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059,分71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昭顯
顯言
顯白
微顯
顯發(fā)
顯貴
顯異
明顯
顯要
顯設(shè)
高顯
宜顯
顯服
顯王
顯列
《國(guó)語辭典》:昭顯(昭顯)  拼音:zhāo xiǎn
1.明顯、顯著。如:「他為官清廉,政績(jī)昭顯,深受百姓愛戴?!?jié)h。蔡邕薦太尉董卓可相國(guó)并自乞閒冗章〉:「三月之中,充歷三臺(tái),光榮昭顯,非臣愚蔽不才所當(dāng)盜竊,非臣碎首糜軀所能補(bǔ)報(bào)。」
2.顯揚(yáng)。如:「昭顯祖德」。
《漢語大詞典》:顯言(顯言)
明言。隋書·房陵王勇傳:“令 楊素 陳東宮事狀,以告近臣。 素 顯言之?!?唐 劉禹錫 《答道州薛郎中論書儀書》:“ 夔 獨(dú)竊笑之而已,然猶不敢顯言詆之。” 清 趙翼 甌北詩話·吳梅村詩:“且 梅村 身閲興亡,時(shí)事多所忌諱,其作詩命題,不敢顯言,但撮數(shù)字為題,使閲者自得之?!?/div>
分類:明言
《漢語大詞典》:顯白(顯白)
(1).表明;顯示。史記·秦始皇本紀(jì):“圣智仁義,顯白道理?!?唐 劉禹錫 《謝門下武相公啟》:“詔命始下,周章失圖。吞聲咋舌,顯白無路?!?清 章學(xué)誠(chéng) 文史通義·言公中:“作者如有知,但欲其説顯白于天下,而不必明之自我也。” 管樺 《村長(zhǎng)》:“我可不是顯白這光榮旗,我是叫大家看看我們沒誤了生產(chǎn)?!?br />(2).明顯。 唐 柳宗元 《辯〈晏子春秋〉》:“又往往言 墨子 聞其道而稱之,此甚顯白者。” 宋 蘇軾 《論給田募役狀》:“疑謗消釋,恩德顯白?!?/div>
《漢語大詞典》:微顯(微顯)
謂顯現(xiàn)微妙。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正緯:“夫神道闡幽,天命微顯,馬龍出而大興,神龜見而《洪范》燿?!眳⒁姟?微顯闡幽 ”。
《漢語大詞典》:微顯闡幽(微顯闡幽)
謂顯現(xiàn)微妙之處,闡明幽深之理。易·繫辭下:“夫彰往而察來,而微顯闡幽。開而當(dāng)名,辨物正言,斷辭則備矣?!?韓康伯 注:“《易》無往不彰,無來不察,而微以之顯,幽以之闡。” 晉 杜預(yù) 《〈春秋經(jīng)傳集解〉序》:“其微顯闡幽,裁成義類者,皆據(jù)舊例而發(fā)義,指行事以正褒貶?!?/div>
《漢語大詞典》:顯發(fā)(顯發(fā))
顯彰闡發(fā)。 宋 葉適 《信州重修學(xué)記》:“道之凝聚顯發(fā),此最其盛者。”
《國(guó)語辭典》:顯貴(顯貴)  拼音:xiǎn guì
1.顯要富貴。《漢書。卷八八。儒林傳。轅固傳》:「諸齊以詩顯貴,皆固之子弟也?!埂度龂?guó)演義》第一六回:「今吾所求,終無一獲;而汝父子俱各顯貴,吾為汝父子所賣耳!」也作「顯達(dá)」。
2.泛指聲望顯赫之人?!缎绿茣?。卷一六三。柳公綽傳》:「與錢徽、蔣乂、杜元穎、薛存誠(chéng)善,取士如許康佐、鄭朗……,皆知名顯貴云。」也作「顯達(dá)」。
《漢語大詞典》:顯異(顯異)
(1).謂有顯明的差異。 漢 劉向 新序·節(jié)士:“ 漢 尊 武 ( 蘇武 )以為典屬國(guó),顯異於他臣也。”漢書·楚孝王劉囂傳:“夫行純茂而不顯異,則有國(guó)者何勗哉?”
(2).顯現(xiàn)的奇異現(xiàn)象。 宋 沈括 夢(mèng)溪筆談·神奇:“ 彭蠡 小龍,顯異至多,人人能道之,一事最著?!?/div>
《國(guó)語辭典》:明顯(明顯)  拼音:míng xiǎn
明白顯露?!逗鬂h書。卷八八。西域傳。論曰》:「神跡詭怪,則理絕人區(qū),感驗(yàn)明顯,則事出天外?!?/div>
《國(guó)語辭典》:顯要(顯要)  拼音:xiǎn yào
榮顯重要的地位,或具有此位勢(shì)的人。《晉書。卷七七。諸葛恢傳》:「于時(shí)王氏為將軍,而恢兄弟及顏含并居顯要?!埂冻蹩膛陌阁@奇》卷六:「我想夫人兄弟及相公伯叔輩,多是顯要,夫人想一門路指引他,這珠子便不消錢了?!?/div>
《漢語大詞典》:顯設(shè)(顯設(shè))
(1).猶顯用。重用。荀子·君道:“能羣也者,何也?曰:善生養(yǎng)人者也,善班治人者也,善顯設(shè)人者也?!?王先謙 集解:“設(shè),用也。顯設(shè)人,猶言顯用人?!?br />(2).顯著光大。 明 王廷相 慎言·作圣:“天下之變故,其聚也不可犯,其散也不可一,其來也不可豫,其去也不可逐,其顯設(shè)也不可跡,其倚伏也不可究?!?/div>
《漢語大詞典》:高顯(高顯)
(1).宏大顯敞。《后漢書·文苑傳·杜篤》:“宮室寢廟,山陵相望,高顯弘麗,可思可榮?!?宋 司馬光 《秀州真如院法堂記》:“ 真如 故有堂,庳狹不足以庥學(xué)者, 清辨 與同術(shù) 惠宗 治而新之,今高顯矣?!?br />(2).宏大輝煌的建筑。漢書·五行志上:“ 定公 二年‘五月,雉門及兩觀災(zāi)’……先是, 季氏 逐 昭公 , 昭公 死于外。 定公 即位,既不能誅 季氏 ,又用其邪説,淫於女樂,而退 孔子 。天戒若曰,去高顯而奢僭者。”
(3).高聳,突出。左傳·昭公十八年“ 宋 、 衞 、 陳 、 鄭 皆火。 梓慎 登 大庭氏 之庫以望之” 晉 杜預(yù) 注:“ 大庭氏 ,古國(guó)名,在 魯 城內(nèi), 魯 於其處作庫,高顯,故登以望氣?!?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江水二:“縣北有 女觀山 ,厥處高顯,回眺極目?!?br />(4).高貴顯赫的位置。 唐 韓愈 《上考功崔虞部書》:“援之幽窮之中,推之高顯之上?!?明 李贄 《史綱評(píng)要·唐紀(jì)·玄宗》:“ 林甫 種種之謀,亦既愚甚矣。何至倚腹心于 胡 虜,托高顯于寒微,豈不益速其禍哉!”
《駢字類編》:宜顯(宜顯)
魏文帝以張登為大官令詔:名位雖卑,直諒宜顯。
《漢語大詞典》:顯服(顯服)
官服。借指官爵。 晉 陸云 《晉故散騎常侍陸府君誄》:“疇咨羣后,改授顯服,屯騎是撫,雍容皇甸?!?宋 王安石 《朝奉郎守殿中丞前知興元府成固縣楊公墓志銘》:“王以家朝,相隨內(nèi)屬,有子有姓,尚多顯服。”
分類:官服官爵
《漢語大詞典》:顯王(顯王)
名聲顯赫的帝王。新唐書·循吏傳序:“ 堯 舜 ,五帝之盛帝, 文 武 ,三王之顯王,不能去是而治,后世可乎哉?”
《漢語大詞典》:顯列(顯列)
高位。漢書·趙充國(guó)傳:“臣得蒙天子厚恩,父子俱為顯列?!?唐 王勃 《三國(guó)論》:“居顯列則陷犯忤之誅,伏閭巷則嬰黨錮之戮?!?宋 王讜 唐語林·文學(xué):“雖然,賢者得其大者,故位極人臣,常十有二三,登顯列常有六七?!?/div>
分類:高位