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盧楫(1467年—?年),字濟川,順天府昌平州密云縣人,軍籍。治《詩經(jīng)》,行二,由國子生中式弘治十一年(1498年)戊午科順天府鄉(xiāng)試第二十四名舉人,年四十二歲中式正德三年(1508年)戊辰科會試第一百二十一名,第三甲第五十五名進士。初授行人司行人,正德五年(1510年)夏四月充副使,冊封代府泰順王、河內(nèi)王。九年六月授四川道御史,十五年六月官員考察,以不謹冠帶閑住。
人物簡介
李楫(1473年—?年),字大濟,四川成都中衛(wèi)官籍浙江義烏縣人,治《詩經(jīng)》。四川鄉(xiāng)試第四十四名舉人。正德六年(1511年)中式辛未科會試第二百八十五名,登第二甲第九十二名進士。
人物簡介
【介紹】: 明陜西藍田人,著籍騰驤衛(wèi),字汝楫。正德六年進士。由庶吉士授吏科給事中。嘉靖間進刑科都給事中。久任諫官,多與權(quán)幸相忤,直聲甚震。大禮議起,伏哭左順門,受杖,謫戍遼東,卒于戍所。維基
劉濟(1487年—?),字汝楫,騰驤右衛(wèi)籍,陜西藍田縣(今陜西省西安市藍田縣)人,明朝官員,大禮議事件人物。定州學(xué)生。弘治十四年(1501年)順天府鄉(xiāng)試第三十三名舉人。正德六年(1511年)登辛未科會試第228名,三甲129名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改吏科給事中。山西巡撫李鉞彈劾左右布政使倪天民、陳達,吏部請黜免,武宗不許,劉濟上疏論爭未果。武宗巡游宣府、榆林的,劉濟多次上疏請帝回鑾。武宗詔封許泰、江彬為伯爵,劉濟又與諸給事中力爭,皆不報。明世宗繼位,劉濟外任審核甘肅邊餉,奏請革除涼州分守中官及永昌新添游兵,升工科左給事中。嘉靖元年(1522年),升任刑科都給事中,期間論救主事陳嘉言等人。大禮議事件中,因參與左順門事件而受廷杖,被謫戍遼東,死于戍所。隆慶元年(1567年),追復(fù)官職,贈太常寺少卿。
人物簡介
李汝楫(1493年—?),字濟卿,河南汝寧府汝陽縣人,軍籍。正德十四年(1519年)己卯科河南鄉(xiāng)試第三名舉人。嘉靖八年(1529年)中式己丑科會試第四十一名,登第三甲第九十一名進士。授鄖陽府推官,擢工部主事,升署員外郎。
人物簡介
王汝楫,字利民,山東濟南府德州人,民籍。正德十四年(1519年)己卯科山東鄉(xiāng)試第四十二名舉人。嘉靖八年(1529年)中式己丑科會試第九十四名,登第三甲第一百八十四名進士。
人物簡介
張濟(1496年—?),字汝楫,陜西西安府醴泉縣人,民籍。嘉靖八年(1529年)己丑科第三甲第一百四十九名進士。嘉靖十七年(1536年)官直隸無錫縣知縣。累官湖廣德安府同知。
人物簡介
萬汝楫(1505年—?年),字濟卿,四川瀘州人,民籍,治《書經(jīng)》。四川鄉(xiāng)試第六名舉人。嘉靖十四年(1535年)中式乙未科會試第一百七十七名,登第二甲第五十三名進士。
人物簡介
胡川楫(1505年—1557年),字巨卿,一字汝濟,直隸徽州府歙縣人,匠籍。戊子應(yīng)天府鄉(xiāng)試第三十三名舉人。嘉靖十七年(1538年)中式戊戌科會試第二百九十三名,登第三甲第一百二十二名進士。明年己亥授江西新建縣知縣,便道歸省,會父歿丁憂。服闋補授四川內(nèi)江縣知縣。升山東莒州知州,三十年辛亥(1551年)擢升南京戶部云南司員外郎,遷本部廣東司郎中,未幾,丁繼母憂,三十五年服闋,仍補本部山西司郎中,以病乞休歸,旬馀日而卒,年五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