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60詞典 2分類詞匯 158
《漢語大詞典》:行帳(行帳)
(1).行軍或出游時所搭的篷帳。 唐 杜甫 《軍中醉歌寄沉八劉叟》:“野膳隨行帳,華音發(fā)從伶。” 金 元好問 《再到新衛(wèi)》詩:“行帳馬嘶塵澒洞,空邨人去雨淋浪?!?清 黃景仁 《雪后集陶然亭》詩:“尺五 韋杜 天,幕我作行帳。”
(2).泛指高級武官在外的住所。《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八三回:“當夜夜靜時, 陸觀察 便到 葉軍門 行帳裡辭行。”
《漢語大詞典》:鷹擊(鷹擊)
(1).見“ 鷹擊毛摯 ”。
(2).古代武官名號。 漢 趙破奴 曾為“鷹擊司馬”。見史記·衛(wèi)將軍驃騎列傳。 隋 大業(yè) 五年,改“鷹揚副郎將”為“鷹擊郎將”。見隋書·百官志下。
《國語辭典》:鷹擊毛摯(鷹擊毛摯)  拼音:yīng jí máo zhì
比喻治民嚴猛?!妒酚?。卷一二二。酷吏傳。義縱傳》:「是時趙禹、張湯以深刻為九卿矣,……而縱以鷹擊毛摯為治?!?/div>
《漢語大詞典》:參戎(參戎)
(1).參謀軍務(wù)。 明 方以智 通雅·官制:“今之參將,本參戎之意也?!?br />(2). 明 清 武官參將,俗稱參戎。 明 李贄 《追述潘見泉先生往會因由付其兒參將》:“夫文武不同,而忠孝則一……況堂堂國之參戎歟!”
《國語辭典》:射聲(射聲)  拼音:shè shēng
職官名。射聲校尉的簡稱。為漢武帝所置于京師的屯兵八校尉之一。官秩二千石,掌宿衛(wèi)兵。因冥冥中聞聲即射,故稱為「射聲」。
《漢語大詞典》:牙校
低級武官。新唐書·石雄傳:“﹝ 石雄 ﹞少為牙校,敢毅善戰(zhàn),氣蓋軍中?!?宋 洪邁 容齋續(xù)筆·銀青階:“國朝踵襲近代因循之弊,牙校有銀青光祿大夫階,卒長開國而有食邑?!?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八:“中丞 阿公 喜極,遣牙校馳箋索藩司 彭公 家屏 贈詩?!?/div>
分類:低級武官
《國語辭典》:票姚  拼音:piào yáo
1.矯捷強勁。也作「嫖姚」。
2.漢代對將軍的稱號。也作「嫖姚」。
《漢語大詞典》:拍試(拍試)
宋 代擢補下級基層武官,先要比試弓馬,稱“拍試”。 宋 葉適 《廬州錢公墓志銘》:“他日,上遣官拍試,獨 楚 應(yīng)格?!?宋 趙升 朝野類要·拍試:“武臣奏補人,銓試弓馬者,謂之拍試,并挑試律文?!?span id="bsbpnzg" class="book">《續(xù)資治通鑒·宋孝宗乾道七年》:“春季拍試,藝高者特與補轉(zhuǎn)兩資?!?/div>
《國語辭典》:西班  拼音:xī bān
朝會時在西邊站班的官員。唐為武官,宋代為內(nèi)閣官員?!顿Y治通鑒。卷二五○。唐紀六十六。懿宗咸通元年》:「浙東山海幽阻,可以計取,難以力攻。西班中無可語者。」元。胡三省。注:「唐凡朝會,文官班于東,武官班于西,故謂武臣為西班?!固?。羅隱 寄金吾李蓀常侍詩:「西班掌禁兵,蘭锜最分明。」
《漢語大詞典》:次將(次將)
(1).武官職稱。次于大將的武官。史記·黥布列傳:“ 懷王 使 宋義 為上將, 范增 為末將, 項籍 為次將?!?span id="blsbind" class="book">《漢書·項籍傳》:“王召 宋義 與計事而説之,因以為上將軍; 羽 為 魯公 ,為次將; 范增 為末將?!?br />(2).星名。文昌宮之第二星。史記·天官書:“斗魁戴匡六星曰文昌宮:一曰上將,二曰次將,三曰貴相,四曰司命,五曰司中,六曰司祿?!?/div>
