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23詞典 1分類詞匯 22
《國語辭典》:氾氾  拼音:fàn fàn
浮游不定的樣子?!冻o。屈原。卜居》:「將氾氾若水中之鳧乎,與波上下偷以全吾軀乎?!?jié)h。桓譚 仙賦:「氾氾乎,濫濫乎,隨天轉(zhuǎn)旋,容容無為,壽極乾坤?!?/div>
《國語辭典》:汎汎  拼音:fàn fàn
1.水順流無阻的樣子?!对娊?jīng)。邶風(fēng)。二子乘舟》:「二子乘舟,汎汎其景。」
2.漂浮的樣子。《文選。張衡。思玄賦》:「乘天潢之汎汎兮,浮云漢之湯湯?!?br />3.普遍、廣博的樣子。
《國語辭典》:泛泛  拼音:fàn fàn
1.漂浮。唐。杜甫〈秋興〉詩八首之三:「信宿漁人還泛泛,清秋燕子故飛飛?!?br />2.尋常的、浮淺的。如:「泛泛之交」?!剁R花緣》第七一回:「今日大家在此相聚,總是同年姊妹,非泛泛可比?!?br />3.充滿的樣子?!饵S帝內(nèi)經(jīng)素問。卷五。脈要精微論》:「春日浮如魚之游在波,夏日在膚,泛泛乎萬物有馀?!?/div>
《國語辭典》:閃爍(閃爍)  拼音:shǎn shuò
1.光線不定的樣子。南朝梁。王僧孺中寺碑〉:「日流閃爍,風(fēng)度清鏘?!埂段宕菲皆挕V苁?。卷上》:「那劍光閃爍,殺氣崢嶸?!?br />2.說話吞吐遮掩,不肯直截了當(dāng)說出實情。如:「閃爍其詞」。
《國語辭典》:虛?。ㄌ摫。 ?span id="mh7jh1w" class='label'>拼音:xū bó
才力薄弱。晉。潘岳在懷縣作〉詩二首之二:「虛薄乏時用,位微名日卑。」
《國語辭典》:浮泛  拼音:fú fàn
1.乘船出游。《晉書。卷七九。列傳。謝安》:「嘯詠山林,浮泛江海,當(dāng)此之時,蕭然有陵霞之致?!?br />2.虛浮而不切實際。《宋史。卷三七九。列傳。李稙》:「稙上書極言防江十策,……皆直指事宜,不為浮泛?!?/div>
《國語辭典》:涉獵(涉獵)  拼音:shè liè
1.粗略的看過而不深入鉆研?!逗鬂h書。卷四七。班超傳》:「為人有大志,不修細(xì)節(jié)。然內(nèi)孝謹(jǐn),居家常執(zhí)勤苦,不恥勞辱。有口辯,而涉獵書傳。」《文明小史》第四○回:「可見這些人還不心虛,自己不曾涉獵過的學(xué)問,就不愿意聽。」也作「獵涉」。
2.經(jīng)歷閱世。如:「他每年均到世界各地旅游,涉獵廣博,見多識廣?!?/div>
《漢語大詞典》:泛然(汎然)
亦作“泛然”。
(1).漂浮貌;浮動貌。 戰(zhàn)國 楚 宋玉 《小言賦》:“析飛糠以為輿,剖粃糟以為舟,泛然投乎杯水中,淡若巨海之洪流?!?宋 梅堯臣 《鴨雛》詩:“泛然去中流,雞呼心悹悹?!?宋 陸游 《漢宮春·張園賞海棠作》詞:“虛舟汎然不繫,萬里江天?!?明 方孝孺 《答王仲縉書》之一:“僕為學(xué)不敏於人,聞道不早於人,扼愚守陋,泛然與世浮沉?!?清 吳敏樹 《說釣》:“村中塘水,晴碧汎然。”
(2).隨便,漫不經(jīng)心貌。莊子·田子方:“臧丈人昧然而不應(yīng),泛然而辭?!?晉 葛洪 抱樸子·詰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汎然不繫,恢爾自得,不競不營,無榮無辱?!?唐 李頎 《贈蘇明府》:“汎然無所繫,心與孤云同?!?span id="6lcqkdt" class="book">《新唐書·隱逸傳序》:“其於爵祿也,汎然受,悠然辭?!?宋 羅大經(jīng) 鶴林玉露卷十:“且送 楊 姓人,故用 子云 為切題,豈應(yīng)又泛然用一令尹耶?” 清 張爾岐 《蒿庵閑話》卷一:“古人無泛然飲酒者,率皆祭畢而后飲。”
(3).一般,普通。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戴思顏:“﹝ 戴思顏 ﹞有詩名,氣宇盤礴,每有過人,遂得名家,豈泛然矣?!?明 謝肇淛 《五雜俎·事部一》:“夫世豈有不識字而能書者?抑 昌黎 之所謂識字,非世人之泛然記憶已也?!?清 陳確 《瞽言四·與劉伯繩書》:“夫其異同之甚與泛然酬應(yīng)者可去?!?br />(4).廣泛,普遍貌。 宋 韓淲 澗泉日記卷下:“后世所不可不載之事,汎然欲備,則不勝其史矣?!?宋 葉適 《〈播芳集〉序》:“若曰聚天下之文,必備載而無遺,則泛然而無統(tǒng)?!?br />(5).空泛;浮淺,不深入。 明 王廷相 《與薛君采書》:“近世學(xué)者之弊有二:一則徒為泛然講説,一則務(wù)為虛靜以守其心,皆不於實踐處用功,人事上體驗。” 清 王夫之 讀四書大全說·大學(xué)·傳十:“唯‘發(fā)’非汎然之詞,然后所發(fā)之己,非私欲私意?!?/div>
