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宇文允 朝代:北周

人物簡介

簡介
宇文允(?-581年),字乾仕。周武帝宇文邕的第四子,母親厙汗姬。初封曹國公。建德三年二月丁酉(574年3月14日),進爵為曹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584—669 【介紹】: 唐曹州離狐人,字懋功。本姓徐氏,名世績,后以犯太宗諱,單名績。初從李密。武德初密歸唐,其地績統(tǒng)之,錄郡縣戶口以啟密,高祖贊為純臣,詔授黎州總管,封曹國公,賜姓李。從秦王平竇建德,俘王世充,又從破劉黑闥等。太宗即位,拜并州都督,征降突厥,封英國公。高宗立,拜尚書左仆射,進司空。曾征高麗。用兵多籌算,及戰(zhàn)勝,必推功于下,得金帛,盡散之士卒。既沒,士皆為流涕。卒贈太尉,謚貞武。
全唐文·卷一百五十三
績字懋功。曹州離狐人。本姓徐。初從李密。守黎陽。武德二年隨密歸朝。授黎州總管。封萊國公。賜姓。附宗正屬籍。徙封曹。累遷左監(jiān)門大將軍。太宗朝拜并州都督。徙封英。召為兵部尚書。授詹事同中書門下三品。畫像淩煙閣。出為謺州都督。高宗立。授開府儀同三司同中書門下。參掌機密。冊拜司空。加太子太師??傉露曜?。年八十六。贈太尉揚州大都督。謚貞武。績本名世績。避太宗偏諱。改名績。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長安人,妓女。姿艷絕倫,尤工翰墨,號為書仙,后歸任生。亦能詩。(《書史會要》《全唐詩》卷八〇一)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全唐詩》收詩2句,不載事跡。按《青瑣高議》前集卷二《書仙傳》載,曹文姬為北宋時長安(今陜西西安)娼女。能詩工書。與岷江書生任生相愛,結為夫妻。相傳二人于宋仁宗慶歷初升仙。《全唐詩》誤收作唐人。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31—999 【介紹】: 宋真定靈壽人,字國華。五代后漢乾德中為成德軍牙將。仕后周歷河中都監(jiān),遷引進使。入宋遷客省使,以軍功改左神武將軍,俄兼樞密承旨。太祖乾德二年伐蜀,為都監(jiān),下峽中郡縣,清介廉謹,所至悅服。后又從征太原。開寶七年,任升州西南路行營馬步軍戰(zhàn)榷都部署,征南唐,克金陵,不妄殺一人。師還,拜樞密使、檢校太尉、忠武軍節(jié)度使。太宗即位,加同平章事。雍熙三年,與潘美等北伐契丹,連下州縣,后為耶律休哥所敗,退至岐溝關兵潰。責授右驍衛(wèi)上將軍。真宗即位,復檢校太師、同平章事,召拜樞密使。卒謚武惠。
全宋文·卷五三
曹彬(九三一——九九九),字國華,真定府靈壽(今河北靈壽)人。五代漢乾祐中為成德軍牙將,仕周至晉州兵馬都監(jiān)。宋初統(tǒng)軍平蜀、征太原、下江南,拜樞密使。太宗時,加同平章事,進檢校太師兼侍中,封魯國公。卒,贈中書令,追封濟陽郡王,謚武惠?!?a target='_blank'>宋史》卷二五八有傳。

人物簡介

全宋詩
曹汝弼,字夢得,號松蘿山人,休寧(今屬安徽)人。隱居不仕,真宗景德、大中祥符間與種放、魏野、林逋交游(《瀛奎律髓》卷四七)。事見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九《人物·隱逸傳》。有《海寧集》,已佚。今錄詩五首。
呂公綽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99—1055 【介紹】: 宋壽州人,字仲裕。呂夷簡子。以蔭補將作監(jiān)丞。累遷太常博士、同判太常寺兼提舉修祭器。嘗以郊廟祭器制度多違禮,請悉更造,又編集《郊祀總儀》進上。后歷龍圖閣學士、翰林侍讀學士。官至右司郎中,未拜卒。其父執(zhí)政時,多涉干請,嘗泄漏除拜以市恩,時人比之竇申。
全宋文·卷五四九
呂公綽(九九九——一○五五),字仲裕,壽州(治今安徽鳳臺)人,夷簡長子。蔭補將作監(jiān)丞、知陳留縣。天圣中為館閣對讀。改集賢校理,遷太子中允。景祐二年判吏部南曹,慶歷元年同判太常寺。遷尚書工部員外郎,為史館修撰。三年父罷相,直集賢院,同管勾國子監(jiān),出知鄭州。慶歷末,歷知制誥、龍圖閣直學士、集賢殿修撰。皇祐中知永興軍,改樞密直學士、知秦州。遷刑部郎中,召為龍圖閣學士、權知開封府。遷右司郎中,未拜。至和二年卒,年五十七。見王圭《華陽集》卷三八《呂公墓志銘》,《宋史》卷三一一《呂夷簡傳》有附傳。
釋守常 朝代:

