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記月(記月)
標志日月。 唐 張莒 《紫宸殿前櫻桃樹賦》:“自承恩於攀賞,固無憂於翦伐;伴穠李以表年,笑階蓂之記月。”按,相傳 堯 時有瑞草蓂莢夾階而生,隨月生死。每月朔始生一莢,月半而生十五莢。十六日以后,日落一莢,及晦而盡;若月小則一莢焦而不落,可用以占日月之數。
《漢語大詞典》:立標(立標)
(1).設立標志。 清 周亮工 《書影》卷二:“初, 璞 欲移城,於東遷處立標,輒為飛鳥銜去?!?br />(2).航標的一種。
《漢語大詞典》:碑表
(1).即墓表。宋書·禮志二:“此石獸碑表,既私褒美,興長虛偽,傷財害人,莫大於此?!?南朝 梁 任昉 《為卞彬謝修卞忠貞墓啟》:“年世貿遷,孤裔淪塞,遂使碑表蕪滅,丘樹荒毀?!?唐 李綽 尚書故實:“古碑皆有圓空。蓋碑者,悲本也。墟墓間物,每一墓有四焉……人因就紀其德,由是遂有碑表。” 宋 文瑩 《〈玉壺清話〉序》:“ 文瑩 收古今文章著述最多,自國初至 熙寧 間,得文集二百餘家,僅數千卷,其間神道碑、墓誌、行狀、實録及奏議、碑表、野編、小説之類,傾十紀之文字,聚眾學之醇郁?!眳⒁姟?墓表 ”。
(2).界碑,用來標志分界的石碑。 清 黃六鴻 《?;萑珪け<住で宀榻缰贰?/span>:“東移一尺則可云屬彼,西移一尺則可云屬此,祇以口舌之為憑,并無碑表之足據,紛紛眾訟,推卸靡已?!?/div>
《國語辭典》:墓表  拼音:mù biǎo
1.墓碑。用來表彰死者,故稱「墓表」。
2.文體名??逃谀贡?,用以表述死者生前行誼的文章。始于東漢,安帝元初元年立謁者景君墓表,厥后因之。其文體與碑碣同,有官無官皆可用,非若碑碣之有等級限制。
《漢語大詞典》:宿度
天空中標志星宿位置的度數。周天共三百六十五度又四分之一。二十八宿各占若干度。《素問·離合真邪論》:“夫圣人之起度數,必應於天地。故天有宿度,地有經水,人有經脈。”宋書·律歷志中:“至 元和 二年,《太初》失天益遠,宿度相覺浸多,候者皆知日宿差五度,冬至之日在斗二十一度,晦朔弦望,先天一日。” 宋 高承 事物紀原·天地生植·宿度:“ 王子年 拾遺記:‘ 庖犧 視五星之文,分野之度。’史記·歷書曰:‘ 黃帝 名察度驗?!?臣瓚 謂:題名宿度,候察進退三辰之度、吉兇之驗也?!眳㈤?span id="26d286h" class="book">《廣雅·釋天》。
《國語辭典》:標記(標記)  拼音:biāo jì
1.標明、表記?!豆盼脑贰>硪痪?。碑。楚相孫叔敖碑》:「念意自然,刻石銘碑。千載表績,萬古標記?!埂端疂G傳》第九四回:「宋某于功績簿上,一一標記明白?!?br />2.標志、符號。如:「正字標記」。
《漢語大詞典》:辰牌
(1).古代一種計時器中標志時刻的牌子。 宋 袁褧 楓窗小牘卷上:“ 太平興國 中, 蜀 人 張思訓 ,製上渾儀,其製與舊儀不同,最為巧捷。起為樓閣數層,高丈餘,以木偶為七直人,以直七政,自能撞鐘擊皷;又為十二神,各直一時,至其時,即自執(zhí)辰牌,循環(huán)而出?!?span id="dojf6v6" class="book">《宣和遺事》前集:“一盃未盡笙歌送,堦下辰牌又報時。”
(2).辰刻。上午七時至九時。《水滸傳》第三九回:“次日早膳罷,辰牌前后,揣了些銀子,鎖了房門,離了營里,信步出街來?!?/div>
《漢語大詞典》:佩綬(佩綬)
一種彩色絲帶,用來標志身分、等級,或佩系官印、勛章。 郭沫若 《天地玄黃·葉挺將軍的詩》:“ 希夷夫人 用紅絲線來訂上了佩綬,還用紅墨水來加上了邊沿。”
《漢語大詞典》:袒右
(1).脫去右袖,露出右臂。古代罪人受刑的標志。儀禮·鄉(xiāng)射禮“司射適堂西,袒決遂” 唐 賈公彥 疏:“凡事無問吉兇,皆袒左……惟有受刑袒右?!眳⒁姟?袒左 ”。
(2).脫去右袖,露出右臂。古時表示參加起事的標志。戰(zhàn)國策·齊策六:“ 王孫賈 乃入市中曰:‘ 淖齒 亂 齊國 ,殺 閔王 ,欲與我誅者袒右。’市人從者四百人,與之誅 淖齒 ,刺而殺之?!?span id="3vmg0f3" class="book">《漢書·陳勝傳》:“乃詐稱公子 扶蘇 、 項燕 ,從民望也。袒右,稱 大楚 ?!?顏師古 注:“袒右者,脫右肩之衣。當時取異於凡眾也。”