《漢語大詞典》:外委
清 代武官名。初為額外委派,后成定制。外委千總,正八品;外委把總,正九品;額外外委,從九品。儒林外史第四十回:“ 木耐 見了少保,少保問他些情節(jié),賞他一個外委把總做去了。”《官場現(xiàn)形記》第三十回:“每一營之中,有營官,有哨官。營官都是記名提、鎮(zhèn);哨官則自副、參、游以下以至千、把、外委都有在內(nèi)?!?/div>
《漢語大詞典》:參領(lǐng)(參領(lǐng))
(1).參與領(lǐng)導。 金 王若虛 《新唐書辨中》:“自艱難以來,始用宦者監(jiān)軍,此曹止可委宮掖事,兵要政機叵使參領(lǐng)?!?br />(2). 清 武官名。滿語為甲喇章京。滿、蒙、漢八旗及護軍營、前鋒營等皆置有參領(lǐng),位在都統(tǒng)之下,佐領(lǐng)之上。參閱《清文獻通考·職官十》。
《國語辭典》:奴才  拼音:nú cái
1.奴仆?!都t樓夢》第三二回:「這會子又叫我做,我成了你們的奴才了?!?br />2.罵人鄙賤之詞。《孽?;ā返谝话嘶兀骸笡r且沒有巴柄的事兒,給一個低三下四的奴才,含血噴人,自己倒站著聽風涼話兒!」
3.庸才?!稌x書。卷一○一。劉元海載記》:「穎不用吾言,逆自奔潰,真奴才也?!?br />4.清代太監(jiān)及武臣對皇帝的自稱。
《漢語大詞典》:月課(月課)
(1).每月考查、考核。魏書·李彪傳:“陛下幼蒙鞠誨,圣教之躋,及儲宮誕育,復(fù)親撫誥,日省月課,實勞神慮。”
(2). 明 清 時每月對學子的課試或?qū)ξ涔傥渌嚨目夹!?span id="av7cd67" class="book">《明史·職官志四》:“儒學官月課士子之藝業(yè)而奬勵之?!?span id="7cfvtts" class="book">《官場現(xiàn)形記》第五六回:“ 同 通 州縣,本有月課,現(xiàn)在攷較他們,也不過同月課一個樣子?!?span id="1gw7xgu" class="book">《清史稿·選舉志一》:“教官考校之法,有月課、季考,‘四書’之外,兼有策論……訖於 嘉慶 ,月課漸不舉行?!?清 薛福成 庸盦筆記·述異·馬端敏公被刺:“ 同治 九年七月二十七日,為 兩江 總督月課武職之期, 馬端敏 公 新貽 親臨校場閲射。”
(3). 宋 代規(guī)定御史糾察官邪,按月奏事的制度。 宋 葉紹翁 四朝聞見錄·太學諸生置綾紙:“ 鄭昭先 為臺臣,倏當言事月謂之月課。 昭先 純謹人也,不敢妄有指議?!?宋 周密 齊東野語·洪君疇:“ 朱應(yīng)元 既為御史,月課乃首劾 李俊明 ,公論大不平。” 張晉藩 王超 《中國政治制度史》第四編第一章第七節(jié):“ 宋 朝在允許御史‘風聞彈人’的要求下,明令御史每月必須奏事一次,叫作‘月課’。如上任后百日內(nèi)無所糾彈,則罷黜作外官,或罰‘辱臺錢’。這種規(guī)定在很大程度上助長了御史彈劾權(quán)的濫用?!?/div>
《漢語大詞典》:武達(武達)
武官中的顯貴。南史·檀道濟傳:“ 珪 訴 僧虔 求祿不得,與 僧虔 書曰:‘僕一門雖謝文通,乃忝武達?!?/div>
《漢語大詞典》:峨弁
亦作“峩弁”。 武官戴的高冠。 清 趙翼 《陽朔山》詩:“或如靚女擁高髻,或如武夫戴峩弁?!?/div>
分類:武官高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