《漢語大詞典》:虛見(虛見)
不根之論;浮淺之見。 明 李贄 《答耿中丞論淡書》:“愿公更不必論湔磨刷滌之功,而惟直言問學(xué)開大之益;更不必慮虛見積習(xí)之深,而惟切究師友淵源之自?!?清 張履 《〈靜觀齋詩初集〉自序》:“不有古人之學(xué),而徒執(zhí)虛見以求,不得也,求諸詩而愈不得也?!?/div>
分類:浮淺
《漢語大詞典》:輕淺(輕淺)
(1).不高,低淺。 宋 蘇轍 《論堂除太寬札子》:“ 張淳 、 陳元直 二人率皆資望輕淺,政績未聞?!?br />(2).輕浮淺薄。 宋 莊季裕 雞肋編卷上:“ 荊 揚 多水,其人亦明慧文巧,而患在輕淺?!?清 陳廷焯 白雨齋詞話卷六:“ 吳元可 《采桑子》:‘一樣?xùn)|風(fēng)兩樣吹’,輕淺語,自是 元 人手筆。”
(3).聲音輕而浮泛。 隋 陸法言 《〈切韻〉序》:“ 吳 楚 則時傷輕淺, 燕 越 則多傷重濁, 秦 隴 則去聲為入, 梁 益 則平聲似去。”
(4).淺淡,不深濃。 姚雪垠 《長夜》二:“那大褂只搭到他膝蓋下邊,顏色又過于輕淺?!?/div>
《漢語大詞典》:虛庸
浮淺庸愚。 明 歸有光 《賀戚總?cè)制劫列颉?/span>:“又自以虛庸,繆當(dāng)重寄,懼不教之兵不足以應(yīng)敵?!?明 張居正 《謝賜玉帶疏》:“伏念臣猥以虛庸,早參密勿,屬真主龍飛之始,首文僚振鷺之班,依乘偶會于風(fēng)云,遇合深投于魚水?!?/div>
分類:浮淺庸愚
《漢語大詞典》:平漫
(1).平坦廣遠(yuǎn)。宋書·禮志五:“地域平漫,迷於東西,造立此車(指南車),使常知南北?!?清 趙翼 甌北詩話·黃山谷詩:“《陳后山詩話》謂‘ 魯直 學(xué) 杜 過於求奇,不如 杜 之遇物而奇也。三江五湖,平漫千里,因風(fēng)石乃奇耳。’”
(2).謂平庸浮淺。舊題 宋 尤袤 《全唐詩話·黃頗》:“ 黃頗 以洪奧文章蹉跎者一十三載, 劉纂 以平漫子弟而折丹桂?!?br />(3).浸蝕剝落。 魯迅 《書信集·致臺靜農(nóng)》:“倘石刻原已平漫,則雖圖像模胡,固仍在‘可觀’之列耳?!?/div>
《國語辭典》:佻薄  拼音:tiāo bó
輕薄?!缎绿茣?。卷一六五。鄭珣瑜傳》:「『南北朝所以不治,文采勝質(zhì)厚也,士惟用才,何必文辭?!挥盅裕骸何娜硕噘 !弧?/div>
《漢語大詞典》:輕靡(輕靡)
(1).輕柔細(xì)軟。《漢書·王莽傳上》:“今誠未皇于輕靡而備味,庶幾與百僚有成,其勗之哉!” 顏師古 注:“靡,細(xì)也?!?br />(2).輕佻浮淺。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體性:“輕靡者,浮文弱植,縹緲附俗者也?!?唐 高仲武 中興間氣集·〈李希仲詩〉序:“ 李 詩輕靡,華勝於實。此所謂才力不足,務(wù)為清逸?!?劉師培 《南北文學(xué)不同論》:“惟 范云 、 任昉 ,文詩淵懿; 江總 、 沈約 ,亦無輕靡之辭;乃 齊 梁 文士之杰出者?!?/div>
《漢語大詞典》:浮澆(浮澆)
輕浮淺薄。 宋 梅堯臣 《依韻和王平甫見寄》:“文章革浮澆,近世無如 韓 ?!?明 李東陽 《文明生日以龍尾硯為壽并致一詩》:“長留天地詩家事,坐鎮(zhèn)浮澆靜者身?!?清 沈葆楨 《察看福州??诖瑝]大概情形疏》:“且浮澆險薄之子,必?zé)o持久之功?!?/div>
《漢語大詞典》:狷淺(狷淺)
(1).急躁浮淺。 宋 蘇轍 《司馬溫公挽詞》之四:“少年真狷淺,射策本粗疎。欲廣忠言地,先收眾棄餘?!?br />(2).氣量狹窄。 宋 蘇轍 《歷代論四·王導(dǎo)》:“ 元帝 之世…… 劉隗 、 刁協(xié) 剛介狷淺,見信於帝,專以法繩公卿?!?/div>
《漢語大詞典》:巧薄
奸詐刻薄;輕浮淺薄。 宋 蘇軾 《應(yīng)詔論四事狀》:“自是 蘇州 官吏巧薄,以刻為忠,曲有申明,而戶部吝於出納,以害仁政。” 明 方孝孺 《答王秀才》:“考其辭,輕俳巧薄,皆古人之所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