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貫洽(貫洽)
(1).注意周到。 清 鄭端 政學錄·待士夫:“士夫雖有大小,我輩精神要一一貫洽;若一坐中,惟擇顯奕者奉承之,略不及於眾人,大無顏色,議論嫌隙,或從此始,慎之?!?br />(2).融會貫通。 清 阮元 《劉端臨先生墓表》:“先生之學,自天文、律呂、六書、九數、聲韻等事,靡不貫洽。”
(3).遍滿充塞。 清 譚嗣同 《以太說》:“是何也?是蓋徧法界、虛空界、眾生界,有至大至精微,無所不膠黏、不貫洽、不筦絡而充滿之一物焉。”
《漢語大詞典》:澍意
注意,留意。 南朝 梁武帝 《注解〈大品經〉序》:“設乃時曠正教,處無法名,猶且苦辛草澤,經歷險遠,翹心逷聽,澍意希夷?!?/div>
分類:注意留意
《漢語大詞典》:燒點(燒點)
猶焦點。事情或道理引人注意的集中點。 梁啟超 《論民族競爭之大勢》:“ 俄 人越 烏拉山 驀進於 中亞細亞 ,隱然有拊 印 背而扼 印 吭之勢,於是, 波斯 、 阿富汗 遂為 英俄 競爭之燒點。”
《國語辭典》:提示  拼音:tí shì
把別人設想不到之處提出來,以啟發(fā)思考。如:「請老師提示一下這題數學的做法?!?/div>
《漢語大詞典》:諸惟(諸惟)
書信用語。謂諸多事宜中希望注意某一件事。 梁啟超 《致顏駿人書》:“溽暑乍退,君子維宜,諸惟為國善攝不盡。” 魯迅 《書信集·致許壽裳》:“聞北方多風沙,諸惟珍重?!?/div>
《國語辭典》:盜壘(盜壘)  拼音:dào lěi
棒球運動用語。在棒球比賽中指跑壘員趁對方守備不注意時,盜向次一個壘包。
《國語辭典》:不提防  拼音:bù tí fáng
1.不注意?!?a target='_blank'>儒林外史》第五二回:「那馬十分跳躍,不提防,一個蹶子,把一位少年客的腿踢了一下?!埂?a target='_blank'>紅樓夢》第六一回:「寶玉便瞅他兩個不提防的時節(jié)自己進去拿了些什么出來?!?br />2.不小心戒備。也作「不堤防」。
《漢語大詞典》:背眼
方言。謂地方冷僻或不引人注意。
《漢語大詞典》:沈耳
猶傾耳。謂非常注意地聽。 宋 司馬光 《與范景仁書》:“朝廷之政,萬一有違理而傷道者, 景仁 之責也。非獨 光 浮目而望,沉耳而聽也?!?/div>
《國語辭典》:好奇心  拼音:hào qí xīn
喜歡注意新奇事物的心理。如:「不要忽略孩子的好奇心,因為這往往是創(chuàng)造力的來源?!?/div>
《漢語大詞典》:防頭(防頭)
注意,留神。紅樓夢第七回:“ 寶二叔 ,你侄兒年輕,倘或説話不防頭,你千萬看著我,別理他?!?span id="vfd2gek" class="book">《紅樓夢》第一一三回:“方纔我是怕你説話不防頭,招的我們奶奶哭,所以催你出來。”
分類:注意留神
《國語辭典》:發(fā)呆(發(fā)呆)  拼音:fā dāi
心里想著事情而出神的樣子。如:「他不知在想什么,話也不說,一個人坐在那里發(fā)呆?!挂沧鳌赴l(fā)呆」。
《國語辭典》:發(fā)呆(發(fā)獃)  拼音:fā dāi
心里在想事情而出神,顯現(xiàn)癡呆的樣子。《儒林外史》第五二回:「吃了自己的清水白米飯,管別人的閒事,這不是發(fā)了呆?」《文明小史》第四○回:「你莫非遇見了什么邪魔?不然為什么一個人在這里發(fā)呆?」也作「發(fā)呆」。
《漢語大詞典》:關顧(關顧)
(1).謂注意地看著。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囯·太平天日》:“主時時關顧他(指妖魔),看見他總是古古怪怪迷惑人,纏捉人,主因請?zhí)旄干现骰噬系壑鹚??!?王少堂 《武松》第六回:“﹝那人﹞正同賬桌上老板閑話,眼光關顧住對過階沿下面?!?br />(2).關心照顧。 陳白塵 《無聲的旅行》:“對于她的關顧應該有相當的回報才是?!?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三一章:“一家有事,大家關顧,也是人之常情?!?/div>
《漢語大詞典》:撫尺
醒木。曲藝演員表演時用以拍桌子以引起聽眾注意的木塊:忽然撫尺一下,群響畢絕。
《漢語大詞典》:盯住
逼近某人,緊盯某人。例如:太多的債主在盯住他逼債。
集中或顯著地注意。例如:他的藍眼睛銳利而熱切地盯住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