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果:
全部
7
分類詞匯
7
分類詞匯
青李
十三行
汝帖
升元帖
玉版十三行
七觀帖
利州帖
《漢語大詞典》:
青李
(1).李子的一種。 晉
王羲之
《來禽帖》
:“青李、來禽、櫻桃、日給藤子皆囊盛為佳,函封多不生?!?宋
蘇軾
《次荊公韻》
之一:“青李扶疏禽自來,清真 逸少 手親栽。” 元
虞集
《題康里子山尚書凝春小隱六韻》
:“人間應得函封帖,青李來禽繞舍栽?!眳㈤?明 李時珍
《
本草綱目·果一·李
》
。
(2).法帖名。 晉 王羲之 所書。以首句有“青李”字樣得名。 宋
蘇軾
《次韻米芾二王書跋尾》
詩之一:“三館曝書防蠹毀,得見
《來禽》
與
《青李》
?!?/div>
分類:
法帖
李子
法帖名
王羲之
字樣
《國語辭典》:
十三行
拼音:
shí sān háng
1.著名的小楷法帖。晉王獻之書洛神賦殘存的一段,自「嬉」字起至「飛」字止,共十三行,故稱為「十三行」。據(jù)元趙孟頫《松雪齋集》所載,墨跡有兩本:一為晉時用麻箋所書,乃宋高宗先收得九行,賈似道再得四行,最后為趙孟頫所得。一為唐人用硬黃紙所書,后有柳公權跋兩行,世稱為「柳跋十三行」。
2.鴉片戰(zhàn)爭前,廣州官府特許經(jīng)營對外貿(mào)易的商行。行數(shù)并不固定。其對官府負有承保和繳納外商船貨稅餉、規(guī)禮、傳達官府政令及管理外商船員等義務,卻也享有對外貿(mào)易的特權。西元一八四二年訂定南京條約后,十三行專營對外貿(mào)易的特權終被取消。
分類:
法帖名
鴉片戰(zhàn)爭
法帖
天津
廣州
王獻之
腳夫
港口
挑夫
官府
特許
苦工
經(jīng)營
對外貿(mào)易
組織
商行
真跡
僅存
《漢語大詞典》:
汝帖
法帖名。 宋 大觀 中, 汝州 守 王寀 采擇 潭 、 絳 、 泉 帖中之最優(yōu)者,薈萃成文,分為十二卷,刻石置于 汝州 望嵩樓 中。 明 末兵亂,樓焚碑殘。 清 順治 七年(1650年)巡道 范承祖 重新修葺,并加詩跋二刻,共十四刻,置于州署西園古軒壁中。 道光 十八年(1838年)州守 白明義 見所存文漫漶不復識,自 洛陽 貼得 汝 帖原拓一部,重摹諸石,仍藏左軒壁中。此帖計有金石文八種, 秦 、 漢 、 三國 字體五種,六朝帝王書三十引, 魏 晉 九人書以及 王羲之 十帖、 南唐 十臣、 唐 三朝帝后四書和 歐陽詢 、 虞世南 、 褚遂良 、 顏真卿 、 柳公權 、 賀知章 、 李后主 、 吳越王 俶 等七十余家書法手跡,字數(shù)雖不甚多,但真草隸篆無所不包。向為書法愛好者所珍視?,F(xiàn)存 河南省 臨汝縣 文化館。
分類:
法帖
法帖名
大觀
采擇
《漢語大詞典》:
升元帖(昇元帖)
法帖名。 南唐后主 李煜 出所藏古今法帖刻石,有“ 昇元 二年三月 建業(yè) 文房模勒上石”字樣,故稱。 宋
周密
《志雅堂雜鈔·圖書碑帖》
:“ 江 南 后主 ,嘗詔 徐鉉 以所藏古今法帖入之石,名‘昇元帖’。此刻在 淳化 之前,當為法帖之祖也。”參閱 清 孫承澤
《閑者軒帖考》
。
分類:
法帖
法帖名
后主
古今
刻石
《漢語大詞典》:
玉版十三行
法帖名。 晉 王獻之 書
《洛神賦》
真跡。 南宋 時 高宗 得九行, 賈似道 復得四行,共十三行。由 廖瑩中 刻于玉石,因名。參閱 清 姜宸英
《湛園題跋》
、 張廷濟
《清儀閣題跋》
。
分類:
法帖
法帖名
王獻之
真跡
高宗
《漢語大詞典》:
七觀帖(七觀帖)
法帖名。 元 翰林學士 程鉅夫 致仕南歸,翰林侍講學士 袁桷 撰
《七觀》
以送之,書畫家 趙孟頫 為之書寫。后世作為學習寫字的樣本,稱為“七觀帖”。 元
趙孟俯
《〈七觀〉跋》
:“
《七觀》
者,翰林待制 袁公 桷 之所作也。何為而作也?翰林承旨 程公 請老而歸, 袁公 作此以送之也……僕雖衰老目昏,不覺援筆為書一通。若 袁公 不以筆札之陋,刻諸堅石,庶幾詞翰相須之義,傳之天下,后世以為美談云爾?!眳㈤?span id="xkdpmuw" class="book">《佩文齋書畫譜》卷七九。
分類:
法帖
法帖名
翰林學士
致仕
《漢語大詞典》:
利州帖
法帖名。即
《臨江帖》
。 宋 元祐 間, 劉次莊 以家藏
《淳化閣帖》
重摹刻于 臨江 戲魚堂 ,世稱
《臨江帖》
或
《戲魚堂帖》
。 慶元 中, 四川 總領 權安節(jié) 重勒石于 益昌 ( 利州 )官舍,故亦稱
《利州帖》
。
分類:
法帖
法帖名
摹刻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