人物簡介

新續(xù)高僧傳·凈讀篇第八之二
釋守常,號懺悔上人,明所志也。姓曹氏,新安人。幼攻外典,學逐年進,文采煥發(fā),有聲閭里,而性耽恬靜,不慕浮榮,因詣六聘山,以鐵頭陀為師。年十九受具,就學無方,經(jīng)明行修,譽流自遠。學侶數(shù)十人相從講說,顧以力行誦持,為倡導主席上方,幾四十年。日課《大悲》無所間斷,弘法傳戒,已十馀輩,新徒累千,津梁后學孳孳不倦。以咸雍六年遷化茲山,春秋六十一,夏臘四十二。其年三月望日,塔于上方山院。大安六年三月,弟子王海溫述其遺躅,乞乾文閣直學士王虛中為之志,文具山志。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18—1089 【介紹】: 宋壽州人,字晦叔。呂公弼弟。仁宗時登進士第。英宗時知蔡州。神宗立,召為翰林學士。熙寧初,知開封府,為御史中丞。反對行青苗法,言呂惠卿奸邪不可用,出知潁州。起知河陽,召還知審官院,尋同知樞密院事。哲宗元祐元年拜尚書右仆射兼中書侍郎,與司馬光同輔政,廢除新法。三年,懇辭位,拜司空、同平章軍國事。卒謚正獻。
全宋詩
呂公著(一○一八~一○八九),字晦叔,壽州(今安徽鳳臺)人。仁宗時以父蔭補奉禮郎。舉進士,通判潁州。神宗熙寧元年(一○六八),知開封府。二年,為御史中丞,出知潁州。八年,入為翰林學士承旨,改知審官院,同知樞密院事。元豐五年(一○八二),除資政殿學士、定州安撫使。徙揚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拜尚書右仆射、兼中書侍郎。三年,拜司空、同平章軍國事。四年卒,年七十二。謚正獻?!?a target='_blank'>東都事略》卷八八、《宋史》卷三三六有傳。今錄詩十八首。
全宋文·卷一○九二
呂公著(一○一八——一○八九),字晦叔,夷簡子,壽州(治今安徽壽縣)人。登進士第,召試館職,不就。通判潁州,與郡守歐陽修為講學友。判吏部南曹,除同文院檢討、同判太常寺,改天章閣待制兼侍讀。英宗親政,加龍圖閣直學士,出知蔡州。神宗立,召為翰林學士、知通進銀臺司。熙寧初,知開封府。二年為御史中丞。以與王安石意見不合,出知潁州、河陽。召還提舉中太一宮,遷翰林學士承旨,改端明殿學士,知審刑院,同知樞密院事。元豐五年乞去位,除資政殿學士、定州安撫使。徙揚州。哲宗即位,還朝為侍讀,拜尚書左丞、門下侍郎。元祐元年拜尚書左仆射兼中書侍郎。三年拜司空、同平章軍國事。四年卒,年七十二?!?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三六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18—1089 【介紹】: 宋真定靈壽人,字公伯。曹彬?qū)O,仁宗曹皇后弟。自右班殿直累進殿前都虞候,出知澶、青、許三州,徙河陽。以節(jié)度使為宣徽北院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加兼侍中,封濟陽郡王。神宗元豐中以司徒兼中書令。哲宗即位,加少保。性和易,美儀度,通音律,善弈射,喜為詩。神宗每咨訪以政,然退朝終日,語不及公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常州武進人,字君倚。錢冶子。仁宗皇祐元年進士。歷知明州,進知制誥。英宗即位,陳《治平十議》。謫為滁州團練使。神宗時知諫院,忤王安石,出知江寧府,徙揚州,改提舉崇福觀。卒年五十二。
全宋詩
錢公輔(一○二一~一○七二),字君倚,武進(今江蘇常州)人。少從胡翼之學,有名吳中。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進士(《宋詩拾遺》卷四)。歷通判越州、知明州,擢知制誥。英宗即位,謫滁州團練使。神宗立,拜天章閣待制知鄧州,復知制誥,知諫院。熙寧四年(一○七一),由知江寧府徙知揚州(《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二二三)。五年,卒(同上書卷二四○),年五十二?!?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二一有傳。今錄詩八首。
全宋文·卷一四二五
錢公輔(一○二一——一○七二),字君倚,常州武進(今屬江蘇常州)人,冶子。皇祐元年登進士甲科。通判越州,為集賢校理、同判吏部南曹。歷開封府推官、戶部判官、知明州,進知制誥。英宗即位,謫為滁州團練使。踰年,起知廣德軍。治平四年,神宗立,拜天章閣待制,知鄧州,復知制誥,知諫院。熙寧二年,因忤王安石,罷知江寧府。四年五月,徙知揚州。五年改知越州,提舉崇福觀。十一月卒,年五十二。見《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二四○,《北宋經(jīng)撫年表》卷二、四,《宋詩紀事》卷一八?!?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二一有傳。