(3). 漢 呂后 死,太尉 周勃 入北軍,“行令軍中曰:‘為 呂氏 右袒,為 劉氏 左袒?!娊宰筇??!?周勃 遂率兵盡殺 呂 黨。事見史記·呂太后本紀。后遂以“袒右”表示對舊勢力的擁護。 李大釗 《新舊思潮之激戰(zhàn)》:“若是公眾袒右你們,那個能夠推倒你們?!?/div>
《漢語大詞典》:袒左
古行禮時,袒出上衣之左袖,以左袖插入前襟之右,而露出裼衣;或袒所有衣服之左袖,而露出左臂。古代凡禮事皆左袒。儀禮·鄉(xiāng)射禮“司射適堂西,袒決遂” 唐 賈公彥 疏:“凡事無問吉兇,皆袒左,是以《士喪》主人左袒,此及《大射》亦皆袒左,不以兇吉相反,惟有受刑袒右?!?/div>
《國語辭典》:便衣  拼音:biàn yī
1.平時在家所穿的衣服。相對于官服、制服而言。《老殘游記》第二回:「到了十一點,只見門口轎子漸漸擁擠,許多官員都著了便衣,帶著家人,陸續(xù)進來?!埂段拿餍∈贰返诙兀骸溉f帥到簽押房換了便衣坐定,一聲兒不言語?!挂沧鳌副惴埂?br />2.身穿便服執(zhí)行公務的軍人或警察。
《漢語大詞典》:隼旆
畫有隼鳥的旗幟。古時詩文中常用以為州郡長官之標志。 唐 劉兼 《芳春》詩:“宦情歸興休相撓,隼旆漁舟總未厭。”參見“ 隼旟 ”。
《漢語大詞典》:隼旟
(1).畫有隼鳥的旗幟。古代為州郡長官所建。語本周禮·春官·司常:“鳥隼為旟,龜蛇為旐……州里建旟,縣鄙建旐?!?唐 劉禹錫 《泰娘歌》:“風流太守 韋 尚書,路傍忽見停隼旟?!?宋 賀鑄 《玉京秋》詞:“蠟屐綸巾,羽觴象管,且追隨、隼旟行樂?!?清 姚鼐 《答孫補山中丞》詩之二:“鴻翼久迴春水白,隼旟重向 越 山青?!?br />(2).指代州郡長官。 唐 白居易 《得甲為郡守部下漁色御史將責之辭云未授官已前納采》:“宜聽隼旟之訴,難科漁色之辜?!?五代 齊己 《荊渚病中因思匡廬遂成三百字寄梁先輩》詩:“每許親朱履,多憐奉隼旟?!?br />(3).指帥旗。 明 吾丘瑞 《運甓記·權門燈宴》:“隼旟虎帳,擁百萬貔貅;鐵鎧金戈,轄三千熊虎。”亦指將帥。舊唐書·尉遲敬德程知節(jié)等傳論:“ 知節(jié) 志平國難,拜隼旟則致命輔君。”
《漢語大詞典》:旗章
亦作“旂章”。 具有區(qū)別名分的標志的旗幟。禮記·月令:“﹝季夏之月﹞命婦官染采……以為旗章,以別貴賤等級之度?!?鄭玄 注:“旗章,旌旗及章識也。”韓非子·外儲說左下:“夫爵祿旂章,所以異功伐,別賢不肖也。” 漢 劉向 說苑·指武:“《太公兵法》曰:‘……分為五選,異其旗章,勿使冒亂?!?唐 柳宗元 《道州文宣王廟碑》:“宿燎設懸,罇俎旂章,粲穆布列,周之天下?!?/div>
《國語辭典》:明旌  拼音:míng jīng
1.一種喪具,喪禮中位在靈柩前的長幡。也作「銘旌」、「旌銘」。
2.明白表彰。如:「明旌善類」。
《國語辭典》:標幟(標幟)  拼音:biāo zhì
用以識別的旗幟或記號。《五代史平話。周史。卷下》:「大梁城中迫隘,欲展外城,先立個標幟,候今冬農隙之時,興工板筑。」也作「摽幟」。
《國語辭典》:補子(補子)  拼音:bǔ zi
舊時有品級官員官服上的繡章。綴在前胸與后背,文官繡鳥,武官繡獸。官職大小依此辨別。如清朝文官一品為「仙鶴補子」,二品為「錦雞補子」;武官一品為「麒麟補子」,二品為「獅子補子」?!督鹌棵贰返诹嘶兀骸赴怖芍写┲鴬y花云鷺補子、圓領、起花萌金帶。」也稱為「補服」。
《漢語大詞典》:木牌
(1).木制的盾。古代防護兵器。宋史·外國傳四·交趾:“兵器止有弓弩、木牌、梭槍、竹槍,弱不可用?!?br />(2).木制的牌子。用于告示或作標志。 清 黃六鴻 《?;萑珪ば堂けO(jiān)禁》:“將木牌懸于本監(jiān)門之首,以便諸囚覽記?!?劉白羽 《新社會的光芒》:“無數的木牌插在土壤里,上面寫著分得這塊土地的人名?!?br />(3).即木排。《清會典事例·工部·木倉》:“ 同治 十二年奏準, 四川省 採辦 天壇 望鐙桿木植,紥成木牌,用輪船拕帶,自 上海 運 津 解 京 ?!眳⒁姟?木排 ”。
《國語辭典》:木排  拼音:mù pái
以木材結成一排,放在江河里或有水道的地方,以便載人或運貨。也稱為「木伐」、「木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