【佛學大辭典】
(術語)合左右十指之爪也,同于合掌。印度之敬法。法苑珠林二十曰:「律云:當令一心合十指爪掌供養(yǎng)釋師子?!?參見:合掌)
合掌
【佛學大辭典】
(術語)全左右掌之十指,以表吾心專一之敬禮法。支那以拱手為敬,印度以合掌為敬。觀音義疏上曰:「合掌者,此方以拱手為恭,外國合掌為敬。手本二邊,今合為一,表不敢散誕,專至一心。一心相當故,以此表敬也。」法苑珠林二十曰:「律云:當令一心合十指爪掌,供養(yǎng)釋師子?;蛟疲翰媸职追鹧哉?,皆是歛容呈恭,制心不令馳散。然心使難防,故制掌合一心也。」
【佛學常見辭匯】
又名合十,即對合左右雙掌及十指,以表示自心專一不敢散亂的一種敬禮。
【俗語佛源】
合掌又稱「合十」,謂兩手十指相合。原為印度表示致敬的禮儀,猶如中國傳統(tǒng)以拱手為敬,現代通行以握手為敬。佛家沿用合掌表示一心歸敬。如《西游記》第五二回:「那比丘尼至佛前合掌道:『孫悟空有事,要見如來?!弧埂度沼靡?guī)范》介紹合掌之法:「合掌,手指不得參差,須當胸,高低得所?!埂队榔角逡?guī)》謂:「合掌,指頭當對鼻端。頭低,指頭低;頭直,指頭直。」又有一種合指而不合掌的方式,稱為「蓮花合掌」。隋·智顗《觀音義疏》解釋合掌的意義:「外國合掌為敬。手本二邊,今合為一,表不敢散誕,真至一心。」今亦泛指虔敬。如冰心《寄小讀者》十五:「我無有言說,我只合掌贊美你們的純潔與偉大。」在俗語中,合掌的用法較多。如明·陳汝元《金蓮記·媒合》:「應難量,浮萍蹤跡多漂蕩,何時合掌?!勾酥赶鄷?,會合。又如清·李漁《憐香伴·倩媒》:「這話說來有些合掌。」此指符合,相符。此外,舊時詩文對偶詞句意義類同、相近,謂之「犯合掌」。如明·謝榛《四溟詩話》卷一指出:「耿偉《贈田家翁詩》:『蠶屋朝寒閉,田家晝雨閑?!淮藢懗龃寰泳跋?。但上句拙,『朝』、『晝』二字合掌?!梗ɡ蠲鳈啵?br />【三藏法數】
謂行懺悔時,須合掌當胸,以表誠心之不亂也。
長爪梵志
【佛學大辭典】
(人名)Dirghanakhabrahmaca%rin,長爪其名,梵志為志梵行之外道總稱。舍利弗之舅,摩訶俱絺羅,與姊舍利論議不如。俱絺羅思惟言,非姊力也,必懷智人,寄言母口,未生乃爾,及生長大,當如之何?思惟已,生憍慢心。為廣論議故出家作梵志。入南天竺國,始讀經書。諸人問言:汝欲習何經?長爪答言:十八種大經盡欲讀之。諸人語曰:盡汝壽命,猶不得一,何況能盡?長爪自誓言:我不剪爪,要讀盡十八種經。人見爪長,號為長爪梵志。既而學成,摧諸論師。還至本國,問姊之生子。曰:彼生至十六歲,論議勝一切人,有釋種道人,剃頭為弟子。長爪聞之,直詣佛所,語佛曰:瞿曇!我一切法不受。佛問長爪:汝言一切法不受,是見受不?彼知言此見我受,則自語相違。便答言:一切法不受,此見亦不受。佛言:汝不受一切法,是見亦不受,則無所受,與眾人無異,何用自高而生憍慢如是?長爪不能答,自知墮負處,于佛生信心。佛為說法,斷其邪見,彼即坐得圣果。見智度論一。大日經疏二曰:「長爪梵志?!?/div>
長爪梵志請問經
【佛學大辭典】
(經名)一卷,唐義凈譯。有一長爪梵志來問佛三十二相之業(yè)因,佛一一答之。彼信樂而受八戒。
建爪
【佛學大辭典】
(流派)外道之種類。大日經所說三十種外道中有建立凈外道與不建立無凈外道兩種,是曰建。爪者,長爪梵志,外道名。大日經疏二曰:「建立凈,不建立無凈等。種種宗計,皆不相應。乃至長爪梵尼諸大論師等?!?/div>
毛發(fā)爪齒位
【三藏法數】
謂受胎六七日,毛發(fā)爪齒初具,故名毛發(fā)爪齒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