人物簡介

全宋詩
曹確,字公易(《江上詩鈔》卷二),江陰(今屬江蘇)人(《宋元學案補遺》卷九八)。仁宗嘉祐四年(一○五九)進士(《宋詩紀事》卷二二)。以文行名于時。神宗熙寧中更新學校,以名儒入選,擢為國子直講。事見《龜山集》卷三四《曹子華墓志銘》。今錄詩二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壽州人,字稚卿。呂公著弟。仁宗時賜進士出身。歷知澤、潁、廬、常四州,累改陜西轉(zhuǎn)運使。神宗元豐初知永興軍,徙河陽,平洛口兵變。哲宗時遷刑部侍郎、知開封府,為政明恕。官終戶部尚書。卒年七十。
全宋文·卷一三六一
呂公孺(一○二一——一○九○),字稚卿,壽州(治今安徽鳳臺)人,夷簡幼子。仁宗時任奉禮郎,賜進士出身。判吏部南曹,知澤、潁、廬、常四州,提點福建、河北路刑獄,入為開封府推官。判都水監(jiān),改陜西轉(zhuǎn)運使。知渭州,徙鄆州。熙寧十年坐失入死罪,責知蔡州。元豐初,知永興軍,二年徙河陽。四年五月知審官東院,十一月出知秦州。以與李憲不和,徙相州,更陳、杭、鄭、瀛四州。元祐初加龍圖閣直學士,二年五月任秘書監(jiān),三年遷刑部侍郎,知開封府,四年擢戶部尚書。五年三月以病提舉醴泉觀,同月卒,年七十。著有詩集、奏議二十卷。見《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四三九,《宋史》卷三一一《呂夷簡傳》附傳、卷二○八《藝文志》七。
曹評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真定靈壽人,字公正。曹佾子。以父任累官至溫州防御使。哲宗元祐中,提舉萬壽觀,出為真定路鈐轄。徽宗時歷相州觀察使、平海軍節(jié)度使等。曾數(shù)使契丹。性喜文史,尤善射,左右手如一,夜滅燭亦能中。嘗伴契丹使者射,雙破的,使者驚悚。卒年六十六。
全宋文·卷二一一二
曹評,字公正,真定靈壽(今河北靈壽)人。佾子,慈圣光獻皇后之侄。熙寧末為皇城副使、東上閣門副使。累遷客省使、沂州防御使。元祐中為溫州防御使,提舉萬壽宮。丐外,為真定路總管。徽宗繼位,遷相州觀察使,歷龍神衛(wèi)捧日天武都指揮使、殿前都虞候、馬步軍副都指揮使、寧遠軍留后、平海軍節(jié)度使、佑神觀使。卒,年六十六?!?a target='_blank'>宋史》卷四六四《外戚傳》中有附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真定靈壽人,字公善。曹評弟。以蔭入仕。哲宗元祐中,以東上閤門使為真定府、定州路兵馬鈐轄,累除樞密副都承旨?;兆跁r,進都承旨,官至安德軍節(jié)度使。性謹密,習熟典故。卒年六十五。謚忠定。
全宋文·卷二三四一
曹誘,字公善,真定靈壽(今河北靈壽)人。佾子,慈圣光獻皇后之侄。以蔭至左藏庫副使。熙寧中授閤門通事舍人。元祐中以東上閤門使為定州路兵馬鈐轄,遷文州刺史。元符二年,為樞密副都承旨?;兆跁r,進都承旨,歷慶州團練、恩州防御、晉州觀察使、保慶軍留后。大觀中進安德軍節(jié)度使、醴泉觀使。卒,年六十五。見《宋史》卷四六四《外戚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69—1127 【介紹】: 宋南劍州沙縣人,字載德。哲宗元符三年進士。歷秘書省正字。徽宗多微行,輔上疏切諫,編管郴州。在郴六年,怡然不介意。欽宗靖康間,累遷簽書樞密院事。未幾,免職。金人圍汴京,輔與馮澥出使金營,又從徽宗、欽宗留金軍中,尋得歸。高宗立,仍舊職。
全宋詩
曹輔,字子方,號靜常,海陵(今江蘇泰州)人(《東坡詩集注》卷一六《送曹輔赴閩漕》題注)。仁宗嘉祐八年(一○六三)進士。英宗治平間為杭州司法參軍。神宗元豐八年(一○八五),為鄜延路經(jīng)略司勾當公事(《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三三八)。哲宗元祐六年(一○九一),遷職方員外郎(同上書卷四六一)。嘗知虢州(《淮海集》卷三九《曹虢州詩序》)。后提點廣西刑獄。官至朝奉郎、守司勛郎中。事見《龍學文集》卷一一《曹司勛詩呈恩府龍學》題注,《宋元學案補遺》卷九九有傳。今錄詩二十七首。
全宋文·卷一八二三
曹輔,字子方,泰州海陵(今江蘇泰州)人。嘉祐八年登進士乙科。元豐中勾當鄜延路經(jīng)略司公事,元祐三年自太仆丞為福建轉(zhuǎn)運判官,七年為尚書職方員外郎。曾以尚書郎守虢州,又嘗知衢州。紹圣中提點廣西刑獄。與蘇軾及蘇門四學士多有交往。見蘇軾《送曹輔赴閩漕》詩施注、黃庭堅《送曹子方福建路運判》詩史容注、秦觀《曹虢州詩序》及本書所收諸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