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反側(反側)  拼音:fǎn cè
1.翻來覆去。形容睡臥不安?!对娊?jīng)。周南。關雎》:「悠哉悠哉,輾轉反側?!?br />2.反復無常?!对娊?jīng)。小雅。何人斯》:「作此好歌,以極反側。」《楚辭。屈原。天問》:「天命反側,何罰何佑?」
3.違背法度。《周禮。夏官??锶恕罚骸甘篃o敢反側,以聽王命?!?/div>
《國語辭典》:來復(來復)  拼音:lái fù
來回、往復。本指易道中由剝至復的過程。易經(jīng)剝卦坤下艮上,僅剩上九一陽爻,卦氣上升,轉為坤卦,坤下坤上,一陽不馀,轉至復卦,震下坤上,初九一陽始生。故由剝之上九一陽將盡至復卦一陽始生,來復七爻,于時可代表七日?!兑捉?jīng)。復卦》:「反復其道,七日來復。」唐??追f達。正義:「陽氣始剝盡,謂陽氣始于剝盡之后至陽氣來復時,凡經(jīng)七日?!购笠嘤脕泶砥咛斓难€周期。稱一星期為一個來復,星期日為「來復日」。
《漢語大詞典》:一向眠
睡臥時不翻來復去。謂安睡。資治通鑒·后晉齊王開運二年:“ 漢 兒何得一向眠!” 胡三省 注:“人寢不安席,則輾轉反側而不成寐;一向眠,則其眠安矣?!?/div>
《國語辭典》:翻過兒(翻過兒)  拼音:fān guò ér
上下倒翻。
《漢語大詞典》:七日來復(七日來復)
(1).指陽氣自剝盡至復來共七天。《易·復》:“反復其道,七日來復,天行也?!?王弼 注:“陽氣始剝盡至來復,時凡七日。” 孔穎達 疏:“天之陽氣絶滅之后,不過七日陽氣復生,此乃天之自然之理,故曰天行。”一說“七日”指“七月”。 宋 孫奕 《履齋示兒編·經(jīng)說·七日來復》:“七日來復者,昔之計月,非其正歲,則以日數(shù)之,即《豳》詩‘一之日’、‘二之日’是也?!?宋 朱熹 《近思錄》卷一“七日來復” 清 茅星來 注:“日即月也,猶言‘一之日’、‘二之日’也。以卦配月,則自五月陽始消而為姤,至十一月陽生而為復,凡七月也?!?br />(2).泛指陰陽循環(huán)。 清 嚴復 《原強》:“今微論西洋教宗如何,然而七日來復,必有人焉?!?br />(3).稱一星期為一來復,星期日為